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形容沾满了油。杜鹏程《年青的朋友》一:“他个子挺小,歪戴着油渍渍的工人帽。”
词语解释
形容沾满了油。
杜鹏程 《年青的朋友》一:“他个子挺小,歪戴着油渍渍的工人帽。”《当代》1981年第2期:“ 大亮 把那两只油渍渍的手套塞在腰带上,点着一支劣质香烟,大口地吸着,眼睛闪烁着诡谲的光。”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沾满了油。
引杜鹏程《年青的朋友》一:“他个子挺小,歪戴着油渍渍的工人帽。”
《当代》1981年第2期:“大亮把那两只油渍渍的手套塞在腰带上,点着一支劣质香烟,大口地吸着,眼睛闪烁着诡谲的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由声。本义:油水)
(2) 同本义
油,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说文》。按,在今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北。
(3) 古水名。也作“繇”。发源于湖北五峰县界,东流经松滋县界,至公安县西南油口注入长江。今其上游汇入松滋河,南流注入澧水,下游为荆江分洪区,故址已不复存在
(4) 动物的脂肪和由植物或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物
积油满万石,则自然生火。——晋· 张华《博物志》
(5) 又如:油尽灯枯(形容人被消耗得心力衰竭,生命垂危);油盏(油灯);油海(指特大的油田);油火虫虫(方言。即萤火虫)
动词
(1) 涂油
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蔡襄《茶录》
(2) 又如:油窗户;油抹(上漆上油);油壁香车(一种油漆彩绘的车,多为妇女乘用);油搭扇(一种竹骨黑油纸的折扇);油衣(雨衣);油鬏髻(油鬏髻。女人头上梳的发髻。亦代指女人)
形容词
(1) 比喻浮滑,不诚实
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王士祯《师友传灯录》
(2) 又如:油嘴贫舌(爱多说话,耍嘴皮子);油花和尚(油头滑脑不守清规的和尚)
(3) 色泽光润的样子
禾黍油油。——《史记·宋微子世家》。索隐:“光悦貌。”
(4) 又如:油光可鉴(非常光亮润泽);油光光(非常光亮);油光晶亮(非常光滑明亮);油晃晃,油幌幌(油光闪亮);油浸浸(形容物体光亮油润)
(5) 和悦恭谨的样子
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礼记·玉藻》
(6) 又如:油如(宽和的样子);油翼(温和恭谨)
(7) 流动的样子,常形容云和水
自我天覆,云之油油。——《史记·司马相如传》
油油湘江。——《楚辞·惜贤》。注:“流貌。”
(8) 又如:油气(微弱的气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u2 [陆丰腔] jiu3 [客英字典] ju2 [沙头角腔] je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海陆丰腔] riu2 [台湾四县腔] ju2 [宝安腔] ju2 (j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猷 | 以周 | 以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jĭəu | ju/jo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义:短时间浸泡)
(2) 同本义
渍,沤也。——《说文》
剥削淹渍以为菹。——《诗·楚茨》笺
水浸曰渍。——《通俗文》
(3) 《神农》、《后稷》藏种之方,煮马屎以渍种者。——《论语·商虫》
净淘种子,渍经三宿。——贾思勰《齐民要术》
(4) 又如:渍酒(浸泡在酒里);渍痕(水侵蚀的污迹);渍渍(满是汗水或泪水的样子)
(5) 冲洗 。如:渍米(淘米)
(6) 染
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周礼·考工记·钟氏》
(7) 又如:渍浸(浸染)
(8) 沾染
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杜淹《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
(9) 又如:渍污(污染)
(10) 染
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穷困颜色愁悴不赡者,心身自食之。——《吕氏春秋》
(11) 又如:渍病(染病)
(12) 陷入
行而供冀,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荀子》
(13) 又如:渍淖(陷入泥沼)
名词
(1) 油的沉淀或渣滓 。如:油渍
(2) 造成污迹的东西 。如:水渍;茶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之余3(恣)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义:短时间浸泡)
(2) 同本义
渍,沤也。——《说文》
剥削淹渍以为菹。——《诗·楚茨》笺
水浸曰渍。——《通俗文》
(3) 《神农》、《后稷》藏种之方,煮马屎以渍种者。——《论语·商虫》
净淘种子,渍经三宿。——贾思勰《齐民要术》
(4) 又如:渍酒(浸泡在酒里);渍痕(水侵蚀的污迹);渍渍(满是汗水或泪水的样子)
(5) 冲洗 。如:渍米(淘米)
(6) 染
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周礼·考工记·钟氏》
(7) 又如:渍浸(浸染)
(8) 沾染
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杜淹《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
(9) 又如:渍污(污染)
(10) 染
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穷困颜色愁悴不赡者,心身自食之。——《吕氏春秋》
(11) 又如:渍病(染病)
(12) 陷入
行而供冀,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荀子》
(13) 又如:渍淖(陷入泥沼)
名词
(1) 油的沉淀或渣滓 。如:油渍
(2) 造成污迹的东西 。如:水渍;茶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之余3(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