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方

yóu fāng [ you fang]
繁体 遊方
注音 一ㄡˊ ㄈㄤ

词语释义

游方 yóufāng

(1) 指僧人、道士为修行问道或化缘而云游四方

travel far and wide

词语解释

  1. 游于方内。指在尘世之中。语出《庄子·大宗师》:“ 孔子 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 丘 ,游方之内者也。’” 成玄英 疏:“方,区域也。彼之二人……游心寰宇之外。” 晋 陶潜 《桃花源》诗:“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2. 指僧人为修行问道或化缘而云游四方。

    唐 无可 《禅林寺》诗:“终断游方念,炉香继此焚。”《西游记》第七四回:“想是跟你师父游方,到处儿学些法术。” 郭沫若 《橄榄·三诗人之死》:“是中午时分,一位游方和尚到我们门前来化缘。”

  3. 泛指到处逛荡。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知县道:‘胡説!既是同宿,岂有不知情的?况且你们这些游方光棍,有甚么做不出来!’”

  4. 苗语音译。

    黔 东南 苗 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一般在村寨附近都有固定的游方场或游方坡。只限本寨女子与外寨男子参加。男女整装相聚,通常是两男两女对歌;双方属意后,分别相邀谈唱,若有意成婚,则互赠礼品作为信物。《苗族民间故事选·天上人间》:“一天,这家姊妹二人,上山去打猪菜,见路边有两棵枫香树,树身苗条,枝叶繁茂,活像两个小伙子,撑着伞儿站在那里游方唱歌。”

  5. 游览;云游。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序》:“今寻图访蹟者,极聆川域之説;而涉土游方者,寡能达其津照。” 唐 独孤及 《唐故虢州宏农县令天水赵府君墓志》:“解龟后,贫无餘资,因游方 河 朔。” 吴越 钱鏐 《天柱观记》:“游方有志,躡屩忘疲。”

  6. 谓僧人云游四方。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竺僧朗》:“ 竺僧朗 ,京兆人,少而游方,问道 长安 。” 唐 于武陵 《访道者不遇》诗:“及户无行跡,游方应未归。”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河南 少林寺 拳法,天下所无,其僧游方者皆敌数十人。”

  7. 谓医生流动行医。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某驾长》:“ 海昌 有游方之医 王 姓者,奔走江湖间,获利颇丰。”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二:“从最初发现她的病症的时候起,作父母的便以全心灵的力量灌注在这步入老年后得来的独生孩子的身上,千方百计的寻求诊治,祈神、许佛、医生、游方郎中、针手、草药,甚至素来不敢信任的新式医院也访问过了好几家。”

引证解释

⒈ 游于方内。指在尘世之中。

语出《庄子·大宗师》:“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成玄英疏:“方,区域也。彼之二人……游心寰宇之外。”
晋陶潜《桃花源》诗:“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⒉ 指僧人为修行问道或化缘而云游四方。

唐无可《禅林寺》诗:“终断游方念,炉香继此焚。”
《西游记》第七四回:“想是跟你师父游方,到处儿学些法术。”
郭沫若《橄榄·三诗人之死》:“是中午时分,一位游方和尚到我们门前来化缘。”

⒊ 泛指到处逛荡。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知县道:‘胡説!既是同宿,岂有不知情的?况且你们这些游方光棍,有甚么做不出来!’”

