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涛

bō tāo [ bo tao]
繁体 波濤
注音 ㄅㄛ ㄊㄠ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波涛 bōtāo

(1) 江湖海中的大波浪

great waves

(2) 一种大涌浪,尤指出现在外海的

闪烁着阳光的波涛上下翻腾
billows

词语解释

  1. 江河湖海中的大波浪。

    《淮南子·人间训》:“及至乎下 洞庭 ,騖 石城 ,经 丹徒 ,起波涛,舟杭一日不能济也。” 唐 张乔 《望巫山》诗:“愁连远水波涛夜,梦断空山雨雹时。”《警世通言·乐小舍拚生觅偶》:“ 乐和 跳下水去,直至水底,全不觉波涛之苦,心下如梦相似。” 茅盾 《锻炼》二五:“ 陈克明 感覚到自己好像是在一叶孤舟,而这孤舟又是在这风狂雨骤波涛汹涌的大海。”

  2. 比喻艰险的处境。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无故沉浮於波涛之间,倒屣於埃尘之中,遨集京邑,交关贵游。” 唐 孟郊 《百忧》诗:“何必在波涛,然后惊沉浮。” 浩然 《艳阳天》第六九章:“在 东山坞 这场剧烈、复杂的斗争波涛里,那那全身的精神力量又被大大地鼓动起来了。”

  3. 比喻突起的变故。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 汉祖 西征秉白旄, 子婴 宗庙起波涛。”

  4. 比喻起伏不平的思潮。

    唐 韩愈 《桃源图》诗:“ 南宫先生 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三:“窗外是祖国明丽的山河,心中是滚滚的波涛。”

  5. 波逃,奔逃。

    唐 李白 《白马篇》:“叱咤经百战, 匈奴 尽波涛。”一本作“ 奔逃 ”。《敦煌变文集·季布诗咏变文》:“三三五五总波涛,各自思归营幕内。”

引证解释

⒈ 江河湖海中的大波浪。

《淮南子·人间训》:“及至乎下洞庭,騖石城,经丹徒,起波涛,舟杭一日不能济也。”
唐张乔《望巫山》诗:“愁连远水波涛夜,梦断空山雨雹时。”
《警世通言·乐小舍拚生觅偶》:“乐和跳下水去,直至水底,全不觉波涛之苦,心下如梦相似。”
茅盾《锻炼》二五:“陈克明感覚到自己好像是在一叶孤舟,而这孤舟又是在这风狂雨骤波涛汹涌的大海。”

⒉ 比喻艰险的处境。

晋葛洪《抱朴子·正郭》:“无故沉浮於波涛之间,倒屣於埃尘之中,遨集京邑,交关贵游。”
唐孟郊《百忧》诗:“何必在波涛,然后惊沉浮。”
浩然《艳阳天》第六九章:“在东山坞这场剧烈、复杂的斗争波涛里,那那全身的精神力量又被大大地鼓动起来了。”

⒊ 比喻突起的变故。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汉祖西征秉白旄, 子婴宗庙起波涛。”

⒋ 比喻起伏不平的思潮。

唐韩愈《桃源图》诗:“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柯岩《奇异的书简》三:“窗外是祖国明丽的山河,心中是滚滚的波涛。”

⒌ 波逃,奔逃。

唐李白《白马篇》:“叱咤经百战, 匈奴尽波涛。”
一本作“奔逃”。 《敦煌变文集·季布诗咏变文》:“三三五五总波涛,各自思归营幕内。”

波涛的国语词典

大波浪。

波涛的网络释义

波涛 (汉语词语)

