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轶

yān yì [ yan yi]
繁体 湮軼
注音 一ㄢ 一ˋ

词语释义

埋没散失。

词语解释

  1. 埋没散失。

    邓实 《国学无用辨》:“故其学派遂日远而日微,即其遗书亦湮軼而不可见,不亦悲乎!”

引证解释

⒈ 埋没散失。

邓实《国学无用辨》:“故其学派遂日远而日微,即其遗书亦湮軼而不可见,不亦悲乎!”

湮轶的网络释义

湮轶

  • 湮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ān yì,是指埋没散失。
  • 汉字详情

    yān,yīn [yan,yin]
    部首: 331
    笔画: 12
    五笔: ISFG
    五行:
    仓颉: EMWG
    四角: 31114

    详细解释

    yān

    动词

    (1) (形声。从水,垔( yīn)声。本义:埋没,不被人所知道)

    (2) 同本义

    始丧乱后,典章湮散。——《新唐书·魏征传》

    (3) 又如:湮没不彰(埋没不显著);湮佚(埋设,散失);湮沉(湮沈;湮泯;湮昧;湮埋。埋没)

    (4) 淹没 。如:湮枯(湮没干涸);湮坠(湮没失落);湮废(湮没废弃);湮隳(湮没毁坏)

    (5) 淤塞;填塞;堵塞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湮,塞也。”

    昔老禹之湮洪水,决江河。——《庄子》

    (6) 又如:湮塞(堵塞)

    (7) 液体着物向四处散开。后作“洇( yīn)”

    绢布上写字,用姜汁磨及粉,则不湮开。——《物类相感志》

    yān

    名词

    (1) 水名 。伊水支流。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

    (2) 姓

    (3) 另见 yīn

    英文翻译

    bury, sink, block up; stain

    方言集汇

    ◎ 粤语:jan1 jin1
    ◎ 客家话:[陆丰腔] jim1 [梅县腔]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jen1 [宝安腔] jen1 jin1 [海陆丰腔] rin1 ren1 [客语拼音字汇] yan1 [客英字典] jin1 jen1
    ◎ 潮州话:因1(姻) 嫣1(鸢),ing1[揭阳]êng , iang1[潮州]i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眞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qjin/inʔĭĕn
    [yi]
    部首: 405
    笔画: 9
    五笔: LR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QHQO
    四角: 455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车,失声。本义:超车)

    (2) 同本义。引申为超越

    轶,车相出也。——《说文》。段注:“车之后进突于前也。”

    轶云雨于太半。——班固《西都赋》

    轶,过也。——《广雅》

    轶鸡于姑苏。——《淮南子·览冥》。注:“自后过前曰轶。”

    超轶绝尘。——《庄子·徐无鬼》。成疏:“轶,过也。”

    轶五帝之遐迹兮,蹑三皇之高踪。——《汉书·扬雄传上》

    (3) 又如:轶轨(超越);轶超;轶越(超越;超过);轶资(超越一般的资格)

    (4) 突击

    惧其侵轶我也。——《左传·隐公九年》

    (5) 又如:轶犯(侵犯)

    (6) 通“溢”。水满出

    入于河,轶为荥。——《汉书·地理志上》

    (7) 通“佚”。散失

    《书》缺有闲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史记·五帝本纪赞》

    睹轶诗,可异焉。——《史记·伯夷列传》

    (8) 又如:轶诗(指未编入“诗经”中的诗篇。也作“逸诗”);轶义(散失了的理论和主张)

    形容词

    (1) 超绝 。如:轶尘(超尘出俗);轶群(超群);轶俗(超脱习俗);轶致(超脱的情致)

    (2) 通“逸”。安闲逸乐 。如:轶士(隐士);轶民(避世之人);轶态(飘逸的情态)

    名词

    车轮辗地的痕迹;车辙

    伏式结轶。——《史记》

    结轶于道。——《史记·孝文本纪》

    主者循轶之途也。——《战国策·齐策》

    英文翻译

    rush forth; surpass, excel

    方言集汇

    ◎ 粤语:jat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