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油性
(1) 含油物质的特性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物质因含油而产生的性质。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皮肤特点:有些部位的皮肤是油性的—通常是前额、鼻子和下巴—而其他部位却通常是干性的,比如双颊。
2、由于臭鼬用于自卫的油性物质能喷射到15英尺高的地方,所以这让布兰卡多感到欣慰--臭鼬们的目的是好的。
3、无论你的皮肤是干性的、中性的、或是油性的,如果你只买得起一种皮肤护理用品,专家说,你的钱花在品质好的润肤霜上将是最划算的。
4、制定计划吃鱼:鲑鱼或另外的油性鱼类,如鲭鱼,鲱鱼,金枪鱼罐头,至少每周两次。
5、当收到威胁,瓢虫将从腿部关节处分泌一种油性难闻的液体,或装死。
6、诸如凡士林,冷霜,洗手剂或婴儿霜这样的油性润滑剂会降低橡胶避孕套的功效,因此并不推荐。
7、如果你是非常油性的发质或者喜好用一些包含蜡的发胶,你就需要每两周使用一些清洁作用的洗发剂来清除残留物。
8、平时尽量常吃些油性鱼类和蛋类。
9、确切来讲,角鲨烯是从鲨鱼的肝脏中榨取出的胶粘油性物质。
10、通常称为睑板腺囊肿,这个硬硬的、不痛的块状物通常会在几天内迅速长出,在油性皮肤的人身上最常见。
11、当你吃含(红)辣椒的辣味食品时,你口中的灼烧感来源于辣椒素,这种油性成份是辣椒及辛辣食物中所含有益健康的化合物。
12、蛋白质链的某些基团倾向于和水结合(亲水性),但其他油性基团则倾向于逃离水(疏水性)。
13、这由一个魔法粒子油性核心所构成,它混合着炭黑,悬浮在含有白色聚苯乙烯粒子的水层中。
14、我想我是油性皮肤。
15、这种饮食所摄入的水果和蔬菜较少、油性鱼的摄入量不足、饱和脂肪和糖分的摄入量过多。
16、羊皮避孕套可以带来更为自然的感受,并且无论是水性或者油性的润滑油都适用(不同于乳胶),但是非常昂贵,并且再次强调,这种套套无法阻止感染疾病。
17、矿物成分能很好地和油性肤质亲和,加上自然的防晒系数,就能提高皮肤中的抗氧化酶的保护效应,从而帮助抵御皮肤的幼纹和一些不平衡基调。
18、是的,矿物化妆品是强烈推荐给油性皮肤的。
19、它们尾巴根部的两个内腺会产生一种浓度高的油性液体,含有浓重臭味的化合物。
20、如果皮肤是油性的,选用一种轻微、柔和的润肤霜--但是不要跳过这一步,科兰驰菲尔德警告说。
21、从早期由化学家调制的油性面霜至今,化妆品工业已有了很大的发展。
22、市场上最常见的就是三种润滑液,水性的,油性的和硅树脂的。
23、石油是油性的。
24、什么样的护肤品能使皮肤焕发光泽取决于皮肤的类型,是干性皮肤,油性皮肤,还是介于两者之间。
25、所以尽快把弄脏的衣物送去干洗,随身携带玉米淀粉或者滑石粉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因为这两种粉末都有助于去除油性污渍。
26、我们相当推荐油性皮肤使用这种产品。因为它里面包含的天然吸油成分。
27、如果你是油性皮肤,试纸上就会根据你的面颊,鼻子,前额位置的不同有油点。
油性的国语词典
含油质的。
如:「油性皮肤」。
油性的网络释义
油性
油性的翻译
油性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由声。本义:油水)
(2) 同本义
油,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说文》。按,在今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北。
(3) 古水名。也作“繇”。发源于湖北五峰县界,东流经松滋县界,至公安县西南油口注入长江。今其上游汇入松滋河,南流注入澧水,下游为荆江分洪区,故址已不复存在
(4) 动物的脂肪和由植物或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物
积油满万石,则自然生火。——晋· 张华《博物志》
(5) 又如:油尽灯枯(形容人被消耗得心力衰竭,生命垂危);油盏(油灯);油海(指特大的油田);油火虫虫(方言。即萤火虫)
动词
(1) 涂油
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蔡襄《茶录》
(2) 又如:油窗户;油抹(上漆上油);油壁香车(一种油漆彩绘的车,多为妇女乘用);油搭扇(一种竹骨黑油纸的折扇);油衣(雨衣);油鬏髻(油鬏髻。女人头上梳的发髻。亦代指女人)
形容词
(1) 比喻浮滑,不诚实
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王士祯《师友传灯录》
(2) 又如:油嘴贫舌(爱多说话,耍嘴皮子);油花和尚(油头滑脑不守清规的和尚)
(3) 色泽光润的样子
禾黍油油。——《史记·宋微子世家》。索隐:“光悦貌。”
(4) 又如:油光可鉴(非常光亮润泽);油光光(非常光亮);油光晶亮(非常光滑明亮);油晃晃,油幌幌(油光闪亮);油浸浸(形容物体光亮油润)
