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汊
注音
ㄍㄤˇ ㄔㄚˋ
词语释义
港汊
(1) 河道窄小的河流
例
英
词语解释
河汊,分支的小河。
《宋史·赵范传》:“然有 淮 则有 江 ,无 淮 则 长江 以北港汊芦苇之处,敌人皆可潜师以济。”《水浒传》第七八回:“只见茫茫荡荡,尽是芦苇蒹葭,密密遮定港汊。” 茅盾 《水藻行》三:“发亮的带子似的港汊在棋盘似的千顷平畴中穿绕着。”
引证解释
⒈ 河汊,分支的小河。
引《宋史·赵范传》:“然有淮则有江,无淮则长江以北港汊芦苇之处,敌人皆可潜师以济。”
《水浒传》第七八回:“只见茫茫荡荡,尽是芦苇蒹葭,密密遮定港汊。”
茅盾《水藻行》三:“发亮的带子似的港汊在棋盘似的千顷平畴中穿绕着。”
港汊的国语词典
河道的支流。
港汊的网络释义
港汊
港汊造句
快船满载着战利品缓缓离开了港汊,临走时候张贵还在叮嘱,三天后一定要回来接姚神仙。
当时俞家军抗倭,转战福建、江浙一带沿海,有时要深入河口港汊,有时要追击残寇于外海,故战船须大小不等,吃水深浅不一。
遣人开闸泄放湖水,放巨筏堵塞港汊,并于湖面散放柴草,以破民军车船优势。
洼地里港汊交错,芦苇丛生,一直蔓延到渤海湾边。
渐渐地要到平望了,陆地悄悄地隐去,河道愈来愈窄,港汊愈来愈多,芦苇丛愈来愈深、愈来愈密,“不好!”。
山区层峦叠嶂,峡谷幽深;丘陵岗峦起伏,绿树成阴;平畈湖泊棋布,港汊纵横。
一路走来,尽是芦苇荡,只是这小小石碣湖,便是港汊纵横,芦苇交错,三步一岔口,五步一分道,没划多远,晁勇便感觉分不清方向。
我们的思想大体说来都有点虚无缥缈,在一个没有港口的海岸线上,顶多和有诗意的小港汊有些往还,不然就驶入公共的大港埠,驶进了科学这枯燥的码头上,在那里他们重新拆卸组装,以适应世俗,并没有一种潮流使它们同时保持其独立性。
由于北北东向压扭断裂和南南东向张性断裂作用构成钦州湾断陷,受第四纪冰期后期海侵,使湾内岸线曲折,岛屿棋布,港汊众多。
洞庭湖以东洞庭湖最宽广,这一带港汊纵横,丘陵起伏,景色旖,一览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巷声。本义:江河的分流)
(2) 同本义 。今多用于河流名
道于杨墨老庄佛之学,而欲之圣人之道,犹航断港绝潢,以望至于海也。—— 唐· 韩愈《送王秀才序》
(3) 又如:港鱼(港养的鱼产);港养(养殖海产生物的一种方式);港渎(河渠)
(4) 港湾;码头;港口 。如:军港;商港;港浦(港口);港埠(码头;港口);港澳(港湾)
(5) 香港的简称 。如:港澳(香港、澳门的并称)
英文翻译
port, harbor; small stream; bay
方言集汇
◎ 粤语:gong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ong3 [客语拼音字汇] gong3 [宝安腔] gong3 [客英字典] gong3 [陆丰腔] gong3 [梅县腔] gong3 [沙头角腔] gong3 [东莞腔] gong3 [海陆丰腔] gong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ong3 [客语拼音字汇] gong3 [宝安腔] gong3 [客英字典] gong3 [陆丰腔] gong3 [梅县腔] gong3 [沙头角腔] gong3 [东莞腔] gong3 [海陆丰腔] g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講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講 | 古項 | 見 | 江 | 上聲 | 講 | 開口二等 | 江 | 江 | kɔŋ | krungx/keo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