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渣
注音
ㄩ ㄓㄚ
词语释义
淤积的渣滓。
词语解释
淤积的渣滓。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人事之伙颐,车马之纵横,见者类曰如淤渣也。”
引证解释
⒈ 淤积的渣滓。
引清周亮工《书影》卷四:“人事之伙颐,车马之纵横,见者类曰如淤渣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於(
)声。本义:水中沉淀的泥沙)(2) 同本义
春夏干燥, 少水时也, 故使河流迟, 贮淤而稍浅。 ——《汉书》
(3) 又如:淤滩(淤泥形成的滩地);引淤肥田
(4) 泥沙冲积成的地带
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 宋· 苏轼《河复》
动词
(1) 将含有大量淤泥的河水引入低洼地,令其沉淀以改良土壤
阳武县民 邢晏等三百六十四户言。”田沙碱瘠薄,乞淤溉…以助兴修。——《宋史·河渠志》
(2) 又如:淤田(用水将淤泥引入农田);淤溉(引含有大量淤泥的水灌田,使淤泥沉淀,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3) 滞塞,不流通
淤,淀滓浊泥也。——《说文》。字亦作“阏”。
渠成而用溉注填阏之水。——《汉书·沟洫志》。注:“阏,读与淤同…填阏,谓壅泥也。”
(4) 又如:淤涌(淤塞的水流); 淤停(水淤积不流); 淤阏(堵塞。水流不通)
英文翻译
mud, sediment; clog up, silt up
方言集汇
◎ 粤语:jyu1 jyu2 jy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wu1 ji2 [梅县腔] j1 [海陆丰腔] wu1 ri2 [东莞腔] ji1 [宝安腔] ji1 [客英字典] ji1 vu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 潮州话:余3(饫)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wu1 ji2 [梅县腔] j1 [海陆丰腔] wu1 ri2 [东莞腔] ji1 [宝安腔] ji1 [客英字典] ji1 vu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 潮州话:余3(饫)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於 | 央居 | 影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qio/iv | ʔĭo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查声。本义:渣滓,物质经提炼或使用后的残余部分)
(2) 同本义
今人谓糟滓为苴作,侧加反,俗字作渣,乃沮之形变也。——章炳麟《新方言》
(3) 又如:渣柜(方言。垃圾箱);油渣儿;豆腐渣;沉渣;废渣;炉渣;钢渣;麻渣;煤渣;蔗渣
(4) 碎屑
若木于是乎倒覆,折扶桑而为渣。——《南齐书》
(5) 又如:渣子(碎屑);渣渣(碎片;碎屑);面包渣儿
英文翻译
refuse, dregs, lees, sedi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zaa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1 [客语拼音字汇] za1 [台湾四县腔] za1 [客英字典] za1 [宝安腔] za1 [东莞腔] za1 [梅县腔] za1
◎ 潮州话:za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1 [客语拼音字汇] za1 [台湾四县腔] za1 [客英字典] za1 [宝安腔] za1 [东莞腔] za1 [梅县腔] za1
◎ 潮州话:z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樝 | 側加 | 莊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假 | 麻 | dʒʰai | cra/t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