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

yóu huà [ you hua]
繁体 油畫
注音 一ㄡˊ ㄏㄨㄚ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油画 yóuhuà

(1) 西洋画的一种,用油质的颜料涂绘在布或木板上的画

莫逾油画。——·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驰往油画院。
painting

词语解释

  1. 古时指用油彩涂绘。

    《晋书·舆服志》:“皇后先蚕,乘油画云母安车,驾六騩马;油画两辕安车,驾五騩马,为副。”《宋史·舆服志一》:“玉輅,自 唐 显庆 中传之,至 宋 曰‘ 显庆 輅’,亲郊则乘之。制作精巧……其制:箱上置平盘、黄屋,四柱皆油画刻鏤。”

  2. 西洋画的主要画种,用快干油调和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版上绘成。

    曹禺 《雷雨》第一幕:“右边壁炉上有一只钟,墙上挂一幅油画。” 茅盾 《喜剧》:“真不料 金 的眉头也皱起来了,换上一枝烟,猛力吸着,这位主人仰起脸看墙上的裸体油画。”

引证解释

⒈ 古时指用油彩涂绘。

《晋书·舆服志》:“皇后先蚕,乘油画云母安车,驾六騩马;油画两辕安车,驾五騩马,为副。”
《宋史·舆服志一》:“玉輅,自唐显庆中传之,至宋曰‘ 显庆輅’,亲郊则乘之。制作精巧……其制:箱上置平盘、黄屋,四柱皆油画刻鏤。”

⒉ 西洋画的主要画种,用快干油调和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版上绘成。

曹禺《雷雨》第一幕:“右边壁炉上有一只钟,墙上挂一幅油画。”
茅盾《喜剧》:“真不料金的眉头也皱起来了,换上一枝烟,猛力吸着,这位主人仰起脸看墙上的裸体油画。”

油画的国语词典

一种西洋的绘画方法。利用亚麻仁油、核桃油、罂粟油等一类快干油,调和颜料,绘画于布、木板或厚纸板上。其特点是颜料有较强的遮盖力,能充分表现出物体的真实感和色彩效果。

油画的网络释义

油画 (绘画方式)

  • 油画(an oil painting;a painting in oils)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
  • 油画造句

    这幅油画显示了皇宫的富丽堂皇。
    这里所藏的油画,每件都是赏心悦目的精品。
    这是一幅独具匠心的油画。
    日记是一张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你惊叹不已;日记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让你找到知识的乐趣。
    现在它装进了父亲的油画颜料,镊子之类早已不知去向。
    经过十年多的勤学苦练,伍小萍终于通过了自学考试,取得了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本科文凭。
    这幅油画的色彩很高雅。
    这次画展,只有那幅引人注目的油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黄昏犹如一幅柔和的油画,晕染着村庄。
    秋天的红叶飘满山,好像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
    秋山红叶,好像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
    古典西方油画非常讲求透视绘图法的规律。
    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
    油画的色感和浓郁与国画的流畅和风韵,彼此可以补充吗?
    除了摄影,她还在油画、笔墨画、木炭画、装置和短片摄制等领域不断探求新的媒介和主题。
    必须坦诚承认,在潘天寿老师把着手指导下我从画册中大量临摹过宋、元、明、清的山水、花鸟、兰竹,不折不扣的临摹呵,在前人笔墨中讨生活,如果不是油画那方面的诱惑,我将会同李可染一样感到:要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乌切诺那两幅木板油画从背面看,虫叮蚊咬,历尽沧桑,充溢着历史的美感,同时也近于朽败。
    一位油画家曾经画过一幅传说中的“青春泉”的名画,画中满脸皱纹的老妇从泉水的一端走进,而从另一端出来时已经变得年青貌美了。
    探出老屋院墙的枝叶,掩映的窗子框起一汪橘黄色的馨郁,与街巷里的路灯相互映照,在重重叠叠的都市夜景里,如一幅闲情淡抹的油画。
    春风拂过,花浪翻滚,花香四溢,真好像走进了一幅油画中。油菜花的黄色鲜艳夺目,铺天盖地,叫人神清目醒,叫人心花怒放,极目远眺,大地仿佛被油菜花染黄了,这油菜花铸就的金黄色世界毫无遮拦地就呈现在你面前了。

    汉字详情

    yóu [you]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M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LW
    四角: 351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由声。本义:油水)

    (2) 同本义

    油,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说文》。按,在今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北。

    (3) 古水名。也作“繇”。发源于湖北五峰县界,东流经松滋县界,至公安县西南油口注入长江。今其上游汇入松滋河,南流注入澧水,下游为荆江分洪区,故址已不复存在

    (4) 动物的脂肪和由植物或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物

    积油满万石,则自然生火。——晋· 张华《博物志》

    (5) 又如:油尽灯枯(形容人被消耗得心力衰竭,生命垂危);油盏(油灯);油海(指特大的油田);油火虫虫(方言。即萤火虫)

    动词

    (1) 涂油

    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蔡襄《茶录》

    (2) 又如:油窗户;油抹(上漆上油);油壁香车(一种油漆彩绘的车,多为妇女乘用);油搭扇(一种竹骨黑油纸的折扇);油衣(雨衣);油鬏髻(油鬏髻。女人头上梳的发髻。亦代指女人)

    形容词

    (1) 比喻浮滑,不诚实

    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王士祯《师友传灯录》

    (2) 又如:油嘴贫舌(爱多说话,耍嘴皮子);油花和尚(油头滑脑不守清规的和尚)

    (3) 色泽光润的样子

    禾黍油油。——《史记·宋微子世家》。索隐:“光悦貌。”

    (4) 又如:油光可鉴(非常光亮润泽);油光光(非常光亮);油光晶亮(非常光滑明亮);油晃晃,油幌幌(油光闪亮);油浸浸(形容物体光亮油润)

    (5) 和悦恭谨的样子

    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礼记·玉藻》

    (6) 又如:油如(宽和的样子);油翼(温和恭谨)

    (7) 流动的样子,常形容云和水

    自我天覆,云之油油。——《史记·司马相如传》

    油油湘江。——《楚辞·惜贤》。注:“流貌。”

    (8) 又如:油气(微弱的气息)

    英文翻译

    oil, fat, grease, lard; paints

    方言集汇

    ◎ 粤语:jau4
    ◎ 客家话:[梅县腔] ju2 [陆丰腔] jiu3 [客英字典] ju2 [沙头角腔] je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海陆丰腔] riu2 [台湾四县腔] ju2 [宝安腔] ju2 (j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以周平聲開口三等jĭəuju/jou
    huà [hua]
    部首: 521
    笔画: 8
    五笔: GLB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UW
    四角: 107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 ),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2) 同本义

    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说文》

    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

    画壄分州。——《汉书·地理志上》

    (3) 又如:画野分疆(划分疆域而治);画土分贡(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画地(在地上画界线);画界(划定疆界)

    (4) 绘画;作画

    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善画者多工书。——蔡元培《图画》

    善画者或兼建筑。

    (5) 又如:画学(绘画的学问);画壁(在墙壁上作画);画革(在皮革上书写);画癖(喜爱绘画艺术成癖)

    (6) 用画装饰的或以图案等装饰的 。如:画桥(彩饰的桥梁);画烛(有彩饰的蜡烛);画楼(彩饰的楼);画刹(有彩绘装饰的佛寺)

    (7) 签署;签押 。如:画敕(画押);画可(帝王在奏章上批可字,表示允准可行);画卯(旧时官署规定卯时开时办公,史胥差役按时赴官署签到)

    (8) 书写文字。亦特指写出带有标记性的文字 。如:画灰(在灰上写字);画沙(古代书家以为笔锋如锥画沙,方为高妙);画沙印泥(古代书法家推崇的一种用笔方法);画札(写字);画拉(方言。写)

    (9) 比画 。如:指手画脚;画符(道士用咒语画成符录);指天画地

    (10) 截止;停止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何晏集解引 孔安国曰:“画,止也……自女自止耳,非力极。”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汉· 扬雄《法言》。 李轫注:“画,止。”

    (11) 谋划;策划

    画,计也,策也。——《说文》

    孝公平画。——《商君书·更法》

    助画方略。——《资治通鉴》

    (12) 又如:画策(计划;筹划);划事(筹划事情);画制(筹画制度);画计(谋画)

    (13) 通“化”。教化 。如:画外(化外,指政令教化所不及之地)

    (14) 横划过去

    曲终收拨当心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名词

    (1) 成品画

    画果真邪。——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不设色之画。——蔡元培《图画》

    中国之画。

    西人之画。

    (2) 又如:画本(泛指画册);画卷(裱后带轴的长幅图画)

    (3) 计策;计谋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柳宗元《封建论》

    (4) 一个不中断、不停顿的挥笔动作 。如:“人”字有两画

    (5) 书法的横笔 。如:他姓王,三画王

    (6) 皱纹;纹缕 。如:画石(有纹理的石头)

    英文翻译

    a painting, picture, drawing; to draw

    方言集汇

    ◎ 粤语:waa2 waak6
    ◎ 潮州话:锅7 锅8 ,uê7(uē) uêh8(uêh)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