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销品

zhì xiāo pǐn [zhi xiao pin]

词语释义

滞销品是指门店内为数不少的低回转商品。

汉字详情

zhì [zhi]
部首: 331
笔画: 12
五笔: IGKH
五行:
仓颉: ETJB
四角: 3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带声。本义:水流不畅)

(2) 同本义

滞,凝也。——《说文》

凡珍异之有滞者。——《周礼·廛人》

淹回水而凝滞。——《楚辞·涉江》

流而不滞。——《淮南子·时则训》

(3) 积压。长期积存,未作处理

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周礼·泉府》

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新唐书》

(4) 又如:滞狱(指因积压或拖延未予审决的案件);滞讼(积压的讼案);滞积(积压);滞货(积压的货物)

(5) 停止;阻塞;静止

是故能天运地滞,轮转而无废。——《淮南子·原道训》

(6) 又如:滞用(停止运用);滞淹(闭塞,不通畅);滞越(阻塞);滞著(阻塞;不能宣泄)

(7) 郁积

气不沈滞。——《国语·周语》。注:“积也。”

得此佳作,终日喜快,滞闷冰释。——宋· 苏轼《与王定国书》

(8) 又如:滞念(凝结在心中的思念);滞思,滞想(凝聚心头的想念);滞怒(积于心中的愤怒);滞气(郁积之气);滞愤(积愤)

(9) 凝聚,积聚

戚戚多滞念,置酒宴所欢。——晋· 陆机《拟青青陵上柏》

(10) 又如:滞念(心中凝结的思念);滞血(淤积的血液);滞底(凝集)

(11) 陷入;沉抑

卿方当富贵,必不容久滞屈。——《南史》

(12) 又如:滞羽(喻陷于困境不能施展才能的人);滞抑(受压制);滞屈(贤人沉抑,不得升进);滞淹(人沉抑于下而不得升进)

(13) 暂时停留于某处;逗留

几宵因月滞三湘。—— 姚鹄《送黄颇归袁》

(14) 又如:滞淫(长期旷废;长久停留;久雨不停);滞游(久游未归);滞客(久处下位而未得升迁的人)

(15) 遗落;遗漏

此有滞穗。——《诗·小雅·大田》

(16) 又如:滞器(遗漏未用的人才)

形容词

(1) 久,长期

敢告滞积以纾执事。——《国语·鲁语》。注:“久也。”

且眩瞀滞疾,不堪久待。——《后汉书·韦彪传》

(2) 又如:滞病(久病);滞疾(久病);滞役(长期供职);滞耻(久未洗雪的耻辱)

(3) 反应迟钝;缺乏活力、生气或成效

卿年少壮,而心力多滞。——《金史·宗尹传》

(4) 又如:滞碾人(言语、行为愚笨的人);滞夯(不灵便);滞拙(迟钝笨拙);滞色(面带晦气);滞晦(呆滞而暗淡)

(5) 固执;拘泥

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明· 吕坤《别尔赡书》

(6) 又如:滞固(固执而不变通);滞执(固执;不通达);滞隅(谓偏执一端);滞痼(拘执);滞疑(拘泥和疑虑)

(7) 深奥;不易通晓

弘正特善玄言,兼明释典,虽硕德名僧,莫不请质疑滞。——《南史》

(8) 又如:滞例(难解的条例);滞说(难理解的说法);滞义(疑难的意义)

英文翻译

block up, obstruct; stagnant

方言集汇

◎ 粤语:zai6
◎ 潮州话:ti3

宋本广韵

xiāo [xiao]
部首: 506
笔画: 12
五笔: QIEG
五行: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OPFB
四角: 89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金,肖声。本义:熔化金属)

(2) 同本义

销,铄金也。——《说文》

销车以斗七命。——《淮南子·泛论》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史记·秦始皇本纪》

销锋镐。——汉· 贾谊《过秦论》

今出黄金银物百五十种,千八百余斤,销冶以供军用。——《三国志·魏志》

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论衡·谈天》

(3) 又如:销冶(熔炼,熔铸,熔冶);销炼(熔化冶炼);销钱(熔化钱币)

(4) 溶化;消融

雪霜顿销释,土脉膏且黏。——唐· 韩愈《苦寒》

一天大事,竟如此瓦解冰销。——《官场现形记》

(5) 通“消”。清失;消除;消散

是圣人仆也,是自埋于民,自藏于畔,其声销,其志无穷。——《庄子·则阳》

销忧者莫若酒。——《汉书·东方朔传》

夫明者起福于无形,销患于未然。——《汉书·刘向传》

(6) 又如:销患(化除祸患。也作“销祸”);销距(化除敌人的抵抗)

(7) 耗尽,毁灭

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汉书·龚胜传》

(8) 又如:销刃(销毁兵刃);销化(消失而化为无形);销失(即“消失”);销沉(消失沉没。指时光的流逝)

(9) 排遣,打发

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10) 又如:销日(排遣时间);销夏(排遣炎热的夏天)

(11) 衰敝;衰残

周公遗化销微, 孔氏庠序衰坏。——《汉书·地理志下》

(12) 又如:销乏(疲劳;消耗;亏损;衰败);销志(意志渐趋消沉,无法乐观)

(13) 消耗,耗费

典了庄宅,卖了田土,销乏了几多钱物。——《冤家债主》

他就只好背了家具到外边和别的匠人碰个伙,顾个零花销。——《李家庄的变迁》

(14) 又如:销缴(开销;花费;注销交纳);销算(决算,计算收支总帐)

(15) 注销

民户之受害者莫甚于已纳重追,皆由案吏不相关照,乡胥不与销豁。——元· 胡太初《昼帘绪论》

(16) 又如:销豁(注销豁免)

(17) 卖,出售

我游上海考书肆,群书何者销流多?—— 康有为《闻菽园居士欲为政变说部诗以速之》

(18) 又如:经销

(19) 用栓、销钉或螺栓别住、连接或结牢 。如:用销钉销牢

名词

(1) 古代的一种刀

羊头之销,虽水断龙舟,…——《淮南子》

(2) 生铁

屠者弃销而锻者拾之,所缓急异也。——《淮南子》

(3) 通“绡”。生丝缯;帆网

连弩以射,销车以斗。——《淮南子·泛论》

英文翻译

melt, fuse; market, sell

方言集汇

◎ 粤语:siu1

宋本广韵

pǐn [pin]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K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RRR
四角: 60660

详细解释

(1)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2) 同本义

品,众庶也。——《说文》

(3) 又如:品人(众多的人);品事(诸多事项);品物(各类特定范围之物);品供(各种供品);品象(众人);品庶(众人百姓);品极(众多)

(4) 颜色淡 。如:品绿

(5) 齐一,相同

品,齐也。——《广雅》

品其百笾。——《国语·周语中》

名词

(1) 事物的种类

五品不逊。——《虞书》。传,谓五常。郑注:父母兄弟子也。

厥贡惟金三品。——《书·禹贡》

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货品(货物或货物的品种);品汇(事物的品种类别);品搭(按品类等级搭配);品流(品类;流别);品例(种类);品件(花色品种);用品(应用的物品);珍品(珍贵的物品);品物(物品;东西)

(3) 品性;品格 。如:人品(人的品质);品诣(品行);品概(品格;气节);品地(品质;本色;官职);品格儿(相貌;形体);品极(人品的高低)

(4) 等级

(5) 又如:品从(等级);上品

(6)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官阶、爵阶

皇上超擢品卿衔军机章京。——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品子(品官之子弟);品次(位列;品级);品制(等级制度);品命(官阶;品位);品著(指不同品位的服饰);品从(正从。指古代官吏的正品与从品);品爵(品级爵位);品令(选拔官吏的格令)

(8) 格调

诗之品有九。——《沧浪诗话》

(9) 标准, 基准 。如:品式(标准;法式); 品度(标准, 法度)

(10) 法式, 法则

乡有俗, 国有法。…品有所成, 故曰人不一事。——《管子》

(11) 乐器构件名。指月琴、琵琶等乐器上的弦枕木

(12) 古地名 。唐宋皆有品州, 约在今四川省宜宾地区境内

(13) 姓

(1) 演奏乐器 。如:品竹(吹奏管乐器);品竹弹丝(吹拉弹唱);品弄(吹奏);品统法(弦乐曲调的弹奏技法);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2) 评价,衡量

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世说新语·文学》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3) 又如:品度(品评打量);品择(品评选择);品藻(品评;评论);品酌(衡量,斟酌);品选(评选);品头题足(亦作“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4) 品尝 。如:品茶,品月

英文翻译

article, product, commodity

方言集汇

◎ 粤语:ban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n3 [东莞腔] pin3 [梅县腔] pin3 [陆丰腔] pin3 [客英字典] pin3 [宝安腔] pin3 [客语拼音字汇] pin3 [台湾四县腔] pin3 [海陆丰腔] pin3
◎ 潮州话:bing2(píng) [饶平]ping2(phí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七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丕飲侵B上聲開口三等侵Bpʰĭĕmphimx/phy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