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绉
词语释义
产于浙江省·湖州市的丝织品,练染后表面起明显绉纹,故名。
词语解释
产于 浙江省 湖州市 的丝织品,练染后表面起明显绉纹,故名。
巴金 《秋》十九:“新的湖绉帐子低垂着,增加了静寂的气氛。” 洪深 《赵阎王》第一节第一幕:“床上有白狼皮褥子,西式枕头,粉红湖绉的被。”
引证解释
⒈ 产于浙江省湖州市的丝织品,练染后表面起明显绉纹,故名。
引巴金《秋》十九:“新的湖绉帐子低垂着,增加了静寂的气氛。”
洪深《赵阎王》第一节第一幕:“床上有白狼皮褥子,西式枕头,粉红湖绉的被。”
湖绉的国语词典
浙江省湖州所产的一种丝织品。以其练染后表面会起明显皱纹,故称为「湖绉」。
湖绉的网络释义
湖绉
湖绉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胡声。本义:陆地上聚积的大水体)
(2) 湖泊,积水的大泊
湖,大陂也。——《说文》
扬州浸有五湖。浸,川泽所仰以灌溉也。——《周礼·职方》。按:古言鸿隙大陂,言汪汪千顷陂,皆谓大池也。凡大泽蓄水,南方名曰湖。”
江海陂湖园池。——《汉书·元帝纪》。注:“深水也。”
战于五湖。——《国语·越语》
(3) 又如:湖池(湖泊池沼);湖胶(湖水结冰);湖埭(湖的堤坝);湖海(湖与海的合称;泛指天下之地)
(4) 古州名 。隋仁寿二年置,治所在今浙江省吴兴县。指浙江省的湖州市。如:湖丝(浙江湖州市生产的蚕丝)
(5) 古县名 。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
(6) 古水名 。在河南省灵宝县西南,发源于夸父山,北流入黄河
(7) 指湖南,湖北 。如:两湖两广;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湖北两省盛产稻米,两湖丰收,则天下粮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2 [宝安腔] fu2 [陆丰腔] fu3 [梅县腔] fu2 [海陆丰腔] fu2 [客语拼音字汇] fu2 [台湾四县腔] fu2 [客英字典] fu2 [东莞腔] f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胡 | 戸吳 | 匣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gho/hu | ɣ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细葛布
绉,絺之细也。从糸,刍声。——《说文》
蒙彼绉絺。——《诗·鄘风·君子偕老》。传:“霑之靡者为绉。”
(2) 又如:绉絺(精细的葛布)
(3) 织出皱纹的丝织品 。如:绉纱(织出皱纹的丝织品);绉绸(织有皱纹的绸子);双绉;碧绉;湖绉
(1) 绉缩,使起折痕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五代· 冯延己《谒金门》
(2) 又如:绉纹(蹙皱的细纹);绉巴巴(形容衣服、纸张、皮肤等发皱);绉漫漫(形容布满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