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

bō sī [ bo si]
注音 ㄅㄛ ㄙ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波斯 Bōsī

(1) 伊朗的旧称

Persia

词语解释

  1. 国名。即 伊朗 。我国历史上亦称 安息 。位于 西南亚 ,南临 波斯湾 和 阿曼湾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和我国有友好往来,并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2. 国名。即 苏木都剌国 。史书上亦称 八昔 。在今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北部。参阅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卷三、《元史·武宗纪》。

  3. 古代 中国 人认为 波斯 是海外出产珍宝的地方,因以借指宝贝。

    《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四回:“手儿里一傍把个包来拆开,只见包儿里面端正有两件波斯。”

  4. 指识宝的外国商人。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下:“ 交趾 贡龙脑香,有蝉蚕之状,五十枚。波斯言老龙脑树节方有。禁中呼为瑞龙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宝》:“望风便生降,好似波斯样。”

  5. 戏称长髯者。因 波斯 人每多须,故云。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三折:“为因老夫满面虬鬚,貌类色目人,满朝人皆呼老夫为 波斯 钱大尹 。”

引证解释

⒈ 国名。即伊朗。我国历史上亦称安息。位于西南亚,南临波斯湾和阿曼湾。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和我国有友好往来,并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⒉ 国名。即苏木都剌国。史书上亦称八昔。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参阅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三、《元史·武宗纪》。

⒊ 古代中国人认为波斯是海外出产珍宝的地方,因以借指宝贝。

《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四回:“手儿里一傍把个包来拆开,只见包儿里面端正有两件波斯。”

⒋ 指识宝的外国商人。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下:“交趾贡龙脑香,有蝉蚕之状,五十枚。波斯言老龙脑树节方有。禁中呼为瑞龙脑。”
清孔尚任《桃花扇·劫宝》:“望风便生降,好似波斯样。”

⒌ 戏称长髯者。因波斯人每多须,故云。

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三折:“为因老夫满面虬鬚,貌类色目人,满朝人皆呼老夫为波斯钱大尹。”

波斯的国语词典

国名。(Persia)​今伊朗的旧名,在亚洲西部。参见「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条。

波斯的网络释义

波斯 (古代文明及民族)

  • 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也就是说波斯是伊朗的古名。历史上在西亚、中亚、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的帝国,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萨珊王朝、萨法维帝国等。极盛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临巴尔干半岛与地中海,南抵亚丁湾和红海,北达高加索山脉跟咸海,波斯帝国是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 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从公元前600年开始,希腊人把这一地区叫做“波斯”。直到1935年,欧洲人一直使用波斯来称呼这个地区和位于这一地区的古代君主制国家。而波斯人则从萨珊王朝(波斯第二帝国)时期起开始称呼自己的古代君主制国家为埃兰沙赫尔,意为“雅利安人的帝国”。
  • 波斯 (汉语词汇)

  • 波斯, 伊朗的旧称。
  • 波斯的翻译

    英语: Persia
    德语: Perserreich (Gesch)​
    法语: Perse

    波斯造句

    古代西欧国家的历史,如迦太基,希腊,波斯,罗马。
    她的名字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歌声”,而很多人现在也称之为“伊朗之声”。
    这个大房间皮埃尔了若指掌,几根圆柱和一道拱门把它隔开来了,四面墙上挂满了波斯壁毯。
    一名黑衣女子坐在泉边,怀抱一只波斯猫,秀发高耸,挽成海螺形状,面笼一抹青纱,仅露双目,瞳子乌亮有神,流盼间媚态横生,勾魂夺魄。
    主要部分在波斯湾沿岸,完全被沙迦酋长国包围,首府阿治曼是唯一的居民点。
    从波斯王古列年间,直到波斯王大利乌登基的时候,贿买谋士,要败坏他们的谋算。
    本人因以下情况而需申请退出在波斯顿商业管理学院就读的课程。
    他们有占星学阶层,利用十二宫图,把四季神格化成波斯人的密特拉教祭礼。
    这两座清真寺具有把斯瓦希里和波斯两种建筑艺术熔而为一的独有特徵,由于气候恶劣和保养不善已年久失修。
    继波斯帝国之后,阿富汗的统治者是亚历山大大帝。
    她在一张随便垫在她脚下的旧波斯地毯上翩翩舞着,旋转着,涡旋着;每次一旋转,她那张容光焕发的脸蛋儿从您面前闪过,那双乌亮的大眼睛就向您投过来闪电般的目光。
    他向孩子似的欢叫:破产和暴力停止了,以色列正比硅谷,波斯顿以及任何一个地方获得更多的创投资金,它只是在一味地再涨。
    过去几个世纪中,这个地区是乌兹别克埃米尔们和波斯国王们争夺的焦点。
    汽车驶过兹玛加波斯尼街,在萨拉热窝被包围期间,人们称这儿为“阻击手小巷”。尽管车窗外的景色影影绰绰,战争的遗留痕迹还是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证交会表示,戴姆勒还向俄罗斯、中国、越南、匈牙利、拉脱维亚、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等国的政府官员“支付数亿美元腐败费用”。
    波斯顿调查公司把它称为“最强大的实体,让人闻所未闻”;不过国资委在管理这些企业上也并不总是能随心所欲。
    个人电脑不是以跳跃游戏出名的平台,但波斯王子是在控制台为主流时代的游戏。
    当我坐着轿子经过偶像商桥时,我会戴着面纱看着你,纳拉波斯,我会看着你的,我还可能对你微笑。
    小灰兔的一双黑玛瑙似的眼睛总是那么单纯天真。它的毛摸上去如此柔滑,似水般灵动,比波斯毯还要软。
    湿漉漉的唾液带着温情飘忽不定地吻过去,混乱、空虚、遗憾、忧惧都退至远远的地方,也许我从来没有像这样发狂地吻过一个人,我根本不去想我怎么会这样。我只知道他是我失而复得的幸福,是我生命火焰的热烈,是我表达自我的努力是说不出的甜蜜和痛,是永不可企及的古波斯花园里以炼金术重生的绝美的玫瑰。

    汉字详情

    [bo]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H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DHE
    四角: 34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2) 同本义

    波,水涌流也。——《说文》

    规有摩而水有波。——《韩非子·八说》

    起波涛。——《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

    河渭为之波荡。—— 张衡《西京赋》

    扬素波而挥连珠兮。——《文选·王褒·洞箫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3) 又如:波磔(向右下捺的一笔叫磔,波浪形的叫波磔);波查(苦难;折磨);波平如镜(水面平静如镜);波臣为虐(指水灾);波骇(水波激烈动荡。引申为受到震撼);波峭(指岩石或屋宇的曲折峻峭。后用以形容人物的威仪俊伟有风致)

    (4) 涌流的水;流水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波路(水路;航路);波流(水流;支流);波神(水神)

    (6) 风波。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 。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轩然大波

    (7) 目光流转;流转的目光

    目流睇而横波。——傅毅《舞赋》

    (8) 又如:眼波(形容流动如水波的眼睛);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波俏(俏丽)

    动词

    (1) 激荡,起水波

    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又如:波腾(波浪涌起的样子。多比喻众议激烈);波靡(随波起伏,顺风而倒);波荡

    (3) 波及,推而及之。扩散 。又如:波及无辜(牵连到无罪的人);波累(连累;牵累);波害(扩散其害);波扰(波动烦扰)

    (4) 奔;逃跑

    各自波逃,信脚而走。——敦煌本《张义潮变文》

    (5) 又如:波波(劳苦奔波的样子);波波碌碌(奔走忙碌的样子);波逃(逃跑)

    英文翻译

    waves, breakers; undulations

    方言集汇

    ◎ 粤语:bo1
    ◎ 客家话:[梅县腔] bo1 bo5 [宝安腔] bo1 [东莞腔] bo1 [台湾四县腔] bo1 [客语拼音字汇] bo1 [海陆丰腔] bo1 [客英字典] bo1 [沙头角腔] bo1 [陆丰腔] bi1 bo1
    ◎ 潮州话:b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puapuɑ
    [si]
    部首: 417
    笔画: 12
    五笔: ADW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CHML
    四角: 428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斤,其声。其所以盛木柿。斤,斧子。本义:劈;砍)

    (2) 同本义

    斯,析也。——《说文》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诗·陈风·墓门》

    有斯明享。——《书·酒诰》。郑注:“析也。”

    厮(斯)舆之卒。——《汉书·严助传》。注:“析薪者也。”

    (3) 扯裂

    斯,裂也。——《广雅》。王念孙疏证:“今俗语犹呼手裂为斯。”

    (4) 分开

    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庄子》

    (5) 距离;离开

    华胥氏之国…不知斯 齐国几千万里。——《列子·黄帝》

    代词

    (1) “斯”假借为“此”,这,这个

    斯,此也。——《尔雅·释诂》

    斯言之玷。——《诗·大雅·抑》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 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如:斯世(此世,今世);斯人(此人);生于斯,长于斯

    则。就 ——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人之性,心有忧丧则悲,悲则哀,哀斯愤,愤斯怒,怒斯动,动则手足不静。——《淮南子》

    形容词

    (1) 通“厮”。古时干粗杂活的奴隶或仆役。引申为卑贱

    旅琐琐,斯其所取灾。——《易·旅》

    乡官部吏,职斯禄薄。——《后汉书·左雄传》上疏

    (2) 又如:斯役(厮役。指干杂事的劳役);斯养(即厮养。奴仆)

    (3) 白色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诗·小雅·瓠叶》

    助词

    (1) 表示结构,相当于“之”、“的”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小雅·斯干》

    (2) 用在倒装宾语和动词之间,以确指行为的对象,相当于“是”

    笃公刘,于京斯依。——《诗·大雅·公刘》

    (3) 用在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然”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诗·大雅》

    英文翻译

    this, thus, such; to lop off; emphatic particle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i1 [客英字典] sii1 [宝安腔] su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陆丰腔] sii1 [梅县腔] se1 [东莞腔] su1 [海陆丰腔] si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移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sĭesie

    波斯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