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壑

xī hè [ xi he]
注音 ㄒ一 ㄏㄜˋ

词语释义

谿壑 xīhè

(1) 山谷溪涧(多用于比喻人的欲念)

mountain gorge

词语解释

  1. 溪谷。亦借喻难以满足的贪欲。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於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於财者,不务民用而淫巧众也。故川源不能实漏巵,山海不能赡溪壑。”《北齐书·幼主纪论》:“虐人害物,搏噬无厌,卖狱鬻官,溪壑难满。”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四:“ 滨河 之有司即欲行其无事,而胥吏佣作之徒借河以为溪壑者,终不肯以为然也。”

  2. 谿壑:亦作“豀壑”。

    1.山间的沟壑。《国语·晋语八》:“ 叔鱼 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鳶肩而牛腹,谿壑可盈,是不可饜也。’” 韦昭 注:“水注川曰谿;壑,沟也。” 晋 左思 《吴都赋》:“谿壑为之一罄,川瀆为之中贫。” 清 闵麟嗣 《玉渊潭》诗:“纔过三峡桥,谿壑駴闻见。”

  3. 喻贪欲。

    《南齐书·垣崇祖传》:“频烦升擢,谿壑靡厌,恐以弥广。” 宋 岳飞 《谢讲和赦表》:“盖夷虏不情,犬羊无信,莫守金石之约,难充谿壑之求。” 郭孝威 《陕西光复记》:“近年又借立宪之名,行虐民之实,卖我之生产,供彼之豀壑。”

引证解释

⒈ 溪谷。亦借喻难以满足的贪欲。

汉桓宽《盐铁论·本议》:“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於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於财者,不务民用而淫巧众也。故川源不能实漏巵,山海不能赡溪壑。”
《北齐书·幼主纪论》:“虐人害物,搏噬无厌,卖狱鬻官,溪壑难满。”
清侯方域《豫省试策》四:“滨河之有司即欲行其无事,而胥吏佣作之徒借河以为溪壑者,终不肯以为然也。”
谿壑:亦作“豀壑”。 1.山间的沟壑。 《国语·晋语八》:“叔鱼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鳶肩而牛腹,谿壑可盈,是不可饜也。’”
韦昭注:“水注川曰谿;壑,沟也。”
晋左思《吴都赋》:“谿壑为之一罄,川瀆为之中贫。”
清闵麟嗣《玉渊潭》诗:“纔过三峡桥,谿壑駴闻见。”

⒉ 喻贪欲。

《南齐书·垣崇祖传》:“频烦升擢,谿壑靡厌,恐以弥广。”
宋岳飞《谢讲和赦表》:“盖夷虏不情,犬羊无信,莫守金石之约,难充谿壑之求。”
郭孝威《陕西光复记》:“近年又借立宪之名,行虐民之实,卖我之生产,供彼之豀壑。”

溪壑的国语词典

山谷中水所流聚的地方。

溪壑的网络释义

溪壑

  • 溪壑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是 xī hè,
  • 释义:1、是指溪谷,2、亦借喻难以满足的贪欲。
  • 出自《盐铁论·本议》。
  • 溪壑的翻译

    英语: valley, mountain gorge

    汉字详情

    [xi]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EX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BVK
    四角: 321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溪本作谿)

    (2) 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

    嵠,山渎无所通者。——《说文》

    是故溪狭者速涸。——《墨子·亲士》

    子越自石溪。——《左传·文公十六年》。注:“入庸道。”

    振溪通谷,蹇产沟渎。——司马相如《上林赋》

    (3) 又如:溪步(水涯与渡船处);溪径(小路。引申谓途径)

    (4) 泛指小河流

    武陵有五溪,谓雄溪 、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水经注·沅水》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 陶渊明《陶渊明集·桃花源记》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 潇水。—— 柳宗元《愚溪诗序》

    (5) 又如:溪头(溪边)

    (6) 没有出口的山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7) 古族名 。如:溪狗(指陶侃。陶侃是东晋时的溪族人)

    (8) 古州名 。在湖南省境内

    以溪、 奖、 锦三州降 楚。——《读史方舆纪要》

    英文翻译

    mountain stream, creek

    方言集汇

    ◎ 粤语:kai1
    ◎ 客家话:[陆丰腔] hai1 [客语拼音字汇] hai1 [台湾四县腔] hai1 kie1 [客英字典] hai1 ke1 [宝安腔] kai1 [东莞腔] kai1 [海陆丰腔] hai1 kie1 [梅县腔] hai1 ke.1 h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谿苦奚齊開平聲開口四等khe/qeikʰiei
    [he]
    部首: 334
    笔画: 17
    五笔: HP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EG
    四角: 27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本义:深谷,深沟)

    (2) 同本义

    壑,沟也。——《说文》

    壑,溪壑也。——《尔雅·释诂》

    陆峦超壑。——《文选·张衡·西京赋》

    既窈窕以寻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林壑尤美。——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峭壑阴森。——《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众壑纵横。

    如怒涛排壑。——孙文《序》

    (3) 又如:壑谷(山谷;两山之间的洼地或水道);壑口(豁口,像山谷一样的缺口);壑子(豁口;缺口)

    (4) 小河沟;护城河

    实墉实壑,实亩实籍。——《诗·大雅·韩奕》。陆德明释文:“壑,城池也。”

    (5) 土坑

    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孟子·滕文公上》

    英文翻译

    bed of torrent, narrow ravine

    方言集汇

    ◎ 粤语:kok3
    ◎ 客家话:[梅县腔] kok7 [台湾四县腔] kok7 [客英字典] kok7 [宝安腔] kok7 [客语拼音字汇] fo4 hog5 kog5 [海陆丰腔] k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