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皮

xián pí [xian pi]

词语释义

涎:嬉笑的样子。指嬉皮笑脸、厚着脸皮跟人纠缠。也作“涎皮”。

涎皮造句

你在这里涎皮赖脸的干什么?
若别人涎皮赖脸的刻意接近她们,她们只会感到厌恶反感,当别人完全把她们当空气看时,她心里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憋屈与幽怨。
皂隶涎皮涎脸,油腔滑调说道,“这么说,喜酒也没得吃了?”。
红莲一口气没憋住,两眼一斜楞嚷了起来,颊边两个浑园的酒涡褶纹隐现,“哎哟,涎皮赖脸的,不害臊,有这么糟践自家的吗,听话,去躺一会儿,呀?”。
史晓峰涎皮涎脸笑道“咱们又不是第一次了……”。
''随后又涎皮涎脸的说;''张所,赏颗烟吃呗,就断顿三天了,可怜可怜吧。
公主见李元霸涎皮赖脸的,仍把自己呼为“老婆”。
虽然李兴豪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话中却在暗暗讽刺,我李家没向你们发请柬,你们也好意思涎皮赖脸地跑过来。
刀角牛瓮声瓮气,涎皮赖脸地说笑着,伸长脖子朝屋里张望。
公主见李元霸涎皮赖脸,没奈何,只得缓和口气,叹道“你究竟想干什么?老拉人家的衣袖做甚么?快放手。
木金侯涎皮赖脸的样子,根本不像个宗门弟子,跟个小无赖没什么两样。
点头哈腰的把铁笼拎起,涎皮赖脸的递到南宫明手里边儿。
徐爵嬉嬉一笑,涎皮涎脸答道“是呀,大爷这只海参,最喜欢吃的就是白白嫩嫩的蚌肉。
程紫霄涎皮赖脸地笑道“再看一会儿呗,正要到关键时刻呢。
眼见燕东升涎皮赖脸,在柳青儿身边晃来荡去,秦陆不由的心头火起。
你看见人家姑娘长的美貌,便连魂都掉了,又涎皮赖脸的,你这花、花……
丁晓武初时溜须拍马时还觉得有些可耻,现在却已经完全适应了当奴才的感觉,越发的涎脸涎皮、厚颜无耻。
台下一个身材瘦削,猴头猴脑,眼睛细小,嘴唇薄歪的男生站起身来,涎皮赖脸问道“梁老师,梁启超跟你们家是不是亲戚关系?”。
而突然被打入冷宫的姚遥为失去以往林卫的涎皮涎脸略显伤感,面向黑板的双眼宛如秋千上的精灵,在讲台和林卫的方向来回晃动。
凌子凡凑到师父跟前,涎皮赖脸的刚说了一句,岳千山抬手给了他一个栗子“这法器就算给你,以你的修为也驾驭不了,老实修行才是正道。

汉字详情

xián [xian]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THP
五行:
仓颉: ENKM
四角: 321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延声。本义:唾沫,口水)

(2) 同本义

涎,小儿唾也。——《三苍》

喷浪飞唌(涎)。——郭璞《江赋》

群犬垂涎。——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口角流涎;垂涎三尺

(4) 粘液

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素问》

动词

(1) 流口水

见元妃痰塞口涎,不能言语。——《红楼梦》

(2) 贪羡,贪图

主人涎我色,奸我,不从,则鞭挞之。——清· 袁枚《新齐谐》

(3) 又如:涎利(贪图利益)

(4) 吐;流 。如:涎津溢(唾沫液);涎缕(吐丝)

(5) 厚着脸皮;嬉皮笑脸 。如:涎邓邓(含攫取挑逗的样子);涎皮(嘻皮赖脸,厚脸皮);涎脸(厚脸皮;嬉皮笑脸)

(6) 拖;伸 。如:涎着半条舌头的黄狗

形容词

(1) 呆滞

虔婆又吃了两杯酒,醉了,涎着醉眼说道:“他府里那些娘娘,不知怎样像画儿上画的美人!——《儒林外史》

(2) 又如:涎不痴的(傻乎乎)

(3) 嬉笑貌

呸!好不识羞的涎脸!——《西厢记》

(4) 贪馋地盯视 。如:涎眼睛(贪婪的眼光);涎眉邓眼(用贪谗的眼光瞧人)

英文翻译

saliva

方言集汇

◎ 粤语:jin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en2 (lan1)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lan1) [东莞腔] jen2 [宝安腔] jen2 [客英字典] jen2 [梅县腔] lan1 jan2
◎ 潮州话:嫣6(筵)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夕連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zsien/szienzĭɛn
[pi]
部首: 515
笔画: 5
五笔: HC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HE
四角: 40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 同本义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

皮,剥也。——《广雅》

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

皮瓠以为蓄。——《释名》

(3) 又如:皮面

(4) 酥脆的东西变韧 。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

名词

(1) 兽皮 。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

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

事之以皮币。——《孟子》

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3) 皮毛;皮革

岛夷皮服。——《书·禹贡》

(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6)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

(7)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形容词

(1)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2) 顽皮;调皮 。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3)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4)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如:皮棉

英文翻译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东莞腔] pi2 cak7 [海陆丰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沙头角腔] pi2 [梅县腔] pi2 pi5 [陆丰腔] pi3 [宝安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bie/byebʰ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