潴薮
繁体
瀦藪
注音
ㄓㄨ ㄙㄡˇ
词语释义
1.亦作"潴薮"。 2.犹渊薮。
词语解释
亦作“潴藪”。犹渊薮。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政府者万恶之源也》:“然后知政府乃纳污之潴藪。”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潴藪”。犹渊薮。
引《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政府者万恶之源也》:“然后知政府乃纳污之潴藪。”
潴薮的网络释义
潴薮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猪声。本义:水停聚的地方) 同本义
以潴畜水。——《周礼·地官·稻人》
(2) 又如:潴泺(湖泊)
动词
(1) 蓄积
渚水潴涨,方广数里。——《水经注》
(2) 又如:潴水(蓄水);潴泄(蓄水和放水);潴畜,潴蓄(指蓄洪贮水);潴溉(蓄聚灌溉)
(3) 指水停聚
流出复潴,曰 哈剌海。——《宋史》
(4) 又如:潴淤(停聚淤泥);潴潦(聚汇的水;停积的水)
英文翻译
pond; a pool
方言集汇
◎ 粤语:zy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u1 [客英字典] zhu1 [海陆丰腔] zhu1 [梅县腔] zhu1
◎ 潮州话:之污1(朱)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u1 [客英字典] zhu1 [海陆丰腔] zhu1 [梅县腔] zhu1
◎ 潮州话:之污1(朱)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数声。沼泽地带多长草,故从艸。本义:湖泽的通称。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
(2) 同本义
薮,大泽也。——《说文》
十薮。——《尔雅·释地》。李注:“薮,泽之别名也。”
薮,物之归也。——《国语·周语下》
度山林,鸠薮泽。——《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书·武成》
山薮藏疾。——《左传·宣公十五年》。注:“薮是草木积聚之处,近山近泽皆得称薮。”
密迩奸薮。——郭璞《奏请平刑书》
叔在薮,火烈具举。——《诗·郑风·大叔于田》
英文翻译
marsh, swamp; wild country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