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造句
雨歇,寂寞凭栏处夜色,勾起一波又一波的浣纱,飘荡着的,是无边的寂寞。
又名“浣溪纱”,典出“西施浣纱”。
“浣纱河”这个美丽的名字没有枉担虚名。
浣溪沙,一作浣溪纱、浣纱溪。
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谏死国消磨。只今诸暨长江畔,空有青山号苎萝。
明月棹孤舟,一片亭亭空凝伫。趁西风霓裳偏舞。白鸟惊飞,菇蒲叶乱,断续浣纱人语。丹碧驳残秋夜雨。风吹去采菱越女。辘轳声断,昏鸦欲起,多少博山情绪。纳兰容若。
一天,康有为泛湖闲游,忽见一位妙龄女郎在浣纱,疑是西施再世。
我喜欢杭州的俗事,这一个辉煌的土地,和浣纱路河旁边洗衣的女子。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娇女笑浣纱,豰纹燕差池。秋风暗垂泣,红颜易老时。幻海游龙鸣,巨浪卷悲嘶。君心未曾改,只是妾难知。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芙蓉出水、逐浪摘花、丹唇对酒、顾盼神飞、浣纱弄水、朱颜半已醉,哎呀呀…有一幅是人画的吗?真是可惜……!
因为长得非常漂亮,西施在河里浣纱的时候。
那时的浣纱河里浸了很多洋麻,经常可以看到犯人在浣纱河里洗麻。
女人是水,淌在清溪河边浣纱的美。柔柔的冲刷着记忆的最深邃,我站在水之湄,翩舞了那一季羞涩的轮回,酣甜的口水流到了胃。
浣纱河的历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为了防止西湖水暴溢,并借此浸灌城中诸河,才有了它的诞生。
她那低头沉思的模样,像浣纱溪边的西施捧心,又像大漠戈壁的飞天起舞,似动而未动,一袭翠羽黄衫给满园竹子衬得完美无瑕。
子牙渭水钓鱼,孔明草船借箭,香溪昭君,浣纱西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竹篙撑,乌蓬摇,艄公唱,龙船钓。素手牵,青丝绾,越女和,浣纱谣。东风软,珠帘卷,佳人吟,画堂春。丹青绢,馨墨冉,玉郎斌,临江仙。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完声。本义:洗衣服)
(2) 同本义
浣,濯衣垢也。——《说文》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3) 又如:浣衣(洗衣);浣拭(洗涤擦拭);浣染(洗染)
(4) 洗涤,涤除
湔浣肠胃。——《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5) 又如:浣雪(洗刷罪名)
名词
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为上浣、中浣、下浣,后来借做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
英文翻译
to wash, to rinse
方言集汇
◎ 粤语:wun2 wun5
◎ 客家话:[梅县腔] fon5 fan5 wan2 [海陆丰腔] ren5 fon5 [宝安腔] fon3 won3 [台湾四县腔] jen5 fon5 [客英字典] fon5 jen5 [客语拼音字汇] fon4 von3 von3
◎ 潮州话:冤2(婉)
◎ 客家话:[梅县腔] fon5 fan5 wan2 [海陆丰腔] ren5 fon5 [宝安腔] fon3 won3 [台湾四县腔] jen5 fon5 [客英字典] fon5 jen5 [客语拼音字汇] fon4 von3 von3
◎ 潮州话:冤2(婉)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四緩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緩 | 胡管 | 匣 | 桓 | 上聲 | 旱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ɣuɑn | ghuanx/huaa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糸(
),从少。本义:轻细的绢)(2) 轻细的丝麻织物,古时多以蚕丝为之。古亦作“沙”
白纱入缁,不染自黑。——汉· 王充《论衡》
绸缎一百三十卷,纱绫一百八十卷。——《红楼梦》
(3) 又如:纱元(纸制的纱缎和元宝;祭品);纱绢(细薄丝织品的通称;纱手帕);纱罗(轻软细薄的丝织品的通称);纱笼中人(喻命中富贵,可官至宰相)
(4) 麻、棉等纺成的细缕。俗称“棉纱”或“麻纱” 。如:棉纱;纱厂(棉纺工厂)
(5) 今泛指用棉麻、化学纤维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经纬线稀疏的织品
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唐· 白居易《宿东亭晓兴》
(6) 又如:纱帐(纱制帐幕);纱屉子(纱窗。旧时的窗户分两层,里面一层多用纱糊,透明,通气);纱帷(即纱帐);纱幌(纱制窗帘);乔其纱;泡泡纱;纱窗(蒙纱的窗户);纱罩(蒙纱的灯罩;蒙纱的防蝇罩;煤气灯上的主要附件)
英文翻译
gauze, thin silk; yarn, thread
方言集汇
◎ 粤语:saa1
◎ 潮州话:sê1
◎ 潮州话:s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