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沦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沦落;埋没。
南朝 梁 何逊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顾余晚脱略,怀抱日湮沦。” 唐 李德裕 《清冷池怀古》诗:“兴废由所感,湮沦斯可哀。” 宋 苏洵 《上张侍郎第一书》:“一门之中,惟此二子不忍使之復为湮沦弃置之人。”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一折:“到 嬴秦 儒风已灭,从此后圣学湮沦。”《红楼梦》第七八回:“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引证解释
⒈ 沦落;埋没。
引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顾余晚脱略,怀抱日湮沦。”
唐李德裕《清冷池怀古》诗:“兴废由所感,湮沦斯可哀。”
宋苏洵《上张侍郎第一书》:“一门之中,惟此二子不忍使之復为湮沦弃置之人。”
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到嬴秦儒风已灭,从此后圣学湮沦。”
《红楼梦》第七八回:“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湮沦的网络释义
湮沦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yān
动词
(1) (形声。从水,垔(
)声。本义:埋没,不被人所知道)(2) 同本义
始丧乱后,典章湮散。——《新唐书·魏征传》
(3) 又如:湮没不彰(埋没不显著);湮佚(埋设,散失);湮沉(湮沈;湮泯;湮昧;湮埋。埋没)
(4) 淹没 。如:湮枯(湮没干涸);湮坠(湮没失落);湮废(湮没废弃);湮隳(湮没毁坏)
(5) 淤塞;填塞;堵塞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湮,塞也。”
昔老禹之湮洪水,决江河。——《庄子》
(6) 又如:湮塞(堵塞)
(7) 液体着物向四处散开。后作“洇(
)”绢布上写字,用姜汁磨及粉,则不湮开。——《物类相感志》
yān
名词
(1) 水名 。伊水支流。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
(2) 姓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jim1 [梅县腔]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jen1 [宝安腔] jen1 jin1 [海陆丰腔] rin1 ren1 [客语拼音字汇] yan1 [客英字典] jin1 jen1
◎ 潮州话:因1(姻) 嫣1(鸢),ing1[揭阳]êng , iang1[潮州]iê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因 | 於眞 | 影 | 眞A | 平聲 | 眞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qjin/in | ʔĭĕ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仑(
)声。本义:水起微波)(2) 同本义
沦,小波为沦。——《说文》
河水清且沦猗。——《诗·魏风·伐檀》。传:“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
从流而风曰沦。沦,文貌。”
(3) 沉沦;没落
沦,渍也。——《广雅》
沦于不测。——《淮南子·精神》。注:“入也。”
微霜降而下沦兮。——《楚辞·远游》
韩公沦卖药。—— 江淹《杂体诗》
(4) 又如:沦化(变化;沦落);沦降(沦落);沦倾(陷落);沦滞(陷入苦境)
(5) 灭亡;丧亡
沦,一曰没也。——《说文》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沦胥以铺。——《诗·小雅·雨无止》
无沦胥以亡。——《诗·大雅·抑》
(6) 又如:沦翳(衰亡消失);沦坠(沦亡,消灭);沦替(没落衰微);沦殁(死亡);沦佚(沦没散失);沦溺(沉没;淹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罗温5(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