濆淖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漩涡。
宋 范成大 《刺濆淖》诗序:“濆淖,盘涡之大者, 峡江 水壮则有之,有大如一间屋。”
引证解释
⒈ 漩涡。
引宋范成大《刺濆淖》诗序:“濆淖,盘涡之大者, 峡江水壮则有之,有大如一间屋。”
濆淖的网络释义
濆淖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fén
名词
(1) 水崖
濆,水厓也。——《说文》
铺敦淮濆。——《诗·大雅·常武》。按,与坟略同。成然成者濆,人为之者坟。
茂松修竹翠纷纷,正得山阿与水濆。——王安石《徐秀才园亭》
(2) 濆大水漫衍而形成的小水 。如:濆衍(溢出、漫衍之水)
(3) 古水名 ,汝水岔流。即今河南省境的沙河
其它字义
pēn
动词
(1) 水波涌起 。如:濆沸(水腾涌貌);濆涌(翻腾汹涌);濆旋,濆漩(水势汹涌,水流回旋);濆濞(水势汹涌澎湃);濆瀑(波浪涌起貌)
(2) 喷射;喷涌
败莒师于濆泉。——《公羊传·昭公五年》。传:“濆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何,涌泉也。”
(3) 又如:濆泉(地下喷出的泉水);濆衍(溢出、漫衍之水);濆发(涌出);濆激(喷涌冲击)
动词
(1) 水波涌起 。如:濆沸(水腾涌貌);濆涌(翻腾汹涌);濆旋,濆漩(水势汹涌,水流回旋);濆濞(水势汹涌澎湃);濆瀑(波浪涌起貌)
(2) 喷射;喷涌
败莒师于濆泉。——《公羊传·昭公五年》。传:“濆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何,涌泉也。”
(3) 又如:濆泉(地下喷出的泉水);濆衍(溢出、漫衍之水);濆发(涌出);濆激(喷涌冲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2 [梅县腔] fun2 [台湾四县腔] fun2 [客英字典] fun2
◎ 潮州话:颇温3(喷)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汾 | 符分 | 並 | 文 | 平聲 | 文 | 合口三等 | 文 | 臻 | byon/biun | bʰĭuə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卓声。本义:泥沼;深泥,烂泥)
(2) 同本义
淖,泥也。——《说文》
天雨淖。——《汉书·韦元成传》
世沉淖而难论兮。——《楚辞·怨世》
和泥曰淖。——《通俗文》
有淖于前,乃皆左右相违于淖。——《左传·成公十六年》
濯淖污泥之中。——《资治通鉴·汉纪》
(3) 又如:淖泞(泥烂滑溜);淖湴(淤泥);淖污(泥水混浊);淖田(烂泥田);淖潦(烂泥积水)
(4) 流体
漆淖水淖,合两淖则为蹇。——《吕氏春秋》
形容词
(1) 湿润
淖乎如在于海。——《管子·内业》。
淖,湿也。——《广雅》
(2) 又如:淖泽(湿润)
(3) 柔和
夫水,淖弱以清。——《管子·水地》
嘉荐普淖。——《仪礼·少牢礼》。注:“和也。”
(4) 又如:淖溺(柔软);淖糜(烂糊粥);淖泞(泥泞)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au5 [台湾四县腔] nau5 (neu2) cau5 [客英字典] nau5 cau5 [宝安腔] lau5 [客语拼音字汇] neu2 [海陆丰腔] nau6 (neu2) cau5
◎ 潮州话:之欧6(造)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橈 | 奴敎 | 孃 | 肴 | 去聲 | 效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nrauh/neaw | ɳa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