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览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氾览”。亦作“泛览”。广泛阅读。
《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等传论》“更有 乌丸 、 鲜卑 ,爰及 东夷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余今氾览外夷 大秦 诸国,犹尚旷若发蒙矣,况夫 邹衍 之所推出,《大易》、《太玄》之所测度乎!”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余监抚餘闲,居多暇日,歷观文囿,泛览辞林,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宋书·羊欣传》:“﹝ 羊欣 ﹞汎览经籍,尤长隶书。”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谓》:“少读书 嵩山 ,清才拔萃,汎览流观,不屈於权势。” 象升 《<振素庵诗集>序》:“然泛览既多,于 汉 魏 以迄国朝诸作者之流派得失,亦略能言之。”
随处游览。
宋 欧阳修 《与谢舍人书》之二:“泛览水竹,登临高明,欢然之适,无异 京洛 之旧。” 明 林鸿 《同郑二宣江上泛舟》诗:“夕景更汎览,客程殊未央。”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氾览”。亦作“泛览”。
⒉ 广泛阅读。
引《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等传论》“更有乌丸、鲜卑,爰及东夷” 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余今氾览外夷大秦诸国,犹尚旷若发蒙矣,况夫邹衍之所推出,《大易》、《太玄》之所测度乎!”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余监抚餘闲,居多暇日,歷观文囿,泛览辞林,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
《宋书·羊欣传》:“﹝羊欣﹞汎览经籍,尤长隶书。”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张谓》:“少读书嵩山,清才拔萃,汎览流观,不屈於权势。”
象升《<振素庵诗集>序》:“然泛览既多,于汉魏以迄国朝诸作者之流派得失,亦略能言之。”
⒊ 随处游览。
引宋欧阳修《与谢舍人书》之二:“泛览水竹,登临高明,欢然之适,无异京洛之旧。”
明林鸿《同郑二宣江上泛舟》诗:“夕景更汎览,客程殊未央。”
泛览的国语词典
广博的阅览。
泛览的网络释义
泛览
泛览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乏声。汎、泛实同一词。本义:漂浮)
(2) 同本义
汎,浮貌。从水,凡声。与泛略同。与氾迥别。——《说文》
汎彼柏舟。——《诗·邶风·柏舟》
汎舟于河。——《国语·晋语》。注:“浮也。”
一曰泛齐。——《周礼·酒正》
汎齐,浮蛾在上汎汎然也。——《释名·释饭食》
汎汎杨舟。——《诗·小雅·菁菁者莪》
乘天潢之汎汎兮。——《文选·张衡·思玄赋》
盖大苏泛赤壁云。—— 明· 魏学洢《核舟记》
泛彭蠡口,四望无际。——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泛然(漂浮,浮动的样子);泛浮(漂浮);泛萍(比喻漂荡不定);泛蚁(浮在酒上的泡沫)
(4) 漫溢,大水漫流
河水决濮阳,泛郡十六。——《汉书·武帝纪》
(5) 又如:黄泛区;泛浸(泛滥淹没);泛涨(水涨溢);泛澜(漫溢横流)
(6) 弥漫
凝烟泛城阙,凄风入轩房。——南朝 宋· 刘铄《歌诗》
(7) 浮现;露出 。如:泛白(浮现白色)
(8) 向上冒出
坑里泛出半人深的水,油汪汪的,漂着汽油。——杨朔《三千里江山》
(9) 通“覂”(
),倾覆大命将泛,莫之振救。——汉· 贾谊《论积贮疏》
副词
(1) 假借为氾。广泛,普遍
以杜君言泛汛之。—— 清· 方苞《狱中杂记》
情窦既开,必致于泛用无度。——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2) 又如:泛利(广泛施利);泛涉(广泛涉猎);泛采(取材广泛);泛广(广泛,普遍);泛观(纵观;广泛地浏览)
(3) 不切实际的,浮浅的 。如:空泛;浮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fam5 [台湾四县腔] fam5 [客英字典] fam5 [宝安腔] fam5 [梅县腔] fam5 [海陆丰腔] fam6 [客语拼音字汇] fam4 pang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汎 | 孚梵 | 滂 | 凡 | 去聲 | 陷 | 合口三等 | 咸 | 凡 | pʰĭwɐm | phyamh/phvamm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见,从监。“监”亦兼表字音。“监”的本义是借水照形,这里表示看。本义:观看)
(2) 同本义
览,观也。——《说文》
而数览。——《战国策·齐策》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离骚》
又览累累之昌辞。——《汉书·扬雄传》
洞庭君览毕。——唐· 李朝威《柳毅传》
故有所鉴辄省记。——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览观(阅览);览读(阅读);览阅(阅览);览核(查阅);览究(阅读研究)
(4) 观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览历(游览);览瞩(极目远望);览胜;览古
(6) 观察;考察
皇览揆予初度兮,肇锡予以嘉名。——《楚辞·离骚》
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救天下贤士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7) 又如:览省(视察);览揆(览观,揆度。后用以称生长);览观(观察);览镜(照镜);览察(审察);览试(审察考试)
(8) 采纳
大王览其说,而不察其至实。——《战国策》
(9) 通“揽”。采取;采摘
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0) 又如:览取(揽取)
(11) 持,把握。古同“揽” 。如:览总(执掌总理);览政(主持朝政)
名词
(1) 景致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徐霞客游记》
(2) 又如:奇览(奇妙的景色)
(3) 唐代州名,在今云南省楚雄县
览州,贞观二十三年置。——《新唐书》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