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洞

xī dòng [ xi dong]
注音 ㄒ一 ㄉㄨㄥˋ

词语释义

1.亦作"溪峒"。 2.古代指今部分苗族﹑侗族﹑壮族及其聚居地区。

词语解释

  1. 亦作“ 溪峒 ”。古代指今部分 苗族 、 侗族 、 壮族 及其聚居地区。

    《隋书·炀帝纪下》:“ 高凉 通守 洗珤彻 举兵作乱, 岭 南溪洞多应之。”《宋史·蛮夷传二·西南溪峒诸蛮下》:“ 湖南 州县多隣溪峒,省民往往交通 徭 人,擅自易田,豪猾大姓或诈匿其产 徭 人,以避科差。” 宋 苏辙 《论渠阳蛮事札子》:“ 杨晟臺 等手下兵丁虽止五六千人,然种族蟠踞溪洞,众极不少。 晟臺 桀黠,屡经背叛,惯得姦便。”《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群蛮今已丧胆,不乘此机扫清溪洞,更待何时?”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溪峒”。古代指今部分苗族、侗族、壮族及其聚居地区。

《隋书·炀帝纪下》:“高凉通守洗珤彻举兵作乱, 岭南溪洞多应之。”
《宋史·蛮夷传二·西南溪峒诸蛮下》:“湖南州县多隣溪峒,省民往往交通徭人,擅自易田,豪猾大姓或诈匿其产徭人,以避科差。”
宋苏辙《论渠阳蛮事札子》:“杨晟臺等手下兵丁虽止五六千人,然种族蟠踞溪洞,众极不少。 晟臺桀黠,屡经背叛,惯得姦便。”
《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群蛮今已丧胆,不乘此机扫清溪洞,更待何时?”

溪洞的网络释义

溪洞

  • 亦作“溪峒”。
  • 汉字详情

    [xi]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EX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BVK
    四角: 321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溪本作谿)

    (2) 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

    嵠,山渎无所通者。——《说文》

    是故溪狭者速涸。——《墨子·亲士》

    子越自石溪。——《左传·文公十六年》。注:“入庸道。”

    振溪通谷,蹇产沟渎。——司马相如《上林赋》

    (3) 又如:溪步(水涯与渡船处);溪径(小路。引申谓途径)

    (4) 泛指小河流

    武陵有五溪,谓雄溪 、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水经注·沅水》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 陶渊明《陶渊明集·桃花源记》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 潇水。—— 柳宗元《愚溪诗序》

    (5) 又如:溪头(溪边)

    (6) 没有出口的山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7) 古族名 。如:溪狗(指陶侃。陶侃是东晋时的溪族人)

    (8) 古州名 。在湖南省境内

    以溪、 奖、 锦三州降 楚。——《读史方舆纪要》

    英文翻译

    mountain stream, creek

    方言集汇

    ◎ 粤语:kai1
    ◎ 客家话:[陆丰腔] hai1 [客语拼音字汇] hai1 [台湾四县腔] hai1 kie1 [客英字典] hai1 ke1 [宝安腔] kai1 [东莞腔] kai1 [海陆丰腔] hai1 kie1 [梅县腔] hai1 ke.1 h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谿苦奚齊開平聲開口四等khe/qeikʰiei
    dòng,tóng [dong,tong]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MGK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EBMR
    四角: 37120

    详细解释

    dòng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同声。本义:水流急)

    (2) 同本义

    洞,疾流也。——《说文》

    (3) 幽深 。如:洞虚(深幽)

    (4) 广阔 。如:洞庭(广阔的庭院;又指湖名)

    (5) 深 。如:洞壑(深谷);洞豁(深广);洞井(深洞)

    (6) 清澈 。如:洞观(清澈见底);洞朗(清彻明亮);洞光(透明通亮)

    (7) 透彻 。如:洞溢(透彻,详赡);洞视(透视,看得清楚);洞彻(洞澈。清澈;了解透彻)

    名词

    (1) 窟窿;孔穴

    心气内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注:“洞,谓中空也。”

    港洞坑谷。——马融《长笛赋》

    距洞百余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洞隙(孔缝);洞肛(肛门);袖子磨破一个洞

    (3) 拱道,位于拱下的道路 。如:城门洞

    (4) 口令中用以代替数目中的“零”

    动词

    (1) 贯穿;通达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骈其指,力斫之,可断牛项;横搠之,可洞牛腹。——《聊斋志异·铁布衫法》

    (2) 又如:洞出(穿洞而出);洞壁(在墙上打洞);洞连(连接相通);洞户(室与室相通的门户);洞越(瑟底两孔相通)

    (3) 通晓;知悉

    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后汉书·梁冀传》

    (4) 又如:洞习(通晓熟悉);洞达(通晓明白);洞烛(明察);洞冥(洞察昏暗之处)

    (5) 敞开 。如:洞敞(敞开);洞辟(大开)

    tó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cave, grotto; ravine; hole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5 tung3 [沙头角腔] tung5 [客语拼音字汇] tung4 [台湾四县腔] tung5 [东莞腔] tung3 [海陆丰腔] tung6 [客英字典] tung5 [宝安腔] tung3
    ◎ 潮州话:dang7(tā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