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厄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沉沦困顿。
唐 白居易 《送毛仙翁》诗:“何当悯湮厄,授道安虚孱。” 宋 王禹偁 《殿中丞太常少卿桑公神道碑铭》:“ 太平兴国 初, 太宗皇帝 亲试举人,拔孤贫湮厄之士。”
引证解释
⒈ 沉沦困顿。
引唐白居易《送毛仙翁》诗:“何当悯湮厄,授道安虚孱。”
宋王禹偁《殿中丞太常少卿桑公神道碑铭》:“太平兴国初, 太宗皇帝亲试举人,拔孤贫湮厄之士。”
湮厄的网络释义
湮厄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yān
动词
(1) (形声。从水,垔(
)声。本义:埋没,不被人所知道)(2) 同本义
始丧乱后,典章湮散。——《新唐书·魏征传》
(3) 又如:湮没不彰(埋没不显著);湮佚(埋设,散失);湮沉(湮沈;湮泯;湮昧;湮埋。埋没)
(4) 淹没 。如:湮枯(湮没干涸);湮坠(湮没失落);湮废(湮没废弃);湮隳(湮没毁坏)
(5) 淤塞;填塞;堵塞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湮,塞也。”
昔老禹之湮洪水,决江河。——《庄子》
(6) 又如:湮塞(堵塞)
(7) 液体着物向四处散开。后作“洇(
)”绢布上写字,用姜汁磨及粉,则不湮开。——《物类相感志》
yān
名词
(1) 水名 。伊水支流。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
(2) 姓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jim1 [梅县腔]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jen1 [宝安腔] jen1 jin1 [海陆丰腔] rin1 ren1 [客语拼音字汇] yan1 [客英字典] jin1 jen1
◎ 潮州话:因1(姻) 嫣1(鸢),ing1[揭阳]êng , iang1[潮州]iê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因 | 於眞 | 影 | 眞A | 平聲 | 眞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qjin/in | ʔĭĕ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厂卩会意。“厂”象山崖,“卩”象人在崖洞下卷曲身子不得伸展。本义:困厄,遭遇困境) 同本义
戹,隘也。从户,乙声,字亦作厄。——《说文》
厄,困也。——《苍颉篇》
厄难,勤苦之事也。——《诗·谷风》笺
能济其厄涣。——《易·解注》
仲尼厄而作《春秋》。——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又如:厄气(倒霉气);厄难(困苦;遭遇不幸);厄困(艰难窘迫);厄苦(困苦);厄急(艰难急迫)
动词
(1) 为难;迫害
两贤岂相厄哉?——《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2) 又如:厄日(遭灾受难之日)
名词
(1) 灾难
能济其厄。——西晋· 左思《魏都赋》
(2) 又如:厄劫(危难,灾难);厄会(众灾会合);厄害(危难祸害)
(3) 险要的地方 。如:险厄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ak7 [海陆丰腔] ak7 [客英字典] ak7 [陆丰腔] ak7 [客语拼音字汇] ag5 [台湾四县腔] ak7 [宝安腔] ak7
◎ 潮州话:êh4 (eh)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戹 | 於革 | 影 | 麥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耕 | 梗 | qrek/aek | ʔæ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