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碱

yáng jiǎn [ yang jian]
繁体 洋堿
注音 一ㄤˊ ㄐ一ㄢˇ

词语释义

洋碱 yángjiǎn

(1) 〈方〉肥皂

soap

词语解释

  1. 亦作“ 洋硷 ”。方言。肥皂。

    郭沫若 《水平线下·后悔》:“一块钱四条的洋硷他们买了四条。” 冰心 《关于女人·张嫂》:“是了,你们的衣服是讲究的--给我一块洋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洋硷”。方言。肥皂。

郭沫若《水平线下·后悔》:“一块钱四条的洋硷他们买了四条。”
冰心《关于女人·张嫂》:“是了,你们的衣服是讲究的--给我一块洋碱!”

洋碱的国语词典

肥皂。

洋碱的网络释义

洋碱

  • 洋碱,汉语词语,拼音是yáng jiǎn,释义是肥皂。
  • 洋碱造句

    而在平淡的农家日子里,农家妇女很少有人像结婚时“涂脂抹粉”,惟一的化妆品就是一块洗脸洗手洗头用的洋碱。
    润姑打了洋碱,上下一抹,再拿些水冲一下,就完事了。
    现在广东人还叫香皂叫“番碱”,不管洋碱国碱一律叫番碱,只是习惯问题。
    洋火、洋碱做起来很简单,成本很低,那些老板真赚得盆满钵满。
    其主要生产经营纯碱、肥料、农药等化工产品,为重庆近代工业史上著名的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大家现在熟悉的“多乐士”乳胶漆就是该公司的产品。
    以前,火柴叫洋火,煤油叫洋油,土豆叫洋芋,肥皂叫洋碱,自行车叫洋马儿,水泥叫洋灰……至今,洋酒、洋烟乃至洋娃娃,依然是时尚,因为它洋。
    “煤炭、洋碱里足有四五十辆汽车。
    范旭东给产品取名永利纯碱,以区别于“洋碱”。
    茶铺里好多老年人在打麻将,赵哥和凌老师他们在研究洋碱肥皂的好处,另一边坐着古董商。
    而在汇丰银行办公楼内,也有德华银行、美孚火油公司、万国储蓄会、卜内门洋碱公司和绍和洋行等。
    把火柴称为洋火,把肥皂称为洋碱等等,因此产生了恐外排外的民族主义。
    在教会的帮助下,张道生得到了独家销售洋碱、洋油的机会,借此机会逐渐发达。
    看到纯碱厂生产出来的纯白色纯碱,在质量上完全超越英国卜内门公司的洋碱以后,便纷纷抢着找徐德昌下订单。

    汉字详情

    yáng [yang]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UD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TQ
    四角: 3815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2) 同本义

    (3) 洋水

    昆仓之丘… 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 丑涂之水。——《山海经》

    (4) 又名西乡河。在陕西省南部。源出西乡县星子山,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东北流注于汉水

    汉水又东,右会 洋水。——《水经注》

    (5) 旧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今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的地区,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 旧称银币为洋钱,简称洋 。如:银洋

    形容词

    (1) 盛多、广大

    洋,多也。——《尔雅》。注:“洋,溢也。”

    河水洋洋。——《诗·卫风·硕人》。传:“盛大也。”

    泌之洋洋。——《诗·陈风·衡门》

    (2) 又如:洋泌(涌流不竭的泉水)

    (3) 外国的,外国来的 。如:洋胰子(肥皂);洋毛子(洋鬼。近代我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憎称);洋化(指思想意识受外国影响很深,在生活习惯方面模仿外国);洋字(外国文字);洋兵(外国兵);洋派(外国派头;带有外国派头);洋烟(亦作“洋湮”。指从国外进口的鼻烟);洋楼(西洋式的楼房);洋蜡烛(用西洋方法制成的蜡烛)

    英文翻译

    ocean, sea; foreign; western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4
    ◎ 客家话:[梅县腔] jong2 [海陆丰腔] rong2 [客语拼音字汇] yong2 [沙头角腔] jong2 [东莞腔] jong2 [宝安腔] jong2 [客英字典] jong2 [台湾四县腔] jong2 [陆丰腔] jong3
    ◎ 潮州话:iên5/ion5(îeⁿ) iang5(î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與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jĭaŋjang
    jiǎn [jian]
    部首: 517
    笔画: 14
    五笔: DDGT
    五行:
    仓颉: MRIHR
    四角: 136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碱”为“鹼”的俗字。礆、鹻、堿、鹹、礆为过去俗用过的杂字)

    (2) 盐鹵

    鹹,北方味也。从鹵,咸声。——《说文》

    润下作鹹。——《书·洪范》

    以鹹养脉。——《周礼·疡医》

    在味为鹹。——《素问·阳阴应象大论》

    鹹音有二:音咸者,润下之味;音减者,盐土之名。后人作鹼、作鹻,是矣。——《本草纲目》

    (3) 含氢氧根的化合物的统称。今作“碱”。又专指纯碱

    动词

    被盐碱侵蚀 。如:这堵墙都碱了

    英文翻译

    alkaline, alkali, lye, salt

    方言集汇

    ◎ 粤语:gaa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十三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斬上聲開口二等kɐmkremx/kaa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