  • 波涛,江湖海中的大波浪,出自于《淮南子·人间训》。
  • 波涛造句

    轮船在波涛汹涌的海上缓慢地前进。
    渔民都喜欢平静的海洋而不是波涛汹涌的海。
    路上,要经过波涛汹涌的大海、火光冲天的火山。
    江面上波涛滚滚,轮船穿梭而行,不时传来一两声汽笛声,此情此景,真让人爽心悦目。
    轮船行驶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
    桥下波涛汹涌的河水让人胆寒。
    海面上波涛汹涌,一起一伏。
    轮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破浪前进。
    远远望去,波涛此起彼伏,景象十分壮观。
    上千亩麦田如波涛般随风起伏,非常壮观。
    波涛的喧嚣震天动地。
    历史是一条长河,时间是涌动的波涛。
    河水波涛汹涌,水声震耳欲聋。
    船在波涛汹涌的海上缓慢吃力地航行。
    狂风掀起波涛,不停地冲击着石堤。
    南京长江大桥巍然横跨在滚滚的波涛上。
    勇敢的海燕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飞翔。
    辽阔的大草原在微风的吹动下,宛如大海的波涛,景色十分迷人。
    强劲的海风掀起了阵阵波涛。
    大海真是变幻莫测,有时波涛汹涌;有时波光粼粼;有时风平浪静。

    汉字详情

    [bo]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H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DHE
    四角: 34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2) 同本义

    波,水涌流也。——《说文》

    规有摩而水有波。——《韩非子·八说》

    起波涛。——《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

    河渭为之波荡。—— 张衡《西京赋》

    扬素波而挥连珠兮。——《文选·王褒·洞箫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3) 又如:波磔(向右下捺的一笔叫磔,波浪形的叫波磔);波查(苦难;折磨);波平如镜(水面平静如镜);波臣为虐(指水灾);波骇(水波激烈动荡。引申为受到震撼);波峭(指岩石或屋宇的曲折峻峭。后用以形容人物的威仪俊伟有风致)

    (4) 涌流的水;流水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波路(水路;航路);波流(水流;支流);波神(水神)

    (6) 风波。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 。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轩然大波

    (7) 目光流转;流转的目光

    目流睇而横波。——傅毅《舞赋》

    (8) 又如:眼波(形容流动如水波的眼睛);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波俏(俏丽)

    动词

    (1) 激荡,起水波

    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又如:波腾(波浪涌起的样子。多比喻众议激烈);波靡(随波起伏,顺风而倒);波荡

    (3) 波及,推而及之。扩散 。又如:波及无辜(牵连到无罪的人);波累(连累;牵累);波害(扩散其害);波扰(波动烦扰)

    (4) 奔;逃跑

    各自波逃,信脚而走。——敦煌本《张义潮变文》

    (5) 又如:波波(劳苦奔波的样子);波波碌碌(奔走忙碌的样子);波逃(逃跑)

    英文翻译

    waves, breakers; undulations

    方言集汇

    ◎ 粤语:bo1
    ◎ 客家话:[梅县腔] bo1 bo5 [宝安腔] bo1 [东莞腔] bo1 [台湾四县腔] bo1 [客语拼音字汇] bo1 [海陆丰腔] bo1 [客英字典] bo1 [沙头角腔] bo1 [陆丰腔] bi1 bo1
    ◎ 潮州话:b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puapuɑ
    tāo [tao]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DT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QKI
    四角: 351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寿声。本义:大波)

    (2) 同本义

    涛,大波也。——《说文新附》

    扬波涛于碣石。——《后汉书·班彪传上》

    何必湘渊与涛濑?——《汉书·扬雄传上》

    水泫沄而涌涛。——《文选·张衡·思玄赋》

    烟涛微茫信难求。——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惊涛拍岸。——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怒涛排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3) 又如:涛水(波涛汹涌的大水);涛雪(波涛激汤,水花如雪);涛雷(波涛汹涌,声大如雷);涛波(大波,波涛)

    (4) 像波涛一样的声音

    阴壑寒生万树涛。——明· 王世贞《沸水岩》

    英文翻译

    large waves

    方言集汇

    ◎ 粤语:tou4
    ◎ 潮州话:胎优5(筹) 胎欧5(头),tiu5 tao5 (thîu thâu)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