灊皖
注音
ㄑ一ㄢˊ ㄨㄢˇ
词语释义
今安徽省潜山县的潜山。习惯上误称为两座山或三座山。据《读史方舆纪要》称:以地言之曰皖山,以峰言之曰天柱山。
词语解释
今 安徽省 潜山县 的 潜山 。习惯上误称为两座山或三座山。据《读史方舆纪要》称:以地言之曰 皖山 ,以峰言之曰 天柱山 。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上》:“余读《豫章先生传》云:‘公尝游 灊皖 ,乐 山谷寺 石牛洞 之林泉,因自号 山谷道人 。’” 宋 陆游 《幽居》诗:“ 瀟湘 客过夸渔具, 灊皖 僧来説药方。”
引证解释
⒈ 今安徽省潜山县的潜山。习惯上误称为两座山或三座山。据《读史方舆纪要》称:以地言之曰皖山,以峰言之曰天柱山。
引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上》:“余读《豫章先生传》云:‘公尝游灊皖,乐山谷寺石牛洞之林泉,因自号山谷道人。’”
宋陆游《幽居》诗:“瀟湘客过夸渔具, 灊皖僧来説药方。”
灊皖的网络释义
灊皖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古地名 。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名词 (1) 春秋时国名 。汉置县。在今安徽省潜山县北 《禹贡》扬州之域, 春秋时为 皖国, 战国属 楚, 秦属 九江郡,二 汉属 庐江郡。——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2) 安徽省的简称,因境内西部有皖山(天柱山)而得名 。如:皖公山(又名潜山、皖山、天柱山);皖派(清代经学派系之一。源于江永而成于皖南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都属此派) (3) 古地名 。如:皖口;皖北;皖城;皖南;皖县 英文翻译Anhui province
方言集汇◎ 粤语:wun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n3 fan3 [客英字典] fan3 van3 jen3 [台湾四县腔] fan3 fan3 [梅县腔] fon3 [宝安腔] fan3 won3 wan3 fon3 [东莞腔] won3 [客语拼音字汇] van3 von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二十五潸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