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旬

shè xún [ she xun]
注音 ㄕㄜˋ ㄒㄨㄣˊ

词语释义

经过十天。

词语解释

  1. 经过十天。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于凝》:“故人宰 宜禄 ,因访饮酒,涉旬乃返。”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纵兵出猎,涉旬不返。” 清 陈裴之 《湘烟小录·瑞兰雪涕拜题》:“然涉旬以来,惟见以眼泪洗面。”

引证解释

⒈ 经过十天。

唐薛用弱《集异记·于凝》:“故人宰宜禄,因访饮酒,涉旬乃返。”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纵兵出猎,涉旬不返。”
清陈裴之《湘烟小录·瑞兰雪涕拜题》:“然涉旬以来,惟见以眼泪洗面。”

涉旬的网络释义

涉旬

  • shè xún ㄕㄜˋ ㄒㄩㄣˊ
  • 涉旬
  • 经过十天。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于凝》:“故人宰 宜禄 ,因访饮酒,涉旬乃返。”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纵兵出猎,涉旬不返。” 清 陈裴之 《湘烟小录·瑞兰雪涕拜题》:“然涉旬以来,惟见以眼泪洗面。”
  • 汉字详情

    shè [she]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HI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YLH
    四角: 311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水步。甲骨文字形。中间是水,两边两只脚,象涉水之形。本义:趟水过河)

    (2) 同本义

    涉,徒行濿水也。——《说文》

    冯河,徒涉也。——《尔雅》。注:“无舟而渡水曰徒涉。”

    繇膝以上为涉。——《释水》

    过度谓之涉济。——《方言七》

    送子涉淇。——《诗·卫风·氓》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吕氏春秋·察今》

    (3) 又如:涉水登山(涉渡溪水并攀登山岭);涉浅(徒步趟过浅水);涉厉(涉水。厉,连衣涉水);跋山涉水

    (4) 泛指渡水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吕氏春秋·察今》

    晋师己亥涉河也。——《察传》

    (5) 又如:涉人(船夫);涉江(渡河,过河)

    (6) 经历,经过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 明· 刘基《卖柑者言》

    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涉难(经历艰难);涉旬(经过十天);涉手(经手);涉月(经月);涉朔(经月);涉阅(经历)

    (8) 牵涉,涉及,关连

    不相参涉,皆悉赡举。——《宋书·刘穆之传》

    (9) 又如:涉疑(有跟某件事情发生牵连的嫌疑);涉虚(假话;空话)

    (10) 跋涉

    吾闻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11) 行走

    故乡路遥远,川陆不可涉。——南朝宋· 谢灵运《登上戎石鼓山》

    (12) 至,到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资治通鉴》

    (13) 游玩,游览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

    (14) 上路,登程 。如:涉道(登程);涉远(走远路);涉履(踩踏,行走)

    (15) 入,进入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传·僖公四年》

    (16) 又如:涉秋(进入秋天);涉足

    (17) 涉猎。指阅读学习

    博涉书记。——《后汉书·仲长统传》

    (18) 又如:涉目(过目,看过);涉意(留意;在意);涉略(涉猎,浏览)

    (19) 处置;处理 。如:涉事(接物处事);涉儿(伎艺人中专替人帮闲干杂事者);涉俗(处理世俗事务)

    (20) 通“喋”。便语,喋喋

    朱鲔涉血于 友于。—— 丘迟《与陈伯之书》

    名词

    (1) 渡口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诗·邶风·氓》

    (2) 姓

    英文翻译

    ford stream, wade across

    方言集汇

    ◎ 粤语:sip3
    ◎ 客家话:[东莞腔] hiap8 [海陆丰腔] shap8 siap8 hiap8 [梅县腔] shap8 hiap8 [台湾四县腔] sap8 siap8 hiap8 [客英字典] hiap8 siap8 shap8 [沙头角腔] siap8 [宝安腔] hiap8 [陆丰腔] shap7 [客语拼音字汇] sab6 xiab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時攝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ʑĭɛpzjep
    xún [xun]
    部首: 429
    笔画: 6
    五笔: QJ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PA
    四角: 276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勹( bāo)日。甲骨文,上为交叉记号,表示由此开始,后来引长内曲,表示回环周遍。金文又加“日”。本义:十日。古代天干纪日,每十日周而复始,称一旬)

    (2) 同本义

    旬,徧也。十日为旬。——《说文》

    虽旬玄咎。——《易·丰》

    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书·尧典》

    旬终则令正日成。——《周礼》

    筮旬有一日。——《仪礼·少牢礼》

    旬之外曰远某日。——《礼记·曲礼》

    围梁数旬,则 梁可拔。——《韩非子·初见秦》

    (3) 又如:兼旬(两个十天);旬期(十天);旬修(十天之中所作所为);旬首(一旬之始);旬浃(满十天);旬宴(古天子旬假日赐群臣之宴)

    (4) 十岁为一旬,多指人的年龄

    且喜同年满七旬。——白居易《偶吟自慰兼呈梦得》

    (5) 又如:八旬老母

    (6) 巡视;游历

    王命台虎,来旬来宣。——《诗·大雅·江汉》

    (7) 光阴;时间

    量寸旬,涓吉日,陟中坛,即帝位。——《文选·左思·魏都赋》

    形容词

    满;整整 。如:旬月;旬岁

    英文翻译

    ten-day period; period of 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ceon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un2 [海陆丰腔] sun2 [客英字典] sun2 [台湾四县腔] sun2 [梅县腔] sun2 [陆丰腔] sun3 [宝安腔] sun2 [东莞腔] s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八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詳遵平聲合口三等zsyn/szvinzĭuĕ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