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

cāng hǎi [ cang hai]
繁体 滄海
注音 ㄘㄤ ㄏㄞ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沧海 cānghǎi

(1)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deep blue sea;the sea

词语解释

  1. 大海。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观德》:“故受命而海内顺之,犹众星之共北辰,流之宗沧海也。” 宋 苏轼 《清都谢道士真赞》:“一江春水东流,滔滔直入沧海。” 明 林鸿 《金鸡岩僧室》诗:“夜来沧海寒,梦遶波上月。” 瞿秋白 《赤都心史》九:“皓月落沧海,碎影摇万里。”

  2. 我国古代对 东海 的别称。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东临 碣石 ,以观 沧海 。”《初学记》卷六引 晋 张华 《博物志》:“ 东海 之别有 渤澥 ,故 东海 共称 渤海 ,又通谓之 沧海 。”参见“ 东海 ”。

  3. 神话中的海岛名。

    《海内十洲记·沧海岛》:“ 沧海岛 在 北海 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里,海四面绕岛,各广二千里,水皆苍色,仙人谓之 沧海 也。”

引证解释

⒈ 大海。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观德》:“故受命而海内顺之,犹众星之共北辰,流之宗沧海也。”
宋苏轼《清都谢道士真赞》:“一江春水东流,滔滔直入沧海。”
明林鸿《金鸡岩僧室》诗:“夜来沧海寒,梦遶波上月。”
瞿秋白《赤都心史》九:“皓月落沧海,碎影摇万里。”

⒉ 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参见“东海”。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初学记》卷六引晋张华《博物志》:“东海之别有渤澥,故东海共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

⒊ 神话中的海岛名。

《海内十洲记·沧海岛》:“沧海岛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里,