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浴血
(1) 全身血染,形容激战
词语解释
谓满身是血。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 英公 尝猎,命 敬业 入林趁兽,因乘风纵火,意欲杀之。 敬业 知无所避,遂屠马腹,伏其中,火过,浴血而立, 英公 大奇之。” 巴金 《家》二二:“稍微有一点大的响动,人就以为是乱兵闯进来了,于是脑子里浮现了那一幅使人永不能忘记的图画……散在地上的金钱,大开着的皮箱,躺在地上的浴血的死尸。”
用以形容战斗或斗争的激烈、残酷。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由此 济 洞 二宗,各以其所见互相是非,浴血而战,兵连祸结。” 峻青 《秋色赋·故乡杂记》:“那时候,经过了八年之浴血苦斗的敌后抗 日 根据地的军民,在 日本 侵略者连年的残酷扫荡和疯狂破坏下,正遭受着巨大的困难。”
引证解释
⒈ 谓满身是血。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英公尝猎,命敬业入林趁兽,因乘风纵火,意欲杀之。
引敬业知无所避,遂屠马腹,伏其中,火过,浴血而立, 英公大奇之。”
巴金《家》二二:“稍微有一点大的响动,人就以为是乱兵闯进来了,于是脑子里浮现了那一幅使人永不能忘记的图画……散在地上的金钱,大开着的皮箱,躺在地上的浴血的死尸。”
⒉ 用以形容战斗或斗争的激烈、残酷。
引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由此济洞二宗,各以其所见互相是非,浴血而战,兵连祸结。”
峻青《秋色赋·故乡杂记》:“那时候,经过了八年之浴血苦斗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在日本侵略者连年的残酷扫荡和疯狂破坏下,正遭受着巨大的困难。”
浴血的国语词典
身上染满血,如沐浴于血中般。
如:「浴血抗战」。
浴血的网络释义
浴血
浴血的翻译
浴血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谷(
)声。本义:洗澡)(2) 同本义
浴,洒身也。——《说文》
共王之沐浴。——《周礼·宫人》
浴去身垢。——《论衡·讥月》
浴乎沂。——《论语·先进》
新浴者必振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浴于汤池。——《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沐浴(洗澡;比喻受润泽);浴淴(洗澡);淋浴(喷水洗澡);浴桶(洗澡用的大桶)
(4) 鸟飞忽上忽下
黑鸟浴,黑鸟者何也?乌也。浴也者,飞乍高乍下也。——《大戴礼记》
(5) 沉浸;浸染
久浴文化,则渐悟人类之尊严。——鲁迅《坟·文化偏至论》
(6) 又如:浴蚕(浸洗蚕子。古代育蚕选种的方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k8 [台湾四县腔] juk8 jok7 [梅县腔] niok7 jok8 juk8 liuk7 [海陆丰腔] ruk8 rok7 [宝安腔] juk8 [陆丰腔] juk8 [东莞腔] juk8 [客语拼音字汇] yog6 yu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欲 | 余蜀 | 以 | 燭 | 入聲 | 沃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jyuk/jvk | jĭwok |
详细解释
xiě
名词
(1) ∶“血”(
)的口语读音(多单用) 。如:鸡血;血块子;血沥沥(血淋淋);血唬零喇(血糊淋粒。血淋淋的);血胡同(血湖同。于人丛中杀出的血路);血糊突(流血很多,像粥样);血渌渌(鲜血淋漓);血心(忠心;热忱);血的教训;流了一点血,不要紧(2) 另见
xuè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皿,“一”象血形。表示器皿中盛的是血。本义:牲血,供祭祀用)
(2) 同本义。后泛指血液
血,祭所荐牲血也。——《说文》
取其血膋。——《诗·信南山》。笺:“血以告杀也。”
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周礼·大宗伯》
血祭盛气也。——《礼记·郊特性》
叩其鼻以血社也。——《公羊传·僖公十九年》
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汉· 扬雄《法言》
(3) 又如:狗血喷头;贫血;呕心沥血;心血;血海的干系(关系非常重大的责任);血映征袍(喻战斗激烈);血肉蹀躞(死尸阻路,只能小步慢行)
(4) 指妇女的月经
今常见怀胎七八个月而生子者,但以血止为度。——张介宾《景岳全书》
(5) 又如:血分(妇女的经血);经血;血崩(经血过多)
(6) 悲痛的泪水
老夫哭爱子,日暮千行血。——唐· 顾况《伤子》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易·屯》
(7) 又如:血泪
(8) 血脉
气血俱动。——唐· 李朝威《柳毅传》
动词
(1) 用鲜血涂沾
兵可毋血刃而俱罢。——《汉书》
(2) 又如:血刃(血沾刀口。谓杀戮);血衣(沾血的衣服);血花(飞溅的鲜血);血点,血踪(犹血迹)
(3) 杀伤,杀害
挥直刃以血其邪者。——唐· 沈光《李白酒楼记》
(4) 又如:血风肉雨(形容剧烈残酷的搏斗或屠杀);血场(指战场);血沟(条状的流血伤口)
(5) 染,涂
形容词
(1) 指有血缘关系的近亲。亦指血缘、血统
亲附疏,割犯血。——汉· 扬雄《太玄》
(2) 又如:血叔(嫡亲的叔父);血胄(后裔);血胤(同一血统的子孙后代;犹血统);血嗣(指子孙);血属(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3) 喻赤诚 。如:血气之勇(指一时感情冲动而产生的勇气)
(4) 喻红色
杜鹃灿烂,血艳夺目。——《徐霞客游记》
俄有赤龙长千余丈,雷目血舌。——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血殷(暗红);血旗(指红旗);血紫(紫红色)
(6)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hiet7 [海陆丰腔] hiet7 [客语拼音字汇] hiad5 [台湾四县腔] hiet7 [客英字典] hiet7 [沙头角腔] het7 [宝安腔] het7 [陆丰腔] hiat7 [东莞腔] he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血 | 呼決 | 曉 | 屑合 | 入聲 | 屑 | 合口四等 | 先 | 山 | huet/xuet | xiw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