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
部首 氵部(氵部)
笔画 11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氵部(氵部),总笔画11画,五行属水,姓名学姓,常用字,吉凶寓意:吉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6DC7
仓颉 ETMC
郑码 VEC
四角号码 34181
电码 3217
区位码 6831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五笔 IADW
注音 ㄑㄧ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姓,常用字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44112211134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淇的五行属性水,推荐搭配:

宜配:金、木属性字

姓名学分析

根据姓名学分析,淇字:

姓,常用字

吉凶寓意

该字在姓名中的吉凶寓意:

性别倾向

该字在起名时的性别倾向:

男女通用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淇奥、淇澳、淇溪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水名。又名“淇河”

    淇,淇水出河内共北山,东入河,或曰出隆虑西山。——《说文》

  2. 按,古为黄河支流,自河南省林县东南曲折流至今汲县东北淇门镇南入黄河

  3. 古州名。今县名。在河南省

  4. 山名。又名“北山”、“大号山”、“沮洳山”等,为淇水所出

详细解释

名词

(1) 水名。又名“淇河”

淇,淇水出河内共北山,东入河,或曰出隆虑西山。——《说文》

(2) 按,古为黄河支流,自河南省林县东南曲折流至今汲县东北淇门镇南入黄河

(3) 古州名 。今县名。在河南省

(4) 山名 。又名“北山”、“大号山”、“沮洳山”等,为淇水所出

英语翻译

river in Henan province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宝安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沙头角腔] ki2
◎ 潮州话:ki5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渠之平聲開口三等gi/gio

百度释义

(名)淇水;水名;在河南省;流入卫河。

现代汉语词典

淇qí
(名)淇水;水名;在河南省;流入卫河。

康熙字典

淇【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𡧧切,𠀤音其。水名。《說文》水出河內共北山,東入河。《水經》淇水,出河內隆慮縣西大號山。《詩·邶風》亦流于淇。

襄陽亦有淇水。《水經注》濔水,東合夷水,與夷水亂流東出,謂之淇水。

縣名。《廣輿記》屬彰德府,古朝歌地,周沬邑,元淇州。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淇【卷十一】【水部】

水。出河内共北山,東入河。或曰出隆慮西山。从水其聲。渠之切

说文解字注

(淇)淇水。出河內共北山。東入河。韵會引作東至黎陽入河。此用漢書增三字也。說文之例。舉所出之郡縣。不舉入河入江之郡縣。所出之地不變者多。下流古今多變。故略之也。河內郡共、二志同。共音恭。今河南衛輝府輝縣治、古共城也。前志共下曰。北山、淇水所出。東至黎陽入河。北山、今輝縣西北蘇門山。其別阜曰共山是也。詩曰。毖彼泉水。亦流於淇。又曰。泉源在左。淇水在右。泉謂淇之源也。今淇水自彰徳府林縣流入衛輝府淇縣境、入衛河而入海。與古入河者迥異。或曰出隆慮西山。隆慮、漢諱殤帝改曰林慮。此不改者、書成於和帝永元十二年已前也。前志。河內郡隆慮。後志作林慮、慮音閭。今河南彰德府林縣是其地。西山者、今林縣西北二十五里隆慮山是也。水經曰。淇水出河內隆慮縣西大號山。東北入於海。山海經注亦曰今淇水出汲郡隆慮縣大號山。東過河內縣南爲白溝。从水。其聲。渠之切。一部。山海經作濝。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