(5) 和悦恭谨的样子
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礼记·玉藻》
(6) 又如:油如(宽和的样子);油翼(温和恭谨)
(7) 流动的样子,常形容云和水
自我天覆,云之油油。——《史记·司马相如传》
油油湘江。——《楚辞·惜贤》。注:“流貌。”
(8) 又如:油气(微弱的气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u2 [陆丰腔] jiu3 [客英字典] ju2 [沙头角腔] je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海陆丰腔] riu2 [台湾四县腔] ju2 [宝安腔] ju2 (j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猷 | 以周 | 以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jĭəu | ju/jo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2) 同本义
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说文》
性,质也。——《广雅》
天命之谓性。——《礼记·中庸》
自诚明谓之性。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篇》
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白虎通》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篇》
(3) 又如:性根(根性;本性);性行(人的禀性和行为);性气(人的个性和脾气);个性(人的本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或理性);禀性(本性);性尚(本性的爱好和崇尚)
(4) 事物的性质或性能
则天之明,因地之性。——《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物性之苦。——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物性之不同。——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性力(指药性和药力);性状;共性(共同具有的性质)
(6) 通“生”(
生命;生机莫保其性。——《左传·昭公八年》
民乐其性,而无寇雠。——《左传·昭公十九年》
为炮烙以伤民性。——《韩非子·难势》
性命寿长,终其天年而不夭伤。——《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以治气养性,则身后彭祖。——《韩诗外传·卷一》
(7) 又如:性理(谓生命之原理);性类(犹生类,指有生命的物类)
(8) 性情;脾气
动心忍性。——《孟子·告子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晋· 陶潜《归园田居》
吾性不喜华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性悖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尊德性。——清· 刘开《问说》
(9) 又如:性行淑均(性格和善,品行端正);性耽隐癖(秉性迟钝,甘子寂寞);性起(发脾气);性理(性情和理智)
(10) 性别 。如:男性;女性;雄性;雌性
(11) 语法中词的属性 。如:阳性、阴性、中性
(12) 指与生殖、性欲有关的 。如:性感;性欲
(13) 佛教语。指事物的本质 。与“相”相对。如:性心(佛教语。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性火(佛教语。谓遍布于一切物质现象的火性);性宗(道家的一宗派,主张以修性为本);性相(性指事物的本性;相指事物的表相)
(14) 内心 。如:性地(聪慧;修养);性窦(心窍);性识(天分,悟性)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xiang4 xin4 [宝安腔] sin5 [客英字典] siang5 sin5 [陆丰腔] sin5 [梅县腔] siang5 sin5 [台湾四县腔] sin5 siang5 [沙头角腔] sin5 [海陆丰腔] sin5 siang5 [东莞腔] si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性 | 息正 | 心 | 清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sĭɛŋ | siengh/sien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