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粗茶淡饭
(1) 简单粗劣的饮食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 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四休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
成语辨析
粗茶淡饭和“家常便饭”;都表示饭食简单;不讲究。但粗茶淡饭偏重在简单;不讲究;还可形容生活俭朴、清苦;“家常便饭”指日常吃的;还可比喻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
成语用法
粗茶淡饭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形容饭食简单生活清苦。
引证解释
⒈ 简单的饮食。形容生活简约。 宋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自号四休居士。
引山谷问其説, 四休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俺如今罢扫了蛾眉,净洗了粉脸,卸下了云鬟;姑姑也,待甘心捱您这粗茶淡饭。”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此后自你我起,都是粗茶淡饭,絮袄布衣,这才是个久远之计。”
老舍《四世同堂》十八:“假若这是在战前,我无论怎样,可以找一点兼差,供给她们点粗茶淡饭。”
粗茶淡饭的国语词典
粗糙简单的饮食。
粗茶淡饭的网络释义
粗茶淡饭
粗茶淡饭的翻译
粗茶淡饭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且声。本义:糙米)
(2) 同本义
粗,疏也。——《说文》。按,粝米也。禾黍粟十六斗大半斗为米一斛。
粮则无矣,麤则有之。——《左传》
(3) 又如:粗糠(糠。稻、麦,谷子等农作物子实的皮或壳)
(4) 粗粮
凡九谷,皆随精粗,差其耗损而供焉。——《新唐书》
(5) 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
(6) 通过一物体中心的直线长度 。如:树干底部粗为两米的树
形容词
(1) 不精,粗糙
粗,大也。凡不精者皆曰粗。——《广雅》
其器高以粗。——《礼记·月令》
其声粗以厉。——《礼记·乐记》
粗布之衣。——《荀子·正名》
(2) 又如:粗粝(糙米;粗俗简陋的饭食);粗恶(粗糙,低劣);粗食(粗糙不精的食物);粗粗(即粗糙);粗腿;粗砂;粗重(粗大笨重的家具)
(3) 粗疏;粗略
愚者之言,芴然而粗。——《荀子·正名》。注:“粗,疏略也。”
(4) 又如:粗断(谦辞。胡乱裁决);粗忽(粗疏,疏忽);粗心浮气(不细致;不沉着)
(5) 略微 。如:粗知一二;粗定(大致安定);粗粗(大略)
(6) 粗笨;粗野 。如:粗汉(粗笨的人;干粗活儿的人);粗卤(粗俗鲁莽);粗顽(粗鲁刁顽)
副词
刚,才
言粗毕,有五六盗自丛薄间跃出。——《太平广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1 [东莞腔] cu1 [台湾四县腔] cu1 [客英字典] cih1 [海陆丰腔] cu1 [梅县腔] ze1 [客语拼音字汇] cu1 [宝安腔] cu1 [陆丰腔] cih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粗 | 徂古 | 從 | 模 | 上聲 | 麌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dzʰu | zox/dzu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茶树 。山茶科(Theaceae)的一种灌木,有披针形的叶和芳香的白花。如:茶圃(种植茶树的园圃);茶户(栽茶的农户。也指茶商)
(2) 茶叶。由茶树的嫩叶加工制成,供泡取饮料用
前月浮梁买茶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茶市(茶叶市场)
(4) 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而成的饮料
唐人煎茶,用姜用盐。—— 苏轼《东坡志林》
日高人渴漫思茶。——宋· 苏轼《浣溪沙》
(5) 又如:茶座(茶馆为卖茶而设的座位);茶坊(茶局子、茶局。指茶馆)
(6) 某些由蒸发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用品 。如:杏仁茶;面茶
(7) 某些饮料的名称 。如:奶茶
(8) 旧时订婚聘礼的代称 。如:三茶六礼;受茶;茶红(订婚时送的礼品,也叫“下茶”或“茶定”)
动词
饮茶;喝水 。如:茶话(饮茶谈话)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a2 [梅县腔] ca2 [沙头角腔] ca2 [东莞腔] ca2 [海陆丰腔] ca2 [宝安腔] ca2 [陆丰腔] ca3 [客英字典] ca2 [客语拼音字汇] ca2
◎ 潮州话:dê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形容词 (1) (形声。从水,炎声。本义:味淡;味道不浓,不咸) (2) 同本义 淡,薄味也。——《说文》 淡而不厌。——《礼记·中庸》 君子淡以成。——《礼记·表记》。注:“无酸酢少味也。” 淡也者,五味之中也。——《管子·水地》 大味必淡。——《汉书·扬雄传》。注:“谓无主味也。” 其水淡而清。——《世说新语·言语》 (3) 又如:淡酒;淡味;淡句(平淡乏味的诗句);淡而不厌(指诗文恬淡而不乏味);淡菜 (4) 稀薄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5) 又如:淡水白酒(薄酒);淡蛾(淡眉);淡烟(轻烟);淡粥(稀粥) (6) 颜色浅 。如:淡青;淡绿;淡服(淡素的衣服);淡蒙蒙(浅淡朦胧);淡扫蛾眉(轻画眉毛。形容妇女化妆清雅) (7) 冷淡,不热情 钧与人交,始若淡薄,既久乃益固。——《唐书·卢钧传》 (8) 又如:冷淡(不热情,不亲热);淡悠悠(不介意的样子);淡话(不痛不痒的话;可说可不说的话) (9) 淡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10) 又如:淡净(淡雅素净);淡妆浓抹(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 (11) 淡泊,不追求名利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水》 (12) 又如:淡如(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淡泊自甘(乐于恬淡生活,不以清贫为苦) (13) 营业不旺盛 。如:淡月;在淡季里解雇一些职员 英文翻译weak, watery; insipid, tasteless
方言集汇◎ 粤语:daam6 taam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am5 tam1 [东莞腔] tam3 [沙头角腔] tam1 [梅县腔] tam1 tam5 [海陆丰腔] tam6 tam1 [客语拼音字汇] tam1 tam4 [陆丰腔] tam1 [客英字典] tam1 tam5 [宝安腔] tam3 | tam1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食,反声。本义:吃饭) (2) 同本义 饭,食也。——《说文》 饭飱者三饭也。——《礼记·玉藻》 呼饭饮之。——《汉书·朱买臣传》 饭疏食,饮水。——《论语·述而》 饭糗(干粮)茹草。——《孟子·尽心下》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尚能饭否;饭粥(吃粥);饭蔬(吃蔬菜) (4) 给人喂饭或喂牲口 有一漂母见信饥,饭 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楚辞·九章·惜往日》 (5) 又如:饭牛(饲牛);饭僧(施舍饭食给僧人) (6) 含。古代将米贝珠玉之类放入死者口中 共饭玉。——《周礼·典瑞》。注:“碎玉以杂米也。” (7) 又如:饭玉(饭含。古时把碎玉杂米放入死者口中);饭腥(把生米填入死人口中);饭米(填入死者口中的米) 名词 (1) 煮熟的谷类食物,多指米饭 毋抟饭。——《礼记·曲礼上》 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汉· 刘向《列女传》 (2) 又泛指为了满足饥饿或食欲,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吃进的一份食物。如:早饭;中饭;一天三顿饭;饭车(运饭的车);饭肴(丰盛的饭菜);饭头(寺院里的伙食管理人) (3) 比喻无用之人 。如:饭袋(讥讽只会吃饭而不学无术的人);饭袋酒囊(讥人只知吃喝,不学无术) 英文翻译cooked rice; food, meal
方言集汇◎ 粤语:faan6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