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

gǎng kǒu [ gang kou]
注音 ㄍㄤˇ ㄎㄡ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港口 gǎngkǒu

(1) 有码头设施、供船只停靠、人货上下的地方

harbor;port

(2) 又如:通商港口

词语解释

  1. 河湾入口处。

    宋 苏轼 《石钟山记》:“舟迴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2. 江、河、湖、海沿岸,具有一定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停靠、旅客上下和装卸货物的地方。

    元 周达观 《真腊风土记·总叙》:“自 温州 开洋,行丁未针,歷 闽 广 海外诸州港口。”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二章:“船没开到海面,谣言又传开了,说我们到第一个港口 马尔他 后就回来。”

引证解释

⒈ 河湾入口处。

宋苏轼《石钟山记》:“舟迴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⒉ 江、河、湖、海沿岸,具有一定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停靠、旅客上下和装卸货物的地方。

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总叙》:“自温州开洋,行丁未针,歷闽广海外诸州港口。”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十二章:“船没开到海面,谣言又传开了,说我们到第一个港口马尔他后就回来。”

港口的国语词典

在河、海岸边设置码头,便于船只停泊、乘客上下和货物装卸的地方。

如:「这个港口的设备十分现代化。」

港口的网络释义

港口 (运输枢纽)

  • 港口是位于海,江,河,湖,水库沿岸,具有水路联运设备以及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
  • 港口的翻译

    英语: port, harbor
    德语: Hafen (S)​, Seehafen (S)​
    法语: port (marine)​

    港口造句

    周末时,我们常坐火车去海边港口。
    飘扬着中国国旗的远洋货轮徐徐驶入港口。
    港口;中秋团圆夜,我无团圆时。
    书籍照彻了我的灵魂。我好象一只被风暴打破的船找到了停泊的港口。我的心情昂扬,我带着幸福的微笑回到家里。
    轮船在辽阔的大海里航行了五天五夜才到达港口。
    在如火如荼的物流建设中,港口物流发展至关重要。
    过往船只纷纷停泊在港口以期躲避即将来临的台风。
    随着汽笛长鸣,轮船缓缓开出港口。
    从窗户往外望去,可以饱览港口的景致和熙熙攘攘的往来船只。
    起航前水手们最后看了一眼港口。
    这个港口显得风平浪静。
    你是泊于青春的港口的一叶小舟,愿你扬起信念的帆,载着希望的梦幻,驶向辽阔的海洋。
    你是停在青春港口的一叶小舟,愿你扬起信念的帆,载着希望的梦幻,驶向辽阔的海洋。
    船放在港口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
    如果一个人不晓得把船开往哪一个港口,那吹什么风都冰顶事。
    文明是一种运动而不是状态,它是一次航行而不是一个港口。
    没有预定港口的人,一定不会得到风的帮助。
    忠诚的胸怀是爱情的安全的港口。
    果不其然,港口比比皆是,遗憾的是入港的船却一艘也没有。
    深圳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国际大都市,在深圳有许多比较重要的关口和港口。

    汉字详情

    gǎng [gang]
    部首: 331
    笔画: 12
    五笔: IAW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TCU
    四角: 341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巷声。本义:江河的分流)

    (2) 同本义 。今多用于河流名

    道于杨墨老庄佛之学,而欲之圣人之道,犹航断港绝潢,以望至于海也。—— 唐· 韩愈《送王秀才序》

    (3) 又如:港鱼(港养的鱼产);港养(养殖海产生物的一种方式);港渎(河渠)

    (4) 港湾;码头;港口 。如:军港;商港;港浦(港口);港埠(码头;港口);港澳(港湾)

    (5) 香港的简称 。如:港澳(香港、澳门的并称)

    英文翻译

    port, harbor; small stream; bay

    方言集汇

    ◎ 粤语:gong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ong3 [客语拼音字汇] gong3 [宝安腔] gong3 [客英字典] gong3 [陆丰腔] gong3 [梅县腔] gong3 [沙头角腔] gong3 [东莞腔] gong3 [海陆丰腔] g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項上聲開口二等kɔŋkrungx/keonk
    kǒu [kou]
    部首: 319
    笔画: 3
    五笔: KKK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
    四角: 6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后上聲開口一等kʰəukhux/q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