浞豷
注音
ㄓㄨㄛˊ 一ˋ
词语释义
指寒浞﹑寒豷。
词语解释
指 寒浞 、 寒豷 。
浞 ,相传为 夏 代 后羿 之相; 豷 , 浞 之子。《南史·宋纪上·武帝》:“虽 夏后 之离 浞豷 , 有汉 之遭 莽 卓 ,方之於兹,未足为喻。”参阅《左传·襄公四年》。
引证解释
⒈ 指寒浞、寒豷。浞,相传为夏代后羿之相; 豷,浞之子。参阅《左传·襄公四年》。
引《南史·宋纪上·武帝》:“虽夏后之离浞豷,有汉之遭莽卓,方之於兹,未足为喻。”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沾湿;浸渍
浞,水湿。——《广雅》
(2) 又如:浞浞(浸湿的样子)
形容词
富足
浞,转注为饶益之意,经传皆以“足”为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英文翻译
to soak, to steep in water
方言集汇
◎ 粤语:zok6 zuk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og5 [台湾四县腔] zuk7 zok7 [客英字典] zok7 [海陆丰腔] zuk7 zok7 [梅县腔] zok7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og5 [台湾四县腔] zuk7 zok7 [客英字典] zok7 [海陆丰腔] zuk7 zok7 [梅县腔] z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浞 | 士角 | 崇 | 覺 | 入聲 | 覺 | 開口二等 | 江 | 江 | zruk/dreok | dʒʰɔ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