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成语用法
漱石枕流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隐居生活。
引证解释
⒈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 ‘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参见“漱流”。
引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 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齿。’”
后以“漱石枕流”形容隐居生活。 明黄瑜《双槐岁钞·诗歌纯粹》:“悠悠我思,漱石枕流,远行高蹈,虽逸其身,而悖於道。”
清张潮《<坚瓠馀集>序》:“耕云钓月,睥睨天地之间;潄石枕流,放浪形骸之外。”
漱石枕流的国语词典
形容高洁之士的隐居生活。参见「枕石漱流」条。晋孙楚年少时欲隐居不仕,将「枕石漱流」误说成「漱石枕流」。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漱石枕流的网络释义
漱石枕流
近义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 同本义
漱,盪口也。
咸盥漱。——《礼记·内则》
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礼·内则》
(2) 又如:漱盂(盛漱口水的器皿);漱流(以流水漱口。比喻隐居生活);漱盥(漱口盥洗)
(3) 洗涤
冠带垢,和灰清漱。——《礼记·内则》
(4) 又如:漱涤(洗涤);漱澣(洗涤);漱浣(洗涤);漱濯(洗涤)
(5) 冲刷;冲荡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善沟者水漱之。——《考工记·匠人》
石泉漱琼瑶。——左思《招隐诗》
沈液漱陈根。——张协《杂诗》
(6) 又如:漱石(冲刷岩石);漱石枕流(枕石漱流。比喻士人的隐居生活);漱玉(形容山泉激石,飞流溅白,晶莹如玉);漱啮(侵蚀,冲荡)
(7) 吮吸,饮 。如:漱腴(汲取精华);漱墨(汲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eu5 chuk8 [梅县腔] seu5 [台湾四县腔] seu5 cuk8 [客语拼音字汇] seu4 [宝安腔] siu5 [客英字典] seu5
◎ 潮州话:sog4 sou3(sok sò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dàn量词 (1)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 白居易《官牛》 (2)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3) 〈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他家有两石田 (4) 另见 shí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2) 同本义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 它山之石。——《诗·小雅·鹤鸣》 山体曰石。——《释名》 介于石。——《易·豫》 艮为小石。——《易·说卦传》 原声石。——《周礼·典同》 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吕氏春秋·精通》 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石田(石多不可耕种的田,比喻不会生育的妇女);石髓(钟乳石);石头记(《红楼梦》之本名);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简称“石城”。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石子甬路(用鹅卵石铺成的甬路);石桥三港(三孔的石桥。港:桥下的涵洞);石灰布袋(比喻到处生事、惹祸,留下不好影响的人) (4) 石刻,碑碣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石牛(石雕之牛);石人,石像(石雕的人像);石鲸(石雕的鲸鱼);石璧(石雕的璧);石驼(石刻的骆驼);石犀(石刻的犀牛);石本(石刻的拓本);石碣(圆顶的石碑);石铭(刻有文字的碑石) (6) 指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禁芳草石药。——《素问·腹中论》。注:“石药,英乳也。” (7) 又如:石水(矿泉水,亦泛指泉水);石肝(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石药(指矿物类药物) (8) 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宋· 黄庭坚《寄陈适用》 (9) 古针,古代的医疗用具 石之则狂。——《素问·腹中论》。注:“以石针开破之。” 扁鹊怒而投其石。——《战国策》 (10) “结石”的省称 。如:胆石;排石 (11) 姓 形容词 (1) 硬;坚固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素问》 (2) 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石骨(坚硬的岩石);石镫(坚固的铠甲) (3) 通“硕”。大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汉书·匈奴传》 无石师而能言。——《庄子·外物》 石者,大也。——《汉书·律历志》 英文翻译stone, rock, mineral; rad. 112
方言集汇◎ 粤语:daam3 sek6
