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jùn
动词
(1) (形声。从水,雋(
)声。本义:从水中挹取)(2) 同本义
浚,抒也。——《说文》。段玉裁注:“抒者,挹也,取诸水中也。”
(3) 疏浚;深挖
封十有二山,浚川。——《书·舜典》
冬,浚洙。——《春秋·庄公九年》
浚之者何?深也。——《公羊传·庄公九年》
浚沟渠。——《汉书·赵充国传》
浚其源泉。——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浚吴淞白茆。—— 清· 张廷玉《明史》
(4) 又如:浚池(挖掘或疏通护城河);浚治(疏浚);浚流(疏浚河流);浚泻(疏浚使排泄)
(5) 压榨,取出汁水或内含物
浚民之膏济以实之。——《国语·晋语》
(6) 又如:浚削(榨取;搜刮);浚财(搜刮钱财)
(7) 治理 。如:浚明(明治,治理清明)
形容词
(1) 深
浚恒。——《易·恒传》
莫浚匪泉。——《诗·小雅·小弁》
冬,浚洙。——《左传·庄公九年》
(2) 又如:浚谷(深谷);浚堑(深沟);浚窥(深入窥察);浚泽(深泽);浚照(水深而明澈);浚流(深流)
(3) 急 。如:浚恒(谓求之太过,超出恒常);浚湍(急湍);浚濑(湍流);浚发(迅速开发)
jùn
名词
(1) 古水名 。今湮。故渎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北
(2) 春秋时卫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
(3) 另见
xùn
名词
(1) 县名 在河南省安阳地区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un5 [客英字典] zun5 [台湾四县腔] zun5 [梅县腔] zun5 [宝安腔] zun5 [客语拼音字汇] zun4
◎ 潮州话:之温2(俊)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2) 同本义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 心质平理,其仪安闲。——《人物志》 (3) 又如:仪状(容貌形状);仪观(容貌威仪);仪宇(仪容;器量);仪缀(威仪,外观);仪止(仪表举止);仪采(仪表风采);仪相(仪表容貌);仪形(仪容;形体);仪状(仪容形状);仪望(仪容;外表);仪干(仪容体格);仪操(仪容节操);仪举(仪容举止) (4) 法度;礼法 仪,度也。——《说文》。徐锴系传:“度,法度也。” 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墨子》 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国语》 (5) 又如:仪刑(法式,作为模范);仪令(法令);仪准(法度标准);仪则(法则);仪司(泛称地方司法机构) (6) 典范;表率 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楚辞》 上者,下之仪也。——《荀子》 (7) 又如:仪范(作为典范);仪象(以为模式);仪形(典范;楷模);仪型(楷模,典范) (8) 礼仪。仪式;礼节 礼仪卒度。——《诗·小雅·楚茨》 肄仪为位。——《周礼·春官·小宗伯》 十六知礼仪。——《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礼仪(礼节和仪式);仪部(礼部);仪文(礼仪的形式);仪位(礼仪、爵位);仪检(礼仪法式);仪台(行礼仪的高台);仪序(礼仪的秩序);仪制(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 (10) 仪仗 仪马之设,自汉始也。——《事物纪原》 (11) 又如:仪马(仪仗队的马);仪刀(皇帝仪仗中所用的刀);仪剑(仪卫所持之剑);仪卫(仪仗与卫士的统称);仪驾(皇太后、皇后的仪仗) (12) 礼物,馈赠给某人或单位的钱或物 且出此间,备些祭仪。——《古今小说》 (13) 又如:寿仪;谢仪 (14) 测量和记录观察量现时值的装置 。如:爆燃仪;应变仪;子午仪 (15) 姓 动词 (1) 取法;效法 仪肖曹之指挥,羡张陈之奇画。——《抱朴子》 (2) 又如:仪式(取法) (3) 拟想;推测;忖度 皆心仪霍将军女。——《汉书·外戚孝宣许皇后传》 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国语》 (4) 又如:仪图(揣想,忖度) (5) 匹配 我仪图之。——《诗·大雅·庶民》。笺:“仪,匹也。” 丹朱凭身以仪之。——《国语·周语上》。韦昭注:“仪,匹也。” 帝体丽明,仪表作贰。——《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 (6) 又如:仪比(比拟;比匹) (7) 测度 。如:仪天(测候天体);仪衡(测度衡量) 英文翻译ceremony, rites gifts; admire
方言集汇◎ 粤语:ji4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