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例
注音
一ㄢˊ ㄌ一ˋ
词语释义
沿例
(1) 沿用旧例;援例
英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continue to use the old examples] 沿用旧例;援例
沿例的国语词典
遵循旧例而行。
如:「今年本公司营利平平,沿例照发考绩奖金一个月。」
沿例的翻译
英语:
following the model, according to precedent
沿例造句
《工商日报》广州专讯六日为旧历中秋节,此间商场仍沿例休假一天。
每年端午,湘阴临资口、濠河、南门口、保合村等地,沿江群众均会自发组织,沿例举行龙舟赛,自娱自乐。
场役沿例不复怜,世间谁念盐丁苦。
新闻稿强调,特别费争议并非个案,在特别费制度设计有缺漏的情形下,要求沿例领取特别费之机关首长对制度瑕疵负刑事责任,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广府自古无庙会,按历代古人的沿例,广州城隍诞该是七月廿四。
第三次李敖又站到中间去,这下几个人都不干了,李敖说这是沿例,第一次第二次都站中间,第三次也要站中间。
“警政署”也出面说明表示,“立法院”驻卫警队长以及副队长,在宿舍里都是一人一个单位,携家带眷同住是“沿例”。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王沿夏,将欲入 鄢。——《左传》
沿于江海,达于 淮泗。——《书·禹贡》
(2) 又如:沿溯(顺水下行与逆水上行);沿涉(顺流而行);沿流(顺流而下)
(3) 遵循;因袭
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理。——《礼记·乐记》
(4) 又如:沿袭(遵循旧制);世代相沿;相沿成习;沿习(因袭;向来因循的习惯);沿惯(依照惯例)
(5) 顺着衣物的边再镶上一条边 。如:沿鞋口
名词
(1) 边(多用在名词后) 。如:边沿;前沿
(2) 某物的边缘 。如:炕沿
英文翻译
follow a course, go along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梅县腔] jan2 [宝安腔] jen2 [东莞腔] jen2 [沙头角腔] jen2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客英字典] jen2 [海陆丰腔] ren2
◎ 潮州话:ing5(îng)[揭阳]êng5[潮阳]iang5
◎ 客家话:[梅县腔] jan2 [宝安腔] jen2 [东莞腔] jen2 [沙头角腔] jen2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客英字典] jen2 [海陆丰腔] ren2
◎ 潮州话:ing5(îng)[揭阳]êng5[潮阳]ia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沿 | 與專 | 以 | 仙A合 | 平聲 | 先 | 合口三等 | 山 | 仙A | jĭwɛn | jyen/jve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列声。本义:比照) 同本义
例,比也。——《说文》。按,礼记服问:上附下附,列也。公别比例之义。古只作列,此字后出。
举此以例其余。——元· 刘壎《隐居通议·欧阳公》
(2) 又如:溯古例今;以此例比
名词
(1) 类;列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不在此例;例及(连类而及);例侪(按类分列)
(3) 可以作依据的事物;例子
两贤同时,便是未有前例。——《南齐书·陆慧晓传》
(4) 又如:援例行事;例贡(边境官员及土司每年依例献纳的贡物;清代又指例贡生);例授(循例封赠);病例;实例
(5) 规定;规则;条例
故例。——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开例;禁例;老例(旧规矩;旧习惯)
英文翻译
precedent, example; regul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ai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li4 [宝安腔] li3 [梅县腔] li5 [海陆丰腔] li6 [客英字典] li5 [台湾四县腔] li5 [沙头角腔] li5 [东莞腔] li3 [陆丰腔] li6
◎ 潮州话:li7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li4 [宝安腔] li3 [梅县腔] li5 [海陆丰腔] li6 [客英字典] li5 [台湾四县腔] li5 [沙头角腔] li5 [东莞腔] li3 [陆丰腔] li6
◎ 潮州话:l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例 | 力制 | 來 | 祭A開 | 去聲 | 霽 | 開口三等 | 蟹 | 祭A | lĭɛi | lied/li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