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园

qí yuán [ qi yuan]
繁体 淇園
注音 ㄑ一ˊ ㄩㄢˊ

词语释义

古代卫国园林名。产竹。在今河南省淇县西北。

词语解释

  1. 古代 卫国 园林名。产竹。在今 河南省 淇县 西北。

    《史记·河渠书》:“是时 东郡 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 淇园 之竹以为楗。” 裴駰 集解引 晋灼 曰:“ 淇园 , 卫 之苑也,多竹篠。”《后汉书·寇恂传》:“ 恂 移书属县,讲兵肄射,伐 淇园 之竹,为矢百餘万。” 宋 司马光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诗:“ 淇园 春竹美,军宴日椎牛。” 清 吴伟业 《通元老人龙腹竹歌》:“ 淇园 已竭苍生痛, 会稽 正採征人哀。”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卫国园林名。产竹。在今河南省淇县西北。

《史记·河渠书》:“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
裴駰集解引晋灼曰:“淇园,卫之苑也,多竹篠。”
《后汉书·寇恂传》:“恂移书属县,讲兵肄射,伐淇园之竹,为矢百餘万。”
宋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诗:“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
清吴伟业《通元老人龙腹竹歌》:“淇园已竭苍生痛, 会稽正採征人哀。”

淇园的网络释义

淇园 (明朝刘璟作的诗)

  • 是我国第一座王家园林,也是明朝刘璟写的一首同名诗。
  • 汉字详情

    [qi]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AD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TMC
    四角: 34181

    详细解释

    名词

    (1) 水名。又名“淇河”

    淇,淇水出河内共北山,东入河,或曰出隆虑西山。——《说文》

    (2) 按,古为黄河支流,自河南省林县东南曲折流至今汲县东北淇门镇南入黄河

    (3) 古州名 。今县名。在河南省

    (4) 山名 。又名“北山”、“大号山”、“沮洳山”等,为淇水所出

    英文翻译

    river in Henan province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宝安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沙头角腔] ki2
    ◎ 潮州话:k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渠之平聲開口三等gi/gio
    yuán [yuan]
    部首: 335
    笔画: 7
    五笔: LFQ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MMU
    四角: 60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囗( wéi),袁声。形符为“囗”( wéi),表示范围。本义: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

    (2) 同本义

    园,所以树果也。——《说文》

    种树曰园。——《三苍》

    园圃毓草木。——《周礼·大宰》

    以场圃任园地。——《周礼·载师》。注:“樊圃谓之园。”

    于丘园。——《易·贲》

    园有桃。——《诗·魏风·园有桃》

    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

    田园将芜。——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又

    园日涉以成趣。

    (4) 又如:园头(禅寺内管菜园的人);果园;植物园;园公(即东园公。商山四皓之一;又指管理花园的仆人);园户(指唐宋时种植、制作茶叶的民家)

    (5) 庭园;供人憩息、游乐或观赏的地方

    白菟素鸠,游君园庭。——《隶释》

    (6) 又如:园叟花丁(园丁与花匠);园叟(年老的园丁);公园;戏园;动物园;园客(游园的人)

    (7) 帝王、后妃的墓地 。如:园陵(祖先的坟茔);园寝(建在帝王墓上的庙);园庙(帝王墓地所建的宗庙)

    英文翻译

    garden; park, orchard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en2 jen2 [客英字典] mu2 [海陆丰腔] ngien2 r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五丸平聲合口一等ŋuɑnn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