⒋ 苗语音译。 黔东南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一般在村寨附近都有固定的游方场或游方坡。只限本寨女子与外寨男子参加。男女整装相聚,通常是两男两女对歌;双方属意后,分别相邀谈唱,若有意成婚,则互赠礼品作为信物。

《苗族民间故事选·天上人间》:“一天,这家姊妹二人,上山去打猪菜,见路边有两棵枫香树,树身苗条,枝叶繁茂,活像两个小伙子,撑着伞儿站在那里游方唱歌。”
1. 游览;云游。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序》:“今寻图访蹟者,极聆川域之説;而涉土游方者,寡能达其津照。”
唐独孤及《唐故虢州宏农县令天水赵府君墓志》:“解龟后,贫无餘资,因游方河朔。”
吴越钱鏐《天柱观记》:“游方有志,躡屩忘疲。”

⒌ 谓僧人云游四方。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二·竺僧朗》:“竺僧朗,京兆人,少而游方,问道长安。”
唐于武陵《访道者不遇》诗:“及户无行跡,游方应未归。”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河南少林寺拳法,天下所无,其僧游方者皆敌数十人。”

⒍ 谓医生流动行医。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某驾长》:“海昌有游方之医王姓者,奔走江湖间,获利颇丰。”
王西彦《古屋》第二部二:“从最初发现她的病症的时候起,作父母的便以全心灵的力量灌注在这步入老年后得来的独生孩子的身上,千方百计的寻求诊治,祈神、许佛、医生、游方郎中、针手、草药,甚至素来不敢信任的新式医院也访问过了好几家。”

游方的国语词典

云游四方。唐.于武陵〈访道者不遇〉诗:「及户无行迹,游方应未归。」《西游记.第四四回》:「摇身一变,变做个游方的云水全真。」也作「游方」。

游方的网络释义

游方

  • 指僧人、道士为修行问道或化缘而云游四方摇身一变,变做个游方的云水全真。也是黔东南、黔南苗族青年男女公开的社交和娱乐活动。
  • 游方造句

    节日里还有热闻的斗牛场面和“游方”活动。
    许多健男妙女在游方的接触中,相互认识、了解,最后结下了终身伴侣。
    我问过一些游方僧人,问过那些永远都说“神存在,你只要去看”的人,还有那些变得故弄玄虚并提供某种方法的人。
    我是指那些游方的人,灵性的游方者,他们裸行、乞讨,然而却不被看低,事实上他们是受到尊重的。
    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游方规则、结婚限制规则和结婚形式等制度与国家法多元并存,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悉达多的故事里,那个解答的初步象征,正落在王子离宫出游时遇见的第四人——丛林游方者时的反应上。
    他将只携一个小包从一个地方游方到另一个地方,直到找到一个真正适合他的寺庙为止。
    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一下他。

    汉字详情

    yóu [you]
    部首: 331
    笔画: 12
    五笔: IYT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EYSD
    四角: 38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

    (2) 同本义

    游,旌旗之流也。——《说文》

    为下国缀旒。——《诗·长发》

    鞶厉游缨,昭其数也。——《左传·桓公十二年》

    (3) 江河的一段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秦风》

    (4) 又如:上游;下游;中游

    (5) 鸟媒,猎人驯养用以招引野鸟的家鸟

    恐吾游之晏起,虑原禽之罕至。——《文选·潘岳·射雉赋》

    (6) 古水名 。淮河下游分支。由今江苏省涟水县、灌南县至连云港市入黄海

    (7) 姓

    动词

    (1) 人或动物在水里浮行或潜泳

    其父善游。——《吕氏春秋·察今》

    子岂遽善游。

    鱼游于沸鼎。——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游鱼细石。——吴均《与朱元思书》

    (2) 流动,不固定

    皆若空游无所依。——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游衍(游游衍衍。游荡;游乐;干干停停,拖延时间);游花插趣(游荡作乐);游回磨转(团团转);游行(到处漫游)

    动词

    (1) 遨游;游览;游玩,优游逍遥

    噬肯来遊。——《诗·唐风·有杕之杜》

    遊毋倨。——《礼记·曲礼》。注:“行也。”

    膳饮从于遊。——《礼记·王制》。注:“谓出入上观。”

    厥壤可遊。——《封禅文》。注:“遨也。”

    文王不敢盘于遊用。——《书·无逸》

    同游者。——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游人虽未盛。——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余游巴黎。——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游春白相(春游;踏青);游学呈子(报告本人外出,请求保留学籍的呈文);游仙(漫游仙界)

    (3) 结交;交游

    此真吾所愿从游。——《史记·郦生传》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息交以绝游。——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游艺(外出游学,以文交友);游合(交游聚会);游从(相随同游;交往,特指与长辈交往);游集(从各处来聚集)

    (5) 闲逛,悠闲无所事事 。如:游营撞尸(骂人话。指到处游逛的人);游花浪子(不务正业,一味吃喝嫖赌寻欢作乐的人);游头浪子(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弟);游勇(失去统属的逃散的兵士)

    (6) 行走;飞行;巡行 。如:游营(游行示众);游禽(飞鸟);游骑(担任巡逻突击的骑兵)

    (7) 游说;宣扬

    孔子东游。——《列子·汤问》

    (8) 又如:游夫(游说的人);游化(潜移默化;云游教化);游慝(凭借游说从事邪恶活动)

    (9) 孝察,学习

    游于三辅。——《后汉书·张衡传》

    (10) 出访

    劝东游。——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劝君东游。

    形容词

    虚浮不实 。如:游嘴(游花。油腔滑调,善于狡辩);游文(浮泛的文字);游言(浮夸不实的言论);游财(浮财);游词(浮夸轻薄的言辞);游滑(油滑);游语(戏谑的、挑逗的言辞)

    英文翻译

    to swim; float, drift; wander, roam

    方言集汇

    ◎ 粤语:ja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宝安腔] ju2 (jiu2) [梅县腔] ju2 [陆丰腔] jiu3 [东莞腔] jiu2 [台湾四县腔] ju2 [客英字典] j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周平聲開口三等ju/joujĭəu
    fāng [fang]
    部首: 409
    笔画: 4
    五笔: YYG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HS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2) 同本义

    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说文》

    大夫方舟。——《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

    方舟而济于河。——《庄子·山木》

    不足方。——《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

    方舟设泭。——《国语·齐语》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周南·汉广》

    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蜀汉之粟,方船而下。——《史记·郦食其列传》

    (3) 又如:方轨(两车并排行驶);方轩(并排的窗户)

    (4) 等同;相当

    梓人为侯,广与崇方。——《周礼·考工记》。郑玄注:“方,犹等也。”

    今者,齐、 韩相方,而国围攻焉,岂有敢曰我其以三万救是者乎哉?——《战国策》

    (5) 比拟

    方丧三年。——《礼记·檀弓》。疏:“谓比方也。”

    赞票骑亦方此意。——《汉书·卫青霍去病传》。注:“比类也。”

    则三古以还年代方之,犹瀼渴之水,比诸大江。——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6) 又如:方天(可与上天相比);方比(比较)

    (7) 辨别

    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国语·楚语下》

    (8) 占有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诗·召南·鹊巢》

    (9) 通“放”( fàng)。依据;依托

    方天之休。——《左传·哀公十六年》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诗·召南·鹊巢》

    (10) 通“仿”( fǎng)。模拟

    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於世矣。——《荀子·劝学》

    今世巧而民淫,方效汤武之时,而行神农之事。——《商君书·算地》

    (11) 通“谤”( bàng)。指责别人的过失

    子贡方人。——《论语·宪问》

    或以方谢仁祖,不乃重者。——《世说新语》

    名词

    (1) 竹木编成的筏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诗·邶风·谷风》。高亨注:“方,以筏渡;舟,以船渡。”

    (2) 方形

    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聊斋志异·促织》

    一个个方面大耳。——《儒林外史》

    (3) 又如:方巾(明朝书生戴的帽子);方裾(直衣襟);方员(即方圆。指物之形体);方舄(方口鞋。舄:夹底鞋)

    (4) 方向;方位(方向位置) 。如:东方;四面八方;方客(四方宾客);方神(四方之神);方国(四邻之国)

    (5) 地区;地方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

    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汉· 贾谊《论积贮疏》

    (6) 又如:方俗(地方风俗);方帅(地方军事长官);方贡(四方的土贡);方处(地方)

    (7) 方面

    (8) 相对于如走廊、河流或街道的中心或分界线而言的场所、空间或方向。如:右方;左方;四方

    (9) 相反于或相比着另一方位观察的一个方位。如:双方平衡

    (10) 交易、战斗或辩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双方均未获胜

    (11) 指四面

    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三国演义》

    (12) 指四面,周围,四旁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后汉书·张衡传》

    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13) 又指统辖一个方面的大员。如:方面大员(独当一面的大员)

    (14) 规律;道理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方:指学问。)——《庄子·秋水》

    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

    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

    (15) 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

    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乡方而务。——《荀子·王霸》

    学道立方,离法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文学之士。——《韩非子·六反》

    (16) 合成药物的配方

    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红楼梦》

    (17) 又如:方诊(处方和诊察病情);方脉(医方和脉象);医方

    (18) 一个数的n次乘方的简称 。如:二的四次方是十六

    (19) 品类;类别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楚辞》

    故君子之朋友有乡,其恶有方。——《礼记》

    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同精于太清之本。——《淮南子》

    (20) 大地 。如:方局(大地);方州,方舆(大地)

    (21) 平方米的简称 。如:铺地板十五方

    (22) 立方米的简称 。如:一方木材

    (23) 以最弱可听声为零开始的响度单位,与声强的分贝标度相当,某一声音的方数等于听起来同样响时1000赫纯音的分贝数

    (24) 方法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宋· 苏轼《教战守》

    (25) 又如:千方百计;教导有方;方儿(方法;药方)

    (26) 方圆。指土地面积

    荆之地方五千里, 宋之地方五百里。——《墨子·公输》

    (27) 又

    今齐地方千里,有二十城。

    (28) 通“房”( fáng)

    (29) 植物种子的外皮

    既方既阜,既坚既好。——《诗·小雅·大田》

    (30) 住室

    周垣之高八尺,五十步一方。——《墨子·备城门》

    (31) 姓

    形容词

    (1) 方正(人行为、品性正直无邪);正直

    盘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方刚(方正刚直);方切(正直而恳切);方心(方正之心);方质(方正质朴)

    (3) 通“旁”( páng)。遍,广

    方施象刑惟明。——《书·益稷》

    晋国之方,偏侯也。——《国语·晋语》。注:方,大也。

    (4) 又如:方行(广泛施行)

    副词

    (1) 方才

    (2) 表示时间、相当于“始”“才”

    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

    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4) 又如:如梦方醒;方当(正当,正值)

    (5) 表示时间,相当于“正在”

    守门卒方熟睡。——《资治通鉴·唐纪》

    余方心动欲还。——宋· 苏轼《石钟山记》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孙文《序》

    (6) 又如:方殷(正当剧盛之时)

    (7) 表示时间,相当于“将”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余方高驰而不顾。——《楚辞·屈原·涉江》

    (8) 表示情态方式,相当于“一并”

    甲兵方起于天下。——《墨子·备城门》

    (9) 表示范围或程度,相当于“只”、“仅”

    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于人者也。——《韩非子》

    介词

    (1) 表示时间,相当于“在”、“当”

    方其盛时必毁。——《素问》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于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 又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英文翻译

    a square, rectangle; a region; local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1
    ◎ 客家话:[东莞腔] fong1 [宝安腔] fong1 [梅县腔] fong1 [陆丰腔] fong1 [客英字典] fong1 [台湾四县腔] fong1 [客语拼音字汇] fong1 [沙头角腔] fong1 [海陆丰腔] fong1
    ◎ 潮州话:bang1(pang) , huang1(huang) , hng1(hng) , <姓>bung1(pung) [饶平、揭阳、潮阳]beng1(p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bʰĭwaŋbyang/bv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