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痕

bō hén [bo hen]
注音 ㄅㄛ ㄏㄣˊ

词语释义

波痕 bōhén

(1) 浅海、河湖的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

wave mark

波痕的国语词典

物体掠过水面所留下的痕迹。

波痕的网络释义

波痕

  • 波痕是沉积岩中最常见的构造之一。它是由于介质(风、流水、波痕、潮汐流) 的运动,在沉积物表面所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的构造。由上述可知: 波痕与斜层理密切相关,因不同形状波痕的推移产生不同类型的层理。故波痕不是一种孤立的层面。构造波痕是由风、水流或波浪等介质的运动在沉积物表面所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的层面构造。按成因可分为浪成、流水成因和风成波痕三种类型。其中,前两种为浅水波痕。风成波痕多出现于沙漠、湖泊和海滨岸的沙丘沉积中。
  • 波痕的翻译

    德语: Rippelmarke (S)​

    波痕造句

    这些涡系扭转地磁南北极的地磁力线,使得极光产生波痕变化。
    管子应通体均匀,无裂纹、无孔眼或杂质,还应无气泡、凹痕、波痕、拉模划痕和热痕。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湖底或浅海底部的沉积物中形成了波痕。许多沉积岩都含有类似这种波痕的特征。
    六月,开始习惯静下心来,不再烦躁,不再一触即发,就那么平淡如水,了无波痕。只是,有时会莫名其妙的微笑,有时想躲起来痛哭。这些,都已无关紧要。
    金风乍起,吹起了鲜艳如血的草荡子无数的血色波痕。
    雨像是“黄河之水天上来”,横着冲过来,像惊涛,像骇浪,虽比不上钱塘江大潮,却也凶猛无比;雨又像一块透明大布,被风一吹,起了无数道波痕,被闪电照得亮闪闪白花花,煞是好看。
    笔者在阐明涡流波痕产地地理背景的基础上,指出大潮差沙滩的后滨是发育涡流波痕的理想环境。
    太阳西落东升,那是对大地的感恩;云朵舒展挪腾,那是对天空的感恩;游鱼亲吻波痕,那是对溪水的感恩。感恩节到了,让我们对爱我们的人说声谢谢!
    只见两个巨大的身影,一黑一白,如两只硕大无比的蝙蝠般海怪鱼从漩涡中冲出,他们披展着宽大的滑翼,如死神的墓衣,划过波痕,在水中“呼呼”。
    红树两厓开霁色,碧岩千仞涨波痕。
    沉积岩的构造层理、交错层理泥裂和波痕。
    介绍了热镀锌生产线锌流波痕缺陷及其影响因素。
    笔者将涡流波痕的形态特征与涡流的运动特征相比较,探讨了形成涡流波痕的水动力条件。

    汉字详情

    [bo]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H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DHE
    四角: 34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2) 同本义

    波,水涌流也。——《说文》

    规有摩而水有波。——《韩非子·八说》

    起波涛。——《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

    河渭为之波荡。—— 张衡《西京赋》

    扬素波而挥连珠兮。——《文选·王褒·洞箫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3) 又如:波磔(向右下捺的一笔叫磔,波浪形的叫波磔);波查(苦难;折磨);波平如镜(水面平静如镜);波臣为虐(指水灾);波骇(水波激烈动荡。引申为受到震撼);波峭(指岩石或屋宇的曲折峻峭。后用以形容人物的威仪俊伟有风致)

    (4) 涌流的水;流水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波路(水路;航路);波流(水流;支流);波神(水神)

    (6) 风波。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 。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轩然大波

    (7) 目光流转;流转的目光

    目流睇而横波。——傅毅《舞赋》

    (8) 又如:眼波(形容流动如水波的眼睛);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波俏(俏丽)

    动词

    (1) 激荡,起水波

    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又如:波腾(波浪涌起的样子。多比喻众议激烈);波靡(随波起伏,顺风而倒);波荡

    (3) 波及,推而及之。扩散 。又如:波及无辜(牵连到无罪的人);波累(连累;牵累);波害(扩散其害);波扰(波动烦扰)

    (4) 奔;逃跑

    各自波逃,信脚而走。——敦煌本《张义潮变文》

    (5) 又如:波波(劳苦奔波的样子);波波碌碌(奔走忙碌的样子);波逃(逃跑)

    英文翻译

    waves, breakers; undulations

    方言集汇

    ◎ 粤语:bo1
    ◎ 客家话:[梅县腔] bo1 bo5 [宝安腔] bo1 [东莞腔] bo1 [台湾四县腔] bo1 [客语拼音字汇] bo1 [海陆丰腔] bo1 [客英字典] bo1 [沙头角腔] bo1 [陆丰腔] bi1 bo1
    ◎ 潮州话:b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puapuɑ
    hén [hen]
    部首: 513
    笔画: 11
    五笔: UVEI
    五行:
    仓颉: KAV
    四角: 00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疒( 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艮( gèn)声。本义:疮伤痊愈后留下的疤)

    (2) 同本义

    痕,胝瘢也。——《说文》

    创瘢曰痕。——《通俗文》

    (3) 又如:痕瑕(瘢痕,斑点);痕挞(伤痕);痕瘕(疤痕。比喻曾犯过罪);伤痕

    (4) 泛指痕迹

    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贾岛《江亭晚望》

    苔痕上阶绿。——唐· 刘禹锡《陋室铭》

    空余泪痕。——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痕垢(污垢);痕印(痕迹;烙印);痕沫(水沫的痕迹);痕秽(污秽的痕迹);痕影(痕迹)

    (6) 影子。特指阴影 。如:痕累(因事牵连而受累);痕路(指物体镶嵌的纹路)

    英文翻译

    scar; mark; trace

    方言集汇

    ◎ 粤语:han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iun2 hien2 hen1 [客英字典] hen1 hien2 [海陆丰腔] hiun2 hien2 hen1 [宝安腔] hen2 [沙头角腔] hen2 [梅县腔] hen2 hien2 [东莞腔] hen2 [客语拼音字汇] fin2 h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四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恩平聲開口一等ɣənghon/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