◎ 客家话:[陆丰腔] shak8 [客语拼音字汇] sag6 [台湾四县腔] sak8 [宝安腔] sak8 [沙头角腔] sak8 [客英字典] shak8 [海陆丰腔] shak8 [东莞腔] sak8 [梅县腔] shak8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木。本义:枕头) (2) 同本义 枕,卧所荐首也。——《说文》 辗转伏枕。——《诗·陈风·泽陂》 险且枕。——《易·坎》。郑注:“木在首曰枕”。 陆绩注:“枕闲碍险害之貌。”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 (3) 又如:枕上之花(比喻女色);枕箱(可作枕头使用的长方形扁箱。出门旅行时放置零物);枕山(谓垫得很高的枕头);枕中术(藏在枕中的秘术);枕中书(珍秘之书) (4) 枕骨 头横骨为枕。——《素问·骨空论》 动词 (1) 枕着 曲肱而枕之。——《论语》 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晋书》 尸骸枕藉。——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枕弓(犹枕戈);枕戈汗马(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枕石(枕于石头。多指隐居山林);枕甲(枕着铠甲) (3) 靠近,临 会稽东接于海,南近 诸越,北枕大江。——《汉书·严助传》。 (4) 又如:枕江(临江);枕河(临河);枕水(靠近水边);枕流(靠近水流) (5) 卧,睡 。如:枕月(躺在月光下);枕格(卧于床上;指受酷刑) 英文翻译pillow
方言集汇◎ 粤语:zam2 zam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im3 [客语拼音字汇] zim3 [沙头角腔] zim3 [东莞腔] zim3 [台湾四县腔] tsiim3 [客英字典] zhim3 [陆丰腔] zhim3 [梅县腔] zhim3 [宝安腔] zim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详细解释动词 (1) (会意。本义:水流动) (2) 同本义 观其流泉。——《诗·大雅·公刘》 顄淡滂流。——《文选·马融·长笛赋》 血流殷地。——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黄河流水。——《乐府诗集·林兰诗》 碧水东流自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3) 又如:流迸(涌流而出);流水行云(流动的水和飘浮的云彩);流冰(冰块在河面上漂动和流动);流泉(流动的泉水);引申为流动。如:流丹(流动的红色;指流血);流脓搭水(流脓水) (4) 顺水漂流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诗·小雅·小弁》 (5) 又如:流觞(在环曲水道;旁宴聚时,将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如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当即取饮);流柿(江中漂流的木片);流泊(在水面漂流);流花(水面漂流的落花) (6) 漂没;移动不定;流浪 君子和而流。——《礼记》 (7) 又如:流穴(辖转流落,居无定所);流沔(流连沉溺) (8) 传布;扩散 其故家贵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孟子·公孙丑上》 (9) 又如:流风(遗风);流称(传颂);流闻(辗转传闻;流播);流迈(传播远方);流声(流播名声,流传的名声);流誉(传播声誉);流语(流传的话) (10) 流露;显露 。如:流韵(诗文等表现出的风格韵味) (11) 放纵;无节制 。如:流泆(放纵,放荡);流荡(放荡,交往不正当;又形容文章流畅有气势) (12) 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虽放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流于彘。(彘,晋地,在现在山西省霍县。周厉王后来被流放到彘。)——《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 (13) 又如:流递(将犯人送到远处管制);流户(流放边区服劳役的人家);流逐(流放);流囚(被流放的囚徒) (14) 变化;演变 。如:流离琐尾(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流易(演变;变换) (15) 涂饰 。如:流金(涂饰泥金) (16) 通“留”。停留,停止 旁行而不流。——《易·系辞上》 (17) 通“摎”。求取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周南·关雎》 词性变化名词 (1) 河川;江河的流水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 通流入海。——清· 张廷玉《明史》 不积小流。——《荀子·劝学》 临清流。——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从流飘荡。——吴均《与朱元思书》 (2) 又如:流川(江河的流水);流温(谓流水温和);流涧(山间的流水) (3) 像水流的东西 。如:流馥云外(形容香飘万里);寒流;暖流;气流;电流 (4) 潮流;风气 。如:流化(犹流俗);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 (5) 流派;派别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汉书·艺文志》 (6) 品类;等级 滑稽之流。——明· 刘基《卖柑者言》 (7) 又如:三教九流;流亚(同一类人物);流比(同类比照类推);流伍(同辈;同类);流序(流品,等级) (8) 避难者 。如:盲流 形容词 流畅 。如:流亮(流畅明白);流便(指文笔流畅,不滞涩);流美(流畅华美;流畅动听) 英文翻译flow, circulate, drift; class
方言集汇◎ 粤语:lau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liu2 [宝安腔] liu2 [客英字典] liu2 [台湾四县腔] liu2 lau2 [东莞腔] liu2 [海陆丰腔] liu2 lau2 [梅县腔] liu2 [陆丰腔] liu3 [沙头角腔] lieu2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