灼灼烈日

zhuó zhuó liè rì [zhuo zhuo lie ri]

词语释义

比喻艰苦环境下的严峻考验或经受此考验的刚毅节操。亦作“烈日秋霜”、“秋霜烈日”。

汉字详情

zhuó [zhuo]
部首: 414
笔画: 7
五笔: OQY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PI
四角: 978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勺声。本义:烧,灸)

(2) 同本义

灼,炙也。——《说文》

皆忧心如火灼烂之矣。——《诗·节南山》笺

征丝灼之。——《史记·龟策传》

不可灼也。——《淮南子·泛论》

唐虞点灼而毁议。——《楚辞》

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书·洛诰》

(3) 又如:灼艾(燃烧艾绒熏灸人体一定的穴位);灼臂落发(烧炙手臂剃去头发。佛教徒表示自我忏悔的一种方式);灼火(燃火)

(4) 烫伤

泉源沸涌,浩气云浮,以腥物投之,俄倾即熟,其中时有细赤鱼游之,不为灼也。——《水经注》

(5) 照亮,用光亮照明

皆仆掩门户。以烛灼之,惧有野犬留厨下。——徐珂《清稗类钞》

(6) 又如:灼灼(鲜明;明亮的样子);灼天(照亮天空);灼夜(照亮黑夜)

形容词

(1) 通“焯”( zhuō)。明亮,鲜明

灼见三有俊心。——《书·立政》

(2) 又

我其克灼知厥若。

灼绣颈而衮背。——潘岳《射雉赋》

(3) 又如:灼灼辉辉(明亮炽盛);灼耀(明亮耀眼);灼如(昭明显赫的样子);灼粲(光辉灿烂);灼眼(明亮耀眼)

(4) 明光;透彻 。如:灼知(明白了解);灼灼;灼戒(洞鉴);真知灼见

(5) 焦急 。如:灼急;灼热

英文翻译

burn; broil; cauterize; br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coek3 zoek3
◎ 客家话:[宝安腔] zok7 [客语拼音字汇] sog5 zog5 [海陆丰腔] chok7 shok7 [客英字典] shok7 chok7 [台湾四县腔] zok7 sok7 [梅县腔] sho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若藥開入聲開口三等cjak/tjaktɕĭak
zhuó [zhuo]
部首: 414
笔画: 7
五笔: OQY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PI
四角: 978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勺声。本义:烧,灸)

(2) 同本义

灼,炙也。——《说文》

皆忧心如火灼烂之矣。——《诗·节南山》笺

征丝灼之。——《史记·龟策传》

不可灼也。——《淮南子·泛论》

唐虞点灼而毁议。——《楚辞》

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书·洛诰》

(3) 又如:灼艾(燃烧艾绒熏灸人体一定的穴位);灼臂落发(烧炙手臂剃去头发。佛教徒表示自我忏悔的一种方式);灼火(燃火)

(4) 烫伤

泉源沸涌,浩气云浮,以腥物投之,俄倾即熟,其中时有细赤鱼游之,不为灼也。——《水经注》

(5) 照亮,用光亮照明

皆仆掩门户。以烛灼之,惧有野犬留厨下。——徐珂《清稗类钞》

(6) 又如:灼灼(鲜明;明亮的样子);灼天(照亮天空);灼夜(照亮黑夜)

形容词

(1) 通“焯”( zhuō)。明亮,鲜明

灼见三有俊心。——《书·立政》

(2) 又

我其克灼知厥若。

灼绣颈而衮背。——潘岳《射雉赋》

(3) 又如:灼灼辉辉(明亮炽盛);灼耀(明亮耀眼);灼如(昭明显赫的样子);灼粲(光辉灿烂);灼眼(明亮耀眼)

(4) 明光;透彻 。如:灼知(明白了解);灼灼;灼戒(洞鉴);真知灼见

(5) 焦急 。如:灼急;灼热

英文翻译

burn; broil; cauterize; br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coek3 zoek3
◎ 客家话:[宝安腔] zok7 [客语拼音字汇] sog5 zog5 [海陆丰腔] chok7 shok7 [客英字典] shok7 chok7 [台湾四县腔] zok7 sok7 [梅县腔] sho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若藥開入聲開口三等cjak/tjaktɕĭak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GQJO

英文翻译

fiery, violent, vehement, ardent
[ri]
部首: 429
笔画: 4
五笔: JJ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A
四角: 60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2) 同本义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3)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旸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天)

(4) 白天,白昼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

(5) 又如:日昳(日已过午);日往月去(时间一天天过去);日里(白天);日里向(白天);日长神倦(夏季白天长,人易困倦);日旰(日暮。天色晚);日昼(白天);夜以继日

(6) 时节;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

天启壬戌秋日。——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交租日;星期一是洗衣日;你的结婚纪念日;三百万股日;太阴日;平太阳日;日南至(冬至日);日脚(〈方〉∶日子;时间);日时(一段时间);日分(日子;日期)

(8) 一昼夜

靡日不思。——《诗·邶风·泉水》

日月星辰,太阳也。岁月日时,亦即曰日。——《书·洪范》

教子数日。——《礼记·内则》

(9) 又如:日力(一天的力气);日完(一天所做的事情);日度(一天一天地过去)

(10) 时间,光阴

(11) 又如:日子浅(时日短);日时(一段时间);旷日经年;日已昏黑;日不我与(时日不等人);日刻(时间)

(12) 日本的简称 。如:中日文化交流

副词

(1) 每日,每天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日远日疏,日亲日近(常常接近自然亲热,反之就会疏远);日觐天颜(每天朝见皇帝);日见穷蹙(处境一天天艰难窘迫);日无暇晷(整天无空闲);日逐(每日;每天);日逐家(每日;一天天);日事钱(日工资);日辰(日子);日食钱(日事钱)

(3) 他日,改天

日与俱来,吾与若俱观之。——《列子·汤问》

(4) 往日,从前

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左传·文公十年》

英文翻译

sun; day; day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ja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t7 [客英字典] ngit7 [台湾四县腔] ngit7 [客语拼音字汇] ngid5 [宝安腔] ngit7 [梅县腔] ngit8 [陆丰腔] gnit7 [东莞腔] ngit7 [沙头角腔] gn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人質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nʑĭĕtnjit/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