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印

yóu yìn [ you yin]
注音 一ㄡˊ 一ㄣ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油印 yóuyìn

(1) 用刻写或打字的蜡纸做版,用油墨印刷

mimeograph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一种简便的印刷方法。用刻写或打字的蜡纸做版,用油墨印刷。 张天翼 《包氏父子》一:“一张信纸上油印着密密的字:告诉他 包国维 本学期得留级。”《<艾青诗选>自序二》:“不知哪儿来的一本油印的《唯物史观浅说》,使我第一次获得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观念。”

引证解释

⒈ 一种简便的印刷方法。用刻写或打字的蜡纸做版,用油墨印刷。

张天翼《包氏父子》一:“一张信纸上油印着密密的字:告诉他包国维本学期得留级。”
《<艾青诗选>自序二》:“不知哪儿来的一本油印的《唯物史观浅说》,使我第一次获得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观念。”

油印的国语词典

一种印刷方法。在蜡纸上刻写或打字后,据以制版,再用油墨印刷。

油印的网络释义

油印

  • 一种简便的印刷方法。先在特制的蜡纸上用打字机打字,或者用铁笔刻画出文字图画,然后让蜡纸附在普通纸面上,在上面涂施油墨,透过打字或者刻写的图纹孔洞,而印刷到下面的普通纸上。又叫“誊写印刷”,是孔版印刷的一种。在革命根据地,因为缺少铅印的条件,油印成为文字宣传的重要方法。
  • 油印的翻译

    英语: to mimeograph
    德语: mit einem Vervierlfältigungsapparat Abzüge machen, vervielfältigen (V)​
    法语: polycopie

    油印造句

    从蜡刻油印、手工制作到现在的电脑排版、彩色打印。
    展览品:一体化印无锡普发绘图文具厂刷机,折页机,油印机,胶装机以及碎纸机等。
    等等,油印机虽然没有,可是刻个版却不难啊。
    他作出了六千项发明,包括电灯泡,留声机和油印机。
    请给我油印这张腊纸,好吗?
    蜂糖板栗颜色暗、呈黄红色,装入纸袋后,纸袋上会有油印,而蜡炒板栗,色泽特别光亮,颜色很黄,皮薄,装入纸袋后,纸袋上无油印。
    自从本书的内容第一次油印并在芝加哥大学的价格理论课程上使用以来,已有十多年了。
    为了保密,试卷我是用蜡纸亲手刻的,然后亲自油印。
    墙角放着好几台长年不用的油印机。
    有白色水印和无水印的证券,复印机,油印机,静电和激光复印机用按尺寸切割的办公用纸。
    另一种是长兴泗安区的临时流通券,面值柒角伍分,是蜡纸油印的,可在泗安流通。
    董青云得意的看着苏灿取出试卷,摊开来,上面密密麻麻的蓝色钢笔字体,像是潮水一样覆盖了整张油印试卷。
    离别是一本书,写满了桩桩件件的往事;离别是一句话,传达着你我之间珍贵的情谊;离别是一首歌,唱出了我们难忘的成长经历;离别是一张画,油印着一只只从小渐大的脚丫……
    马克和海岸,从油印到复印机,以雷射印表机,使用户更精细的工作。
    即使从富美家胶木柜的另一侧望去,你也可以轻易发现这上万张纸页里技工们常用的那十多张:它们的页边都有大量油腻的手指留下的黑油印。
    在深山密林里把军毡作为帐篷,把藤篮工具当作桌子,进行撰稿、刻写蜡纸、油印出版。
    我读高中那阵,老师要考学生,除了出试题,还要刻蜡纸、油印试卷。
    最后一次见到油印试卷,是在大学时代,不过那时候已经不是手刻蜡纸了,而是用上了电脑排版。
    我闻到了油墨的气味,又回忆起远在记忆深处的水云村小学,当年老师就把持着一套黑乎乎的油印机,在薄如蝉翼的白纸上印试卷。
    他带领学生刻板油印传单向乡亲宣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宣传抗日主张,并开始发动组织游击队。

    汉字详情

    yóu [you]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M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LW
    四角: 351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由声。本义:油水)

    (2) 同本义

    油,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说文》。按,在今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北。

    (3) 古水名。也作“繇”。发源于湖北五峰县界,东流经松滋县界,至公安县西南油口注入长江。今其上游汇入松滋河,南流注入澧水,下游为荆江分洪区,故址已不复存在

    (4) 动物的脂肪和由植物或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物

    积油满万石,则自然生火。——晋· 张华《博物志》

    (5) 又如:油尽灯枯(形容人被消耗得心力衰竭,生命垂危);油盏(油灯);油海(指特大的油田);油火虫虫(方言。即萤火虫)

    动词

    (1) 涂油

    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蔡襄《茶录》

    (2) 又如:油窗户;油抹(上漆上油);油壁香车(一种油漆彩绘的车,多为妇女乘用);油搭扇(一种竹骨黑油纸的折扇);油衣(雨衣);油鬏髻(油鬏髻。女人头上梳的发髻。亦代指女人)

    形容词

    (1) 比喻浮滑,不诚实

    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王士祯《师友传灯录》

    (2) 又如:油嘴贫舌(爱多说话,耍嘴皮子);油花和尚(油头滑脑不守清规的和尚)

    (3) 色泽光润的样子

    禾黍油油。——《史记·宋微子世家》。索隐:“光悦貌。”

    (4) 又如:油光可鉴(非常光亮润泽);油光光(非常光亮);油光晶亮(非常光滑明亮);油晃晃,油幌幌(油光闪亮);油浸浸(形容物体光亮油润)

    (5) 和悦恭谨的样子

    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礼记·玉藻》

    (6) 又如:油如(宽和的样子);油翼(温和恭谨)

    (7) 流动的样子,常形容云和水

    自我天覆,云之油油。——《史记·司马相如传》

    油油湘江。——《楚辞·惜贤》。注:“流貌。”

    (8) 又如:油气(微弱的气息)

    英文翻译

    oil, fat, grease, lard; paints

    方言集汇

    ◎ 粤语:jau4
    ◎ 客家话:[梅县腔] ju2 [陆丰腔] jiu3 [客英字典] ju2 [沙头角腔] je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海陆丰腔] riu2 [台湾四县腔] ju2 [宝安腔] ju2 (j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以周平聲開口三等jĭəuju/jou
    yìn [yin]
    部首: 215
    笔画: 5
    五笔: QGBH
    五行:
    仓颉: HPSL
    四角: 777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2) 同本义

    印,执政所持信也。——《说文》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独断》

    印,验也。——《苍颉篇》

    玺谓之印。——《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

    每字为一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布字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其印自落。

    (3) 又如: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牌);印囊(古代装印信的口袋);印曹(掌刻印的官)

    (4) 泛指图章

    凡写诗文,名印当在上,字印当在下,道号又次之…试看宋元诸儒真迹中,用印皆然。—— 明· 徐官《古今印史》

    (5) 又如:打印(盖图章);印匣(印章盒);印篆(印章);印合(印盒,模子)

    (6) 痕迹,标记

    原来宋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徙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唤做“打金印”。——《水浒传》

    (7) 又如:手印;印痕;印识(犹印记)

    (8) 用尖头工具划的线 。如:活塞在汽缸壁上划的一道印

    (9) 姓

    动词

    (1) 盖章

    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睡虎地秦墓竹简》

    (2) 又如:印子债(一种高利贷,即印子钱);印结(清制外省人在京考试或捐官,皆须在京的同乡京官为具保结,上盖六部印,这文书叫“结”。盖印的“结”叫“印结”);印马(验收马匹时诸监按马之优劣,在不同部位加不同印记);印子铺(房)(放印子钱的处所);印封(盖印的封泥);印署(盖印签押)

    (3) 印刷

    板印书籍。——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若止印二三本。

    若印数十本。

    此印者才毕。

    (4) 又如:印板(指用木或金属雕成的印刷底板);印板儿(刻着字的板。喻印象深刻);印造(印刷制作)

    (5) 印证 。证明与事实相符

    虽时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证印:印证)。——清· 袁枚《祭妹文》

    (6) 又如:印正(证明;验证)

    (7) 铭刻 。如:深深印在脑子里

    (8) 直接将 印在 上 。如:印有两分的邮票

    (9) 使物上留下痕迹

    脚上印着黄泥。——郭沫若《女神》

    (10) 又如:印合(模子)

    英文翻译

    print, seal, stamp, chop, mark

    方言集汇

    ◎ 粤语:jan3 ngan3
    ◎ 客家话:[梅县腔] jin5 [海陆丰腔] rin5 rang5 [客英字典] jin5 [陆丰腔] jin5 [客语拼音字汇] yin4 [宝安腔] jin5 [沙头角腔] jin5 [东莞腔] jin5 [台湾四县腔] jin5 jang5
    ◎ 潮州话:ing3 「揭阳」ê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一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刃眞A去聲開口三等眞Aqjinh/innʔĭĕ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