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董必武《反侵略声中纪念钱亦石先生》:“甚至彼此之间深仇宿怨的人也在‘抗日第一’的前提下,一致携手。”
成语用法
深仇宿怨作主语、宾语;形容双方矛盾很深。
引证解释
⒈ 犹深仇大恨。
引董必武《反侵略声中纪念钱亦石先生》:“甚至彼此之间深仇宿怨的人也在‘抗日第一’的前提下,一致携手。”
深仇宿怨的网络释义
深仇宿怨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深声(
)。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2) 古水名 。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深,深水。出 桂阳 南平,西入 营道。——《说文》
(3) 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
测土深。——《周礼·大司徒》
深四尺。——《仪礼·觐礼》
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宋· 苏轼《石钟山记》
形容词
(1) 水深。与“浅”相对
深矣远矣。——《老子》。注:“深不可测也。”
深蒲。——《周礼·醢人》。司农注:“蒲蒻入水深,故曰深蒲。”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声如洪钟。—— 宋· 苏轼《石钟山记》
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深潭(深水池);深广(指水、山谷等深邃而广阔);深堑(深沟);深隍(深而无水的护城壕);深沦(深水);深泓(深潭);深泥(很深的泥泞);深池(深的护城河)
(3) 引申为距离大
遥闻深巷中犬吠。——《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又如:深衢(岔路处);深禁(深宫);深堂(深处的厅堂);山侧的深裂隙;深峭(深邃陡峭);深峻(深川峻岭。喻指旅途);深衣(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衣裳,又是庶人的常礼服。上衣和下裳相连,前后深长);深靓(深邃宁静);深谷底下一条河;深坑
(5) 深暗 。如:桃红的颜色比粉红色更深
(6) 玄妙,深奥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易·系辞》
(7) 又如:深微(深奥精微);深诣(造诣很深);深赜(深奥精微);深严(深邃严密);深隐(深奥隐晦);深迂(深奥曲折)
(8) 深刻;深远
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而又含有音乐及诗歌之意味,故感人尤深。——蔡元培《图画》
(9) 又如:深心(细心;多心);深心达算(老谋深算;内心精予计算);深相砥砺(互相切磋探讨,以求深入理解);深致(意义深远);深闳(深远宏大);深策(深远周密的计策);深渺(深远,深微);深赡(深刻而丰富);深切著明(深刻而显明);深大(深重广大)
(10) 幽深; 幽静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奇秀深杳,不可殚。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失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唐· 李朝威《柳毅传》
(11) 又如:深僻(幽深偏僻);深房(深邃的房舍);深閟(深邃静寂);深豁(深邃而空阔)
(12) 苛刻
狱中多冤人,用刑深刻。——《后汉书·光武帝纪》
(13) 又如:深酷(苛刻严酷);深故(执法苛刻严峻,故意加人罪名)
(14) 茂密 。如:深林(茂密的树林);深莽(深密的草丛);深郁(茂密);林深苔滑
(15) 深厚;亲密
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交情深;深仁厚泽(深厚的仁爱和恩惠);深眷(深切的关怀、照顾)
(17) 历时久
夜深忽梦少年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8) 又如:深秋
(19) 大,重大
子布、 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资治通鉴》
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清· 刘开《问说》
(20) 又如:深恩(大恩)
(21) 深重;厉害、严重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韩非子·喻老》
副词
(1) 很,甚
面深墨。——《孟子·滕文公上》。注:“深,甚也。”
(2) 又如:深恐;深奸(内心非常奸诈);深企(非常仰慕);深娴(非常熟悉);深罪(很怪罪;过分责备);深韪(深以为是);深荷(深肥;承蒙)
动词
(1) 深入、彻底、周详地研究 。如:深不下去;深帷(深入思索)
(2) 深挖 。如:决河深川;严城深池
(3) 测量
彼将处乎不深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列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m1 [梅县腔] chim1 [台湾四县腔] tsiim1 [宝安腔] cim1 [陆丰腔] chim1 [东莞腔] cim1 [海陆丰腔] chim1 [客英字典] chim1 [客语拼音字汇] cim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深 | 式針 | 書 | 侵A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A | ɕĭĕm | sjim |
详细解释
chóu
〈名〉?
(1) (形声。从人,九声。(
)本义:匹偶,同伴)(2) 怨恨
仇者,讐也。——《史记·晋世家》
葛伯仇饷。——《孟子》
多仇少与。——《汉书·盖宽饶传》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仇忌(怨恨憎恶);仇嫌(怨仇;怨恨)
(4) 仇恨
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 韩报仇。——《史记·留侯世家》
(5) 又如:杀父之仇;仇疾(仇恨);仇害(因仇恨而伤害)
(6) 仇人;仇敌
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史记·魏公子列传》
智法之士与当塗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韩非子·孤愤》
(7) 又如:仇仇(怨敌)
〈动〉?
(1) 报复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国贼戾之士哉!——高启《书博鸡者事》
(2) 校对 。如:仇校(校对)
(3) 另见
;“雠”(4) 另见
qiú
名词
(1) (形声。从人,九声。本义:同伴)
(2) 同本义
仇,雠也。——《说文》。按,谓雠也,二人相当相对之谊。
仇,匹也,合也。——《尔雅·释诂》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诗·周南·无衣》
公侯好仇。——《诗·周南·兔置》。笺:“怨耦曰仇。”
君子好仇。——《礼记·缁衣》
(3) 配偶
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易·鼎》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三国魏· 曹植《浮萍篇》
(4) 姓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u2 chiu2 [陆丰腔] shu3 [梅县腔] shu2 shiu2 chiu2 kiu2 [东莞腔] siu2 [客英字典] chiu2 shiu2 [宝安腔] su2 [客语拼音字汇] su2 [台湾四县腔] siu2 ciu2
◎ 潮州话:ciu5 (chhîu) 〈姓〉kiu5(khî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sù动词 (1) (形声。据甲骨文,象人睡在室内席子上。本义:住宿;过夜) (2) 同本义 宿,止也。——《说文》 出宿于干。——《诗·邶风·泉水》 言就尔宿。——《诗·小雅·我行其野》 戒及宿之日。——《周礼·大史》 孟子去 齐,宿于昼。——《孟子·公孙丑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论语·微子》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不得已,度姓名,诡蹄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长淮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宿歇(住宿,睡觉);宿坛(住宿);宿泊(住宿;安歇);宿夜然诺(存留过夜的诺言);宿客(投宿的旅客);宿宿(连住两夜);宿顿(临时寄住);宿止(住宿);宿地(住宿的地方);宿所(住宿过夜的处所) (4) 值宿守卫,守夜 哀王三弟,其弟 章,入宿卫于 汉,吕太守封为朱虚侯。——《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5) 又如:宿直(值夜);宿卫(在宫中值宿护卫) (6) 处于 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奋其角,箕张其口。——唐· 韩愈《三星行》 (7) 拖延;停留 。如:宿食(积食);宿留(停宿,停留) (8) 驻扎,特指军队的停留与驻扎 。如:宿兵(驻扎军队) (9) 隐含;寄寓 在西洋有一句成语,叫做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10) 安心;安于 官宿其业,其物乃至。——《左传》 (11) 谋取 。如:宿名(获取名声) 名词 (1) 古代官道上设立的住宿站 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周礼》 (2) 又如:宿息(上古称宾客于道路休息住宿之处) (3) 住所,供人休息的处所 。如:宿头(借宿之处);代付…食宿和回家的路费 (4) 夜 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战国策·赵策》 (5) 又如:宿露(夜露);宿雾(夜雾);宿膳(夜餐);宿夕(一个晚上。比喻短时间内);宿烟(夜里的烟雾);宿云(夜晚的云气) (6) 栖宿之鸟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 (7) 有名望的人 迟先生有制礼作乐之才,乃是 南邦名宿。——《儒林外史》 (8) 从前,往日 内负宿心,外恧良朋。——三国魏· 嵇康《幽愤》 (9) 又如:宿意;宿传(往昔的传说);宿孽(前世的罪孽);宿顾(以往的关照) 形容词 (1) 老的,积久的 民有宿逋不可诚于上供者,必代而输之。——唐· 杜牧《吏部尚书·崔公行状》 (2) 又如:宿气(旧怨;旧仇);宿愤(旧怨;旧恨);宿罪(旧有的罪过);宿好(老交情);宿恩(以往的恩德);宿嫌(旧日的嫌隙);宿旧(旧友);宿威(素有的威名);宿老(老前辈);宿齿(年老之人) (3) 隔夜的,前一夜的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唐· 王维《田园乐》 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史记·淮阴侯列传》 (4) 又如:宿料(隔夜的草料);宿雨(隔夜的雨);宿租(隔年的租税);宿酲(酒醉隔夜未醒) (5) 前一年的,隔年的 元狩三年,遣谒者劝月水灾郡种宿麦。——《汉书·武帝纪》 (6) 又如:宿麦(隔年成熟的麦);宿雪(积留过冬的雪) (7) 老成阅历久的 王肃以宿德显授。——三国魏· 应休琏《与侍郎曹长思书》 (8) 又如:宿兵(宿素习练之兵);宿艾(老成长者);宿生(老成博学的读书人);宿吏(阅历多的官吏);宿彦(老成而有才德之士) (9) 前世注定的 以此常欲焚笔弃砚为喑默人,而习气宿业,未能尽去。——宋· 苏轼《答刘沔都曹书》 (10) 又如:宿业(指前世行善或作恶所造成而见于今世的后果);宿慧(前世带来的慧根);宿殃(前世注定的灾殃);宿败(注定要失败);宿福(前世注定的福分) (11) 旧欠的 逋租宿债勿复收。——《宋书·武帝纪》 (12) 又如:宿债(旧欠的债务);宿值(久欠的债);宿赋(积欠的赋税) (13) 大的 。如:宿恶(大恶人);宿浪 副词 (1) 通“夙”。平素,平日 官宿其业,其物乃至。——《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子路无宿诺。——《论语·颜渊》 奈何忘宿志而惭儿女子乎?——《后汉书·王霸妻传》 宿志在人外,清心游物初。——宋· 陆游《幽居》 表招诱有力,威怀兼洽 ,其 姦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青。——《后汉书·刘表传》 (2) 又如:宿愿;宿容(平日的容颜);宿寇(惯匪);宿心,宿志(平日的心愿) (3) 预先;早先 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三国志·王粲传》 (4) 又如:宿构(预先构思);宿闻(早已知闻);宿虑(预先思考、谋划);宿读(预先读过) (5) 另见 xiǔ量词 (1) 用于计算夜 军士今夜且歇一宿,以养锐气。——《三国演义》 (2) 又如:住了一宿 (3) 另见 xiù名词 (1) 星座的古名。星宿 。二十八宿:坐落在黄道的星宿,按照中国古代的分法,共有二十八个。黄道是日在星际所行的路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列子》 (2) 另见 英文翻译stop, rest, lodge, stay overnight; constellation
方言集汇◎ 粤语:sau3 su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uk7 siu5 [客英字典] siuk7 [客语拼音字汇] sug5 xiu4 xiug5 [梅县腔] siuk7 [台湾四县腔] siuk7 siu5 [沙头角腔] siuk7 [陆丰腔] siuk7 [宝安腔] siuk7 suk7 [东莞腔] suk7 ◎ 潮州话:sù/思娃4(杀)xiǔ/思妖1(宵) xiù/思优3(秀), suah4(suah) siou1/siao1(siau) siu3(sìu)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心,夗( )声。本义:怨恨;仇恨)(2) 同本义 怨,恚也。——《说文》 曰怨乎。——《论语》。皇疏:“恨也。” 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贾子道术》 不怨人取之。——《淮南子·说山》 天子甚怨。——《汉书·李广苏建传》 人怨恶其君。——清· 黄宗羲《原君》 怨颇兴。——清· 张廷玉《明史》 怨愤所积。——孙文《序》 (3) 又如:怨怅(怨畅。怨恨);怨谤(怨恨诽谤);怨恶(怨恨憎恶);怨艾(悔恨自己的错误);怨詈(怨恨并咒骂);恩怨(恩惠和仇恨);宿怨(旧有的怨恨);怨痛(怨恨哀痛) (4) 责怪;埋怨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天下怨谤。——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5) 又 胥怨者民也。 盘庚不为怨者故 (6) 又如:抱怨(埋怨);怨咎(埋怨责备);怨思(抱怨迂居,怀念故土);怨责(埋怨责怪) (7) 讥讽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 (8) 又如:怨刺(讽刺);怨讥(讥讽) (9) 别离 。如:怨旷(长期别离;女无夫,男无妻);怨妇(丧夫或丈夫别离很久的妇人) (10) 哀怨 乐不乐者,其民必怨,其生必伤。——《吕氏春秋》。高诱注:“怨,悲。” 痛灵根之夙陨,怨具尔之多丧。——晋· 陆机《叹逝赋》 (11) 又如:怨切(悲切);怨咽(哀伤呜咽);怨秋(悲秋);怨切(悲切);怨笛(哀怨幽咽的笛声);怨情(悲怨的情怀);怨调(哀怨的曲调);怨惜(悲怨惋惜) 名词 (1) 仇恨,怨仇 此百世之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是积怨畜祸也。——《史记·商君列书》 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 (2) 怨家 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英文翻译hatred, enmity, resentment
方言集汇◎ 粤语:jyun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en5 [宝安腔] jen5 [梅县腔] jan5 [陆丰腔] jan5 [客语拼音字汇] yan4 [台湾四县腔] jen5 [海陆丰腔] ren5 [东莞腔] jen5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