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纳

zhì nà [zhi na]

词语释义

因过期缴纳税款、保险费或水、电、煤气等费用而需额外缴纳的钱。

滞纳造句

而网上已有由商业专利事务所开发的年费服务系统,可进行专利年费缴纳金额计算与收费信息查询,只需输入专利号,便可查询年费金额或相关滞纳金。
税务当局昨天对我们公司进行了税务检查在检查中提出要我们补缴未扣的税款并交滞纳金和罚款我们不同意怎么办?
收取滞纳金的费用是银行日益增长的利润来源。
第三十八条海关征收关税、滞纳金等,应当按人民币计征。
滞纳金缴款书的格式与税款缴款书相同。
我想知道我是否可以延迟支付学费?如果延迟支付学费会不会收滞纳金?
可没过几天,新租户给她拿来一沓电费缴费单,原来房子的电费已经半年没交,并且已经产生了滞纳金。
税务局通知我他们将罚我公司缴未扣的税款并加滞纳金。
海沧野生动物园十多年没交租金,经营方厦门七彩谷公司被告上法庭,遭追讨上千万元的租金和滞纳金。
并且税收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纳税人欠缴的税款为限,不应包括滞纳金。
第二十一条关税、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滞纳金等,应当按人民币计征,采用四舍五入法计算至分。
欢迎回来,我的半身。——感谢你物归原主,这滞纳金,可不便宜啊。吉尔伽美什 
原来英德茶天生是一种和解之物,必须是苦辣酸甜腻滑滞纳之后,以和解之心进入,才可以获得那种天赐美感。
第二次拍卖仍然流拍的,税务机关应当将抵税财物进行变卖,以抵缴税款、滞纳金或罚款。
比尔被判逃税罪,他现在仍欠国内收入局六万多美元的滞纳税金。
第四十条如果委托人在规定的支付期限内未支付监理报酬,自规定之日起,还应向监理人支付滞纳金。滞纳金从规定支付期限最后一日起计算。
将会按月产生滞纳金、按天产生利息和按年产生年费,然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上述的扣费、扣息等所产生的费用都要统一算作你的本金,继续滚扣下去。
使用自助图书馆仅需提供押金,借阅图书则完全免费,但超过借阅期仍未归还图书及未办理续借手续的,将要征收滞纳金。
如果我要办信用卡,那我透支了,比如说一万块钱,那我还了九千块钱,当时有一个罚息是吧?招商银行工作人员滞纳金。
康丽物业公司钟经理表示,在小区张贴催费通知,催缴物业费和滞纳金等费用,也是无奈之举。

汉字详情

zhì [zhi]
部首: 331
笔画: 12
五笔: IGKH
五行:
仓颉: ETJB
四角: 3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带声。本义:水流不畅)

(2) 同本义

滞,凝也。——《说文》

凡珍异之有滞者。——《周礼·廛人》

淹回水而凝滞。——《楚辞·涉江》

流而不滞。——《淮南子·时则训》

(3) 积压。长期积存,未作处理

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周礼·泉府》

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新唐书》

(4) 又如:滞狱(指因积压或拖延未予审决的案件);滞讼(积压的讼案);滞积(积压);滞货(积压的货物)

(5) 停止;阻塞;静止

是故能天运地滞,轮转而无废。——《淮南子·原道训》

(6) 又如:滞用(停止运用);滞淹(闭塞,不通畅);滞越(阻塞);滞著(阻塞;不能宣泄)

(7) 郁积

气不沈滞。——《国语·周语》。注:“积也。”

得此佳作,终日喜快,滞闷冰释。——宋· 苏轼《与王定国书》

(8) 又如:滞念(凝结在心中的思念);滞思,滞想(凝聚心头的想念);滞怒(积于心中的愤怒);滞气(郁积之气);滞愤(积愤)

(9) 凝聚,积聚

戚戚多滞念,置酒宴所欢。——晋· 陆机《拟青青陵上柏》

(10) 又如:滞念(心中凝结的思念);滞血(淤积的血液);滞底(凝集)

(11) 陷入;沉抑

卿方当富贵,必不容久滞屈。——《南史》

(12) 又如:滞羽(喻陷于困境不能施展才能的人);滞抑(受压制);滞屈(贤人沉抑,不得升进);滞淹(人沉抑于下而不得升进)

(13) 暂时停留于某处;逗留

几宵因月滞三湘。—— 姚鹄《送黄颇归袁》

(14) 又如:滞淫(长期旷废;长久停留;久雨不停);滞游(久游未归);滞客(久处下位而未得升迁的人)

(15) 遗落;遗漏

此有滞穗。——《诗·小雅·大田》

(16) 又如:滞器(遗漏未用的人才)

形容词

(1) 久,长期

敢告滞积以纾执事。——《国语·鲁语》。注:“久也。”

且眩瞀滞疾,不堪久待。——《后汉书·韦彪传》

(2) 又如:滞病(久病);滞疾(久病);滞役(长期供职);滞耻(久未洗雪的耻辱)

(3) 反应迟钝;缺乏活力、生气或成效

卿年少壮,而心力多滞。——《金史·宗尹传》

(4) 又如:滞碾人(言语、行为愚笨的人);滞夯(不灵便);滞拙(迟钝笨拙);滞色(面带晦气);滞晦(呆滞而暗淡)

(5) 固执;拘泥

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明· 吕坤《别尔赡书》

(6) 又如:滞固(固执而不变通);滞执(固执;不通达);滞隅(谓偏执一端);滞痼(拘执);滞疑(拘泥和疑虑)

(7) 深奥;不易通晓

弘正特善玄言,兼明释典,虽硕德名僧,莫不请质疑滞。——《南史》

(8) 又如:滞例(难解的条例);滞说(难理解的说法);滞义(疑难的意义)

英文翻译

block up, obstruct; stagnant

方言集汇

◎ 粤语:zai6
◎ 潮州话:ti3

宋本广韵

[na]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MWY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OB
四角: 2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内声。本义:丝被水浸湿)

(2) 同本义

纳,丝湿纳纳也。——《说文》

衣纳纳而掩露。——刘向《九叹·逢纷》

(3) 又如:纳纳(潮湿的样子)

(4) 收藏;收入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采纳;容纳;藏垢纳污(包藏容纳污秽之物。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6) “纳”假借为“接纳”;接受

几以不纳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纪》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纳钱案上。——《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纳质(接受质证;接受质询);纳采(古婚嫁六礼中的第一件事。即行聘;其他如纳吉,纳聘,纳征,纳币皆为六礼之中);纳贽(初次见面所馈赠的礼物);纳受(接受;收受);纳下(采纳下面的意见)

(8) 缴纳,贡献

九江纳锡大龟。——《书·禹贡》

岁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余。——《周礼·地官·泉府》

小臣纳卿大夫。——《仪礼·燕礼》

纳于太庙。——《公羊传·桓公二年》

十月纳禾稼。——《诗·豳风·七月》

命弟子纳射器。——《仪礼·乡射礼》

纳之库。——诸葛亮《出师表》

(9) 又如:纳监(捐纳财物取得监生资格);纳锡(进贡);纳粟(也作内粟,入粟;捐纳粟米或财货给官,以谋求某种利益);纳官(向官府缴纳谷物);纳质(送纳人质)

(10) 穿;着 。以脚跟着入鞋中。如:纳履(穿鞋);纳屦踵决(穿鞋而后跟即破。极言生活贫困)

(11) 使进入

三纳之而未克。——马中锡《中山狼传》

(12) 取;娶

杀三卻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国语·晋语》

(13) 又如:纳币(订婚时男方给女方的财物);纳宠(娶妾);纳赘(招上门女婿);纳妇(娶妇)

(14) 结交

魏了翁闻之,更纳交焉。——《宋史·张忠恕传》

(15) 又如:纳交(结交);纳宗(结交宗室朋友)

(16) 用同“捺”

(17) 按下。如:纳火(按下火气);纳气(按下火气不发作)

(18) 低,低下。如:纳头(低头);纳拜(低头拜见)

(19) 通“衲”。密针缝纫

那婆子又拿了一件破衣,补补纳纳。——《西游记》

(20) 又如:纳衣(衲衣。取人弃去之布帛缝衲之僧衣。也称“百衲衣”);纳鞋(用线缝制鞋底)

(21) 扣压

枢密童贯同太师 蔡京,太尉 高俅、 杨戬,商议纳下表章不奏。——《水浒传》

英文翻译

admit, take, receive, accept

方言集汇

◎ 粤语:naap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