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涤纶
(1) 被制成长丝状和纤维状的聚酯纤维,弹性大为其特征,常与其他种类的纤维(如羊毛)混纺,可制的确良、或制造绝缘材料、渔网、绳索等
词语解释
英语terylene的译音。合成纤维的一种。用来织的确良或制造绝缘材料、绳索等。其耐折皱性特好,超过其他纤维;弹性接近羊毛;强度和耐磨性略低于尼龙;吸水性差。
引证解释
⒈ 英语terylene的译音。合成纤维的一种。用来织的确良或制造绝缘材料、绳索等。其耐折皱性特好,超过其他纤维;弹性接近羊毛;强度和耐磨性略低于尼龙;吸水性差。
涤纶的网络释义
涤纶
涤纶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条声。本义:洗)
(2) 同本义
涤,洒也。——《说文》
射人宿视涤。——《仪礼·大射仪》
水曰清涤。——《礼记·曲礼》
及执事,视涤濯。——《周礼·太宰》
(3) 又如:涤篆(洗印。用以检查印是否有缺陷);涤濯(洗涤);涤耳(洗耳)
(4) 除,清除
进明德而崇业,涤饕餮之贪欲。——张衡《东京赋》
(5) 又如:涤瑕(洗除瑕疵。有改过迁善之意);涤地无类(荡涤无遗。形容清除得彻底)
(6) 打扫
十月涤场。——《诗·豳风·七月》
(7) 又如:涤场(打扫场地)
名词
涤宫,古代宫中饲养祭祀牲畜的房子
古者帝牛必在涤三月,以致严洁。——《续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guān
名词
(1) 用青丝带做的头巾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纶羽(头戴纶巾,手执羽扇。多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
(3) 昆布 。如:纶布(昆布。海藻类植物。可供食用、药用)
(4) 另见
lún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仑( )声。本义:青丝绶带,古代官吏系印所用)(2) 同本义
纶,青丝绶也。——《说文》。按,秦汉百石官佩此绶,非经纬织成,但合青丝绳辫纠之者,所谓宛转绳也。
其出如纶。——《礼记·缁衣》。注:“今有秩啬夫所佩也。”
五两之纶。——《法言·孝至》。注:“如青丝绳也。”
(3) 又如:纶巾(古时以青丝带编成的头巾);纶连(由丝绶编结而成的网状物);纶组节约(古时葬礼以丝绵裹尸,再以丝带缠束)
(4) 钓鱼竿上的丝线
翠纶桂耳,反所以失鱼。——《文心雕龙·情采》
(5) 又如:纶返(收回钓丝);纶竿(钓鱼竿)
(6) 合成纤维 。如:锦纶;涤纶;纶组(丝绵)
(7) 指帝王的诏书旨意 。如:纶旨(圣旨);纶言(帝王诏令的代称);纶命(天子的诏命);纶书(诏书);纶章(诏书)
(8) 通“伦”。伦理 。如:纶理(伦理)
(9) 地名 。春秋虞邑。在今河南省虞城县东南三十里
(10) 姓
动词
(1) 整理丝线
之子于钓,言论之绳。——《诗·小雅·采绿》
(2) 又如:纶经(经纶。整理丝缕)
(3) 治理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4) 又如:经纶(筹画治理)
(5)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