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饭

dàn fàn [ dan fan]
繁体 淡飯
注音 ㄉㄢˋ ㄈㄢˋ

词语释义

1.亦作"淡飰"。 2.简单﹑不讲究的饭食。

词语解释

  1. 亦作“ 淡飰 ”。简单、不讲究的饭食。

    晋 王献之 《东近帖》:“若 献之 弊于淡飰,饮得春风,气惛乱言,故欲热,復食酒,为腹可耳。” 宋 陆游 《病思》诗:“数匙淡饭支残息,一篆清香印本心。” 明 高明 《琵琶记·勉食姑嫜》:“只得安排一口淡饭,与公婆充飢。” 鲁迅 《坟·灯下漫笔》:“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旁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淡飰”。简单、不讲究的饭食。

晋王献之《东近帖》:“若献之弊于淡飰,饮得春风,气惛乱言,故欲热,復食酒,为腹可耳。”
宋陆游《病思》诗:“数匙淡饭支残息,一篆清香印本心。”
明高明《琵琶记·勉食姑嫜》:“只得安排一口淡饭,与公婆充飢。”
鲁迅《坟·灯下漫笔》:“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旁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

淡饭的国语词典

不精美的食物。

如:「粗茶淡饭」。

淡饭的网络释义

淡饭

  • 淡饭,拼音是dàn fàn,是指简单、不讲究的饭食。出自(晋)王献之 《东近帖》。
  • 淡饭造句

    当你经济困难沦为乞讨时,也许一顿粗茶淡饭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她在学校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但她并不在意。
    她不求荣华富贵,只求粗茶淡饭就行了。
    他们每天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可依旧很开心。
    粗茶淡饭,不合你的胃口,这山里也没有什么好东西,你先吃点饼干吧。
    这碗里虽然只是粗茶淡饭,但也足以营养人之一生,因而这只瓷碗就值得人们好生爱惜。
    孤独是漂泊中的粗茶淡饭,平坦无奇却不可剥离。
    农村吃的是粗茶淡饭,没有城市里的海鲜鲍鱼。
    我在学校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
    但如果夏桑也来我家的话,粗茶淡饭对他来讲就有点招待不周了,所以改为去饭馆吃饭了。
    他当学生的时候,每天靠粗茶淡饭过活。
    虽然只是一些粗茶淡饭,李先生依然津津有味地吃著。
    别看他粗茶淡饭,却坐拥百城,自得其乐。
    换句话说,我们乐于粗茶淡饭的日子,只要对方开心就好。
    我更喜欢农村粗茶淡饭,因为农村的饭菜干净、卫生、环保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穷人家的孩子,粗衣淡饭没事,只要能吃饱,能穿暖就行了。
    咱劳动人民一天到晚粗茶淡饭,吃啥都香,没那么多讲究。
    他们在吃桌子上的粗茶淡饭时,我们在为山珍海味发牢骚。
    这些工作人员每天长时间工作,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冰冷的窑洞,点的是黯淡的油灯。
    在旧社会,劳动人民吃的是粗茶淡饭,而地主豪绅吃的却是山珍海味。

    汉字详情

    dàn [dan]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OO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FF
    四角: 3918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炎声。本义:味淡;味道不浓,不咸)

    (2) 同本义

    淡,薄味也。——《说文》

    淡而不厌。——《礼记·中庸》

    君子淡以成。——《礼记·表记》。注:“无酸酢少味也。”

    淡也者,五味之中也。——《管子·水地》

    大味必淡。——《汉书·扬雄传》。注:“谓无主味也。”

    其水淡而清。——《世说新语·言语》

    (3) 又如:淡酒;淡味;淡句(平淡乏味的诗句);淡而不厌(指诗文恬淡而不乏味);淡菜

    (4) 稀薄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5) 又如:淡水白酒(薄酒);淡蛾(淡眉);淡烟(轻烟);淡粥(稀粥)

    (6) 颜色浅 。如:淡青;淡绿;淡服(淡素的衣服);淡蒙蒙(浅淡朦胧);淡扫蛾眉(轻画眉毛。形容妇女化妆清雅)

    (7) 冷淡,不热情

    钧与人交,始若淡薄,既久乃益固。——《唐书·卢钧传》

    (8) 又如:冷淡(不热情,不亲热);淡悠悠(不介意的样子);淡话(不痛不痒的话;可说可不说的话)

    (9) 淡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10) 又如:淡净(淡雅素净);淡妆浓抹(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

    (11) 淡泊,不追求名利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水》

    (12) 又如:淡如(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淡泊自甘(乐于恬淡生活,不以清贫为苦)

    (13) 营业不旺盛 。如:淡月;在淡季里解雇一些职员

    英文翻译

    weak, watery; insipid, tasteless

    方言集汇

    ◎ 粤语:daam6 taam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am5 tam1 [东莞腔] tam3 [沙头角腔] tam1 [梅县腔] tam1 tam5 [海陆丰腔] tam6 tam1 [客语拼音字汇] tam1 tam4 [陆丰腔] tam1 [客英字典] tam1 tam5 [宝安腔] tam3 | t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甘平聲開口一等dʰɑmdam
    fàn [fan]
    部首: 328
    笔画: 7
    五笔: QNRC
    五行:
    仓颉: NVHE
    四角: 227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食,反声。本义:吃饭)

    (2) 同本义

    饭,食也。——《说文》

    饭飱者三饭也。——《礼记·玉藻》

    呼饭饮之。——《汉书·朱买臣传》

    饭疏食,饮水。——《论语·述而》

    饭糗(干粮)茹草。——《孟子·尽心下》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尚能饭否;饭粥(吃粥);饭蔬(吃蔬菜)

    (4) 给人喂饭或喂牲口

    有一漂母见信饥,饭 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楚辞·九章·惜往日》

    (5) 又如:饭牛(饲牛);饭僧(施舍饭食给僧人)

    (6) 含。古代将米贝珠玉之类放入死者口中

    共饭玉。——《周礼·典瑞》。注:“碎玉以杂米也。”

    (7) 又如:饭玉(饭含。古时把碎玉杂米放入死者口中);饭腥(把生米填入死人口中);饭米(填入死者口中的米)

    名词

    (1) 煮熟的谷类食物,多指米饭

    毋抟饭。——《礼记·曲礼上》

    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汉· 刘向《列女传》

    (2) 又泛指为了满足饥饿或食欲,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吃进的一份食物。如:早饭;中饭;一天三顿饭;饭车(运饭的车);饭肴(丰盛的饭菜);饭头(寺院里的伙食管理人)

    (3) 比喻无用之人 。如:饭袋(讥讽只会吃饭而不学无术的人);饭袋酒囊(讥人只知吃喝,不学无术)

    英文翻译

    cooked rice; food, meal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