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形容讲话、读书等声音悦耳感人。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论语 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成语用法
洋洋盈耳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洋洋盈耳的网络释义
洋洋盈耳
近义词
洋洋盈耳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2) 同本义
(3) 洋水
昆仓之丘… 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 丑涂之水。——《山海经》
(4) 又名西乡河。在陕西省南部。源出西乡县星子山,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东北流注于汉水
汉水又东,右会 洋水。——《水经注》
(5) 旧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今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的地区,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 旧称银币为洋钱,简称洋 。如:银洋
形容词
(1) 盛多、广大
洋,多也。——《尔雅》。注:“洋,溢也。”
河水洋洋。——《诗·卫风·硕人》。传:“盛大也。”
泌之洋洋。——《诗·陈风·衡门》
(2) 又如:洋泌(涌流不竭的泉水)
(3) 外国的,外国来的 。如:洋胰子(肥皂);洋毛子(洋鬼。近代我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憎称);洋化(指思想意识受外国影响很深,在生活习惯方面模仿外国);洋字(外国文字);洋兵(外国兵);洋派(外国派头;带有外国派头);洋烟(亦作“洋湮”。指从国外进口的鼻烟);洋楼(西洋式的楼房);洋蜡烛(用西洋方法制成的蜡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ong2 [海陆丰腔] rong2 [客语拼音字汇] yong2 [沙头角腔] jong2 [东莞腔] jong2 [宝安腔] jong2 [客英字典] jong2 [台湾四县腔] jong2 [陆丰腔] jong3
◎ 潮州话:iên5/ion5(îeⁿ) iang5(îa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陽 | 與章 | 以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jĭaŋ | ja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2) 同本义
(3) 洋水
昆仓之丘… 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 丑涂之水。——《山海经》
(4) 又名西乡河。在陕西省南部。源出西乡县星子山,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东北流注于汉水
汉水又东,右会 洋水。——《水经注》
(5) 旧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今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的地区,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 旧称银币为洋钱,简称洋 。如:银洋
形容词
(1) 盛多、广大
洋,多也。——《尔雅》。注:“洋,溢也。”
河水洋洋。——《诗·卫风·硕人》。传:“盛大也。”
泌之洋洋。——《诗·陈风·衡门》
(2) 又如:洋泌(涌流不竭的泉水)
(3) 外国的,外国来的 。如:洋胰子(肥皂);洋毛子(洋鬼。近代我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憎称);洋化(指思想意识受外国影响很深,在生活习惯方面模仿外国);洋字(外国文字);洋兵(外国兵);洋派(外国派头;带有外国派头);洋烟(亦作“洋湮”。指从国外进口的鼻烟);洋楼(西洋式的楼房);洋蜡烛(用西洋方法制成的蜡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ong2 [海陆丰腔] rong2 [客语拼音字汇] yong2 [沙头角腔] jong2 [东莞腔] jong2 [宝安腔] jong2 [客英字典] jong2 [台湾四县腔] jong2 [陆丰腔] jong3
◎ 潮州话:iên5/ion5(îeⁿ) iang5(îa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陽 | 與章 | 以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jĭaŋ | jang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皿。《说文》:“满器也。”)
(2) 同本义
盈,满器也。——《说文》
盈莫不有也。——《墨子经》
盈,满也。——《广雅》
不盈。——《易·坎》。虞注:“溢也。”
乐主其盈。——《礼记·祭义》。注:“盈,犹满也。”
大庖不盈。——《诗·小雅·车攻》
滦水阔不盈丈,而中甚深。——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3) 又如:盈盈(充盈、充积的样子);车马盈门;充盈(充满);盈抱(满杯);盈科(水多满坑坎);盈衍(充斥;充满);盈庭(亦作盈廷。充满朝廷);盈衿(满胸;满杯);盈塞(充满;填塞);盈漫(充积散乱)
(4) 自满;满足
穷涯而反,盈量知归。——南朝梁· 任昉《王文宪》序
(5) 又如:盈厌(满足);盈量(达到所能容纳或经受的最大限度);盈数(指十、百、千、万等整数)
(6) 溢出
水流而不盈。——《易·坎》
(7) 长,增加
进退盈缩变化。——《战国策·秦策三》
盈缩卷舒,与时变化。——《淮南子·俶真》
冬夏积水,亦时有盈耗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8) 又如:盈耗(增减)
(9) 超过
丹蛇逾百尺,玄蜂盈十围。——南朝宋· 鲍照《苦热行》
形容词
(1) 丰满,匀称好看
貌丰盈以壮姝兮,苞温润之玉颜。——《文选·宋玉·神女赋》
(2) 又如:盈肥(丰满肥腴);盈容(容色庄重)
(3) 圆满,无残缺
三月而盈。——《礼记·礼运》。疏:“谓月光圆满。”
(4) 又如:盈月(满月圆月);盈冲(盈满与虚空);盈昃(日月圆满或亏缺)
(5) 有余、多余、多出来,余出。通“赢”
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九章算术·盈》
(6) 又如:盈积(结余);盈虚(有余与不足);盈绌(有余与不足);盈羡(充足有余;盈余);盈味(余味)
(7) 盛,旺盛
披竭我盈,故克之(盈,指士气旺盛)。——《左传·庄公十年》
(8) 又如:盈虚消息(古人认为,时运循环,生灭不已,可由盛而衰,也可由衰而盛)
(9) 丰足 。如:盈裕(充裕);盈禄(丰厚的俸禄);盈饶(充足,富足)
(10) 众多 。如:盈多(众多);盈千累万(形容为数众多)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n2 [台湾四县腔] jin2 [梅县腔] jin2 [陆丰腔] jin3 [东莞腔] jin2 [海陆丰腔] rin2 [宝安腔] jin2 [沙头角腔] jin2 [客语拼音字汇] yin2 yin4
◎ 潮州话:雍5 [澄海]冤5 [揭阳、潮阳]荣5 ,iong5 [澄海]uang5 [揭阳、潮阳]uê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盈 | 以成 | 以 | 清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jeng | jĭɛ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 同本义
耳,主听也。——《说文》
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权篇》
坎为耳。——《易·说卦》
忠言逆耳利于行。——明· 刘基《苦斋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两种器官);耳斡儿(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头有尖头);耳朵垂子(借指耳窝);耳根厢(耳边);耳顺(六十岁)
(4) 听觉,听力 。如:耳识,耳性(记性);耳重(重听。耳朵听觉不灵敏);
(5) 耳状的东西 。如:索耳;吊耳;木耳;银耳;虎耳草;耳杯(两侧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
(6)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杜甫《秋雨叹三首》
(7) 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动词
(1) 听到,听说 。如:耳食之学(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耳顽(听不进去);耳生(听来生疏);耳决(犹耳闻)
(2) 附耳而语 。如:耳言(犹耳语);耳报(暗中报告,私下传言);耳提面命(当面讲,甚至揪着耳朵讲。比喻教导得殷勤恳切)
(3) 通“佴”。退后,居次
人自为种而天下耳。——《庄子·天运》
(1) 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史记》
(2) 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而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3 [宝安腔] ngi3 [台湾四县腔] ngi3 [东莞腔] ngi3 [沙头角腔] gni3 [客英字典] ngi3 [梅县腔] ngi3 [陆丰腔] gni3 [客语拼音字汇] ng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耳 | 而止 | 日 | 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nʑĭə | njix/ri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