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灰

yóu huī [ you hui]
注音 一ㄡˊ ㄏㄨㄟ

词语释义

油灰 yóuhuī

(1) 油漆施工中填嵌缝隙、平整表面的膏状材料,系桐油与石灰或石膏调拌而成

putty

词语解释

  1. 油漆施工中填嵌缝隙、平整表面的膏状材料。一般以熟桐油与石灰或石膏调拌而成。也常用于固定门窗玻璃等。

    《宋史·叛臣传下·李全》:“ 全 造舟益急,至发冢取煔板,鍊铁钱为钉鞠,熬人脂擣油灰,列炬继晷,招沿海亡命为水手。”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用油灰迭 宣州 石于白石盆,取色匀也。”

  2. 谓沾着油污和尘垢。

    王统照 《号声·司令》:“一百十三团,你记得从我们这镇上过的,真丢脸!哪一个不是穿着油灰的衣服?不知是几辈子的?连咱们还不如。”

引证解释

⒈ 油漆施工中填嵌缝隙、平整表面的膏状材料。一般以熟桐油与石灰或石膏调拌而成。也常用于固定门窗玻璃等。

《宋史·叛臣传下·李全》:“全造舟益急,至发冢取煔板,鍊铁钱为钉鞠,熬人脂擣油灰,列炬继晷,招沿海亡命为水手。”
清沉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用油灰迭宣州石于白石盆,取色匀也。”

⒉ 谓沾着油污和尘垢。

王统照《号声·司令》:“一百十三团,你记得从我们这镇上过的,真丢脸!哪一个不是穿着油灰的衣服?不知是几辈子的?连咱们还不如。”

油灰的国语词典

一种防水涂料。以桐油搅拌石灰制成,可填充船舶的漏缝及器物的裂罅。

油灰的网络释义

油灰

  • 油灰:建筑科学
  • 油灰:美国DC漫画旗下人物
  • 油灰的翻译

    德语: Kitt (S)​

    油灰造句

    武装只与颜料并且雕刻油灰,李再一次工作他魔力生产另一套极漂亮的奖的彼得一起。
    油灰面状的胶泥,由白垩粉和亚麻油混合而成,用于填补木制口上的小洞和固定窗。
    把钉子钉进去,然后再用油灰把洞抹平。
    用油灰刀抬高防滑带的一边并且从车顶饰板上剥落它。
    同时也有一系列的手动工具,如;抹刀、带齿刮刀、以及油灰刀等。
    用密封胶泥或油灰涂料等物封住室外侧的穿墙孔。
    清晨的车厢里,味道没有中午那么大,早上第一班车,车里也干净许多,但坐椅坐套头套上的油灰仍是清晰可见。
    玻璃砖应排列均匀整洁,表面平整,嵌缝的油灰或密封膏应饱满密实。
    窗户四周泥的油灰密封效果很好。
    有各种工具、手钳、油灰刀,极性印戮、电他标记打印或编号机、铅切刀。
    这几堵墙的每个裂缝都用油灰补塞上了。
    用锉、刀和环氧油灰修改普鲁士人。
    这些材料具有类似于油灰的稠度,因而可以采用填缝、泥铲涂抹或手工成形方式使用。
    油灰肾是一种病理学名词,用于描述慢性肾结核所致的肾脏干酪样坏死。这种坏死通常导致肾自截。
    又冷又湿,像面团——几乎像油灰。
    我拿一块油灰,把它放这里,很明显我改变了,它的重心。
    你用油灰刀慢慢撬开纱窗,她依然熟睡着。
    我们临时用油灰塞住那个洞。
    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几秒钟后就拿了一小块橘色油灰回来(从他窗台上其中一个玩具拿下来的)。
    油灰慢慢滴入容器中,食物残渣将被留在滤网中。

    汉字详情

    yóu [you]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M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LW
    四角: 351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由声。本义:油水)

    (2) 同本义

    油,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说文》。按,在今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北。

    (3) 古水名。也作“繇”。发源于湖北五峰县界,东流经松滋县界,至公安县西南油口注入长江。今其上游汇入松滋河,南流注入澧水,下游为荆江分洪区,故址已不复存在

    (4) 动物的脂肪和由植物或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物

    积油满万石,则自然生火。——晋· 张华《博物志》

    (5) 又如:油尽灯枯(形容人被消耗得心力衰竭,生命垂危);油盏(油灯);油海(指特大的油田);油火虫虫(方言。即萤火虫)

    动词

    (1) 涂油

    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蔡襄《茶录》

    (2) 又如:油窗户;油抹(上漆上油);油壁香车(一种油漆彩绘的车,多为妇女乘用);油搭扇(一种竹骨黑油纸的折扇);油衣(雨衣);油鬏髻(油鬏髻。女人头上梳的发髻。亦代指女人)

    形容词

    (1) 比喻浮滑,不诚实

    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王士祯《师友传灯录》

    (2) 又如:油嘴贫舌(爱多说话,耍嘴皮子);油花和尚(油头滑脑不守清规的和尚)

    (3) 色泽光润的样子

    禾黍油油。——《史记·宋微子世家》。索隐:“光悦貌。”

    (4) 又如:油光可鉴(非常光亮润泽);油光光(非常光亮);油光晶亮(非常光滑明亮);油晃晃,油幌幌(油光闪亮);油浸浸(形容物体光亮油润)

    (5) 和悦恭谨的样子

    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礼记·玉藻》

    (6) 又如:油如(宽和的样子);油翼(温和恭谨)

    (7) 流动的样子,常形容云和水

    自我天覆,云之油油。——《史记·司马相如传》

    油油湘江。——《楚辞·惜贤》。注:“流貌。”

    (8) 又如:油气(微弱的气息)

    英文翻译

    oil, fat, grease, lard; paints

    方言集汇

    ◎ 粤语:jau4
    ◎ 客家话:[梅县腔] ju2 [陆丰腔] jiu3 [客英字典] ju2 [沙头角腔] je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海陆丰腔] riu2 [台湾四县腔] ju2 [宝安腔] ju2 (j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以周平聲開口三等jĭəuju/jou
    huī [hui]
    部首: 414
    笔画: 6
    五笔: DOU
    五行:
    仓颉: KF
    四角: 408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2) 同本义

    灰,死火余烬也。——《说文》

    毋烧灰。——《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

    火过为灰。——《字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纸灰之类。——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又如:灰灭(灰没。像灰烬般地被消灭);灰榇(盛放骨灰的木匣,亦指骨灰);灰罐(灰礶。盛墨的罐子);灰枵(灰烬和腐木。喻消亡);灰火(火灰);灰末(灰粉)

    (4) 灰尘

    民间食盐,杂以灰土。——《宋史·食货志》

    已衄而灰。——《韩非子·说林上》

    素醰灰丝。——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又如:路上都是灰;灰壤(尘埃);灰朴朴(尘垢满身;土头土脑);灰头灰脸(满面风尘的样子)

    (6) 石灰的简称 。如:灰户(烧石灰的窑户);灰酒(下少许石灰澄清的酒);灰钉(石灰和铁钉);灰土(石灰土)

    (7) 灰浆

    和灰

    形容词

    (1) 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面色灰死。——《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灰黪(暗灰色);灰鼠(灰色松鼠;也指灰鼠皮);灰不答(形容颜色陈旧暗淡);灰黑(浅黑色)

    (3) 沮丧 。如:灰颓(灰心颓丧);灰气(丧气)

    (4) 指辈分小 ——常为贬意。如:灰子灰孙;灰孙子(辈份很低的人;比喻低人一等的人)

    (5) 暗淡;懊丧 。如:灰念(心志寂静不动。即灰心);灰哑(阴暗沉寂);灰洞洞(灰雾弥漫而昏暗之貌)

    (6) 肮脏 。如:灰塌塌(肮脏杂乱貌);灰容土貌(形容面容龌龊丑陋);灰烟瘴气(喻污浊)

    动词

    (1) 烧毁;燃烧

    不灰之木。——《抱朴子·释滞》

    (2) 又如:灰焚(焚烧成灰,烧光);灰死(烧死;火灰熄灭)

    (3) 碎裂 。如:灰首(头颅碎裂);灰殒(灰身,灰粉,灰身粉骨,都指粉身碎骨)

    英文翻译

    ashes; dust; lime, mortar

    方言集汇

    ◎ 粤语:fu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oi1 [梅县腔] foe.1 [陆丰腔] foi1 [东莞腔] foi1 [宝安腔] foi1 [客英字典] foi1 [台湾四县腔] foi1 [客语拼音字汇] foi1 [海陆丰腔] f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恢平聲合口一等huai/xuoixu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