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湾

yú wān [ yu wan]
繁体 漁灣
注音 ㄩˊ ㄨㄢ

词语释义

犹渔港。

词语解释

  1. 犹渔港。

    清 唐孙华 《五舫诗为同年狄向涛太史赋》:“仙舟倘汎 洞庭 云,蟹舍渔湾一相访。”

引证解释

⒈ 犹渔港。

清唐孙华《五舫诗为同年狄向涛太史赋》:“仙舟倘汎洞庭云,蟹舍渔湾一相访。”

渔湾的网络释义

渔湾

  • 游览渔湾循“三潭、一洞、三汪“为主线。即三龙潭、二龙潭、老龙潭、藏龙洞、绿水汪、清水汪、黄水汪。其中以老龙潭最有神采,瀑布落差40多米,游人至此伸手可及。瀑布轰轰纷泻,飞珠溅玉。半山腰的藏龙洞更为精彩,洞里能容纳数十人,洞门挂着长流不息的水帘,水帘上折射着七彩霓虹。大雨过后,水帘能把整个洞口遮蔽得严严实实,和《西游记》描写的水帘洞差不多。这个洞虽然不通东海龙宫,却可以从上口钻出去.继续往新的景点绿水汪前进。在临近洞口的“观虹台”上远眺,还可见到老龙潭瀑布折射的巨大彩虹,景色十分壮观。渔湾以水为长,雨后游览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汉字详情

    [yu]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Q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NWM
    四角: 37116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水,从鱼。小篆从二鱼。本义:捕鱼)

    (2) 同本义

    渔,捕鱼也。——《说文》

    命渔师伐蛟,命渔师始渔。——《礼记·月令》

    獭祭鱼然后渔。——《诗·鲡传》

    渔者走渊。——《淮南子·说林》

    以渔采为业。——《汉书·王莽传》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如:渔樵(打鱼砍柴);渔采(捕捞采集);渔事(捕渔业);渔弋(捕鱼猎禽);渔泽(可供垂钓的水泽);渔矶(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4) 掠夺

    民方苦于侵渔,果所在响应。——方勺《方腊起义》

    (5) 又如:渔色渔财(猎取美女和财物);渔猎女色(似捕鱼打猎那样谋取、玩弄女性);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争,却让第三者坐收其利)

    (6) 猎取,寻觅

    小鸡在笼子里悠然地渔着食。——郭沫若《归去来·鸡之归去来》

    (1) 捕鱼的人

    神心重丘壑,散步怀渔樵。——南朝梁· 刘孝威《奉和六月壬午应令诗》

    (2) 又如:渔父之图(比喻行动之中别有所图);渔叟(渔翁);渔蓑(渔人的蓑衣);渔樵(渔人和樵夫);渔乡(渔民聚居的地区);渔阳三弄(渔阳三叠,渔阳曲,渔阳鼓,渔阳掺,渔阳操。均为渔阳参挝,鼓曲名);渔阳鼙鼓(指公元755年安禄山于渔阳举兵叛唐事。鼙鼓,骑兵用的小鼓)

    英文翻译

    to fish; seize; pursu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潮州话:he5(hûr) [潮阳](ngû)

    宋本广韵

    wān [wan]
    部首: 331
    笔画: 12
    五笔: IYOX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YCN
    四角: 30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弯声。本义:河水弯曲处)

    (2) 同本义

    湾,水曲也。——《广韵》

    潮来汹涌,水浸湾环。——《西游记》

    (3) 又如:河湾;湾矶(弯曲水流中的石头);湾湾(水边湾曲处);湾头(水湾);湾埼(弯曲的水岸);湾澳(弯曲的水边);湾回(河水弯曲处);湾浦(水流弯曲的水滨);湾曲(水湾曲折处);湾山角络(偏僻的地方)

    (4) 海湾 。如:渤海湾;墨西哥湾

    (5) 村庄 。如:毛家湾

    动词

    (1) 系泊,在水湾处停泊

    就桥下湾住船,上岸独步。——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2) 又如:把船湾在那边

    量词

    用于水或水面,相当于“处”

    一湾斜照水,三版顺风船。——唐· 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

    英文翻译

    bay, cove, inlet, bend of stream

    方言集汇

    ◎ 粤语:waan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