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澥
注音
ㄅㄛˊ ㄒ一ㄝˋ
词语释义
即渤海。
词语解释
即 渤海 。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浮 渤澥 ,游 孟诸 。”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 渤澥 ,海别支也。” 南朝 梁 沉约 《和谢宣城》:“将随 渤澥 去,刷羽汎清源。” 清 曹贞吉 《文殊院观铺海歌》:“鼇身一抹映天黑,鲸波万里连 渤澥 。”参见“ 渤海 ”。
引证解释
⒈ 即渤海。参见“渤海”。
引《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浮渤澥,游孟诸。”
李善注引应劭曰:“渤澥,海别支也。”
南朝梁沉约《和谢宣城》:“将随渤澥去,刷羽汎清源。”
清曹贞吉《文殊院观铺海歌》:“鼇身一抹映天黑,鲸波万里连渤澥。”
渤澥的网络释义
渤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水涌的样子
鲸归穴兮渤溢,鳌载山兮低昂。——元稹《有酒》
(2) 又如:渤溢(水涌起的样子);渤荡(涨潮)
名词
(1) 渤海 。又叫渤解;《史记》作“渤懈”。中国的内海,在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之间。东以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至山东半岛北岸登州角间的渤海海峡同黄海相通。如:渤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2) 古州名 。辽置。约在今长春市附近
英文翻译
swelling; the Gulf of Hopei (Hebei)
方言集汇
◎ 粤语:bu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t8 [梅县腔] put8 [台湾四县腔] put8 [宝安腔] put8 [客英字典] put8 [客语拼音字汇] pud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t8 [梅县腔] put8 [台湾四县腔] put8 [宝安腔] put8 [客英字典] put8 [客语拼音字汇] pud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勃 | 蒲没 | 並 | 沒 | 入聲 | 月 | 合口一等 | 魂 | 臻 | buvt/buot | bʰuət |
详细解释
动词
(1) 糊状物、胶状物由稠变稀。如:粥澥了;糨糊澥了
(2) 〈方〉∶加水使糊状物或胶状物变稀 。如:糨糊太稠,加点水澥一澥
名词
(1) 靠陆地的海湾 。渤海湾是大海的一个港汊,故古名勃澥
澥,勃澥,海之别名。——《说文》
(2) 海
湖澥天教十载闲,《玉经》功就胜居澥。——《送玉海宗师还山》
(3) 又如:澥宇澥
英文翻译
a blocked stream; gulf
方言集汇
◎ 粤语:haai5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ai4 [台湾四县腔] hai3 gai3 [客英字典] hai5 hai3 [海陆丰腔] hai3 gai3 [梅县腔] hai5
◎ 潮州话:hai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ai4 [台湾四县腔] hai3 gai3 [客英字典] hai5 hai3 [海陆丰腔] hai3 gai3 [梅县腔] hai5
◎ 潮州话:h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二蟹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蟹 | 胡買 | 匣 | 佳開 | 上聲 | 蟹 | 開口二等 | 蟹 | 佳 | ɣai | ghrex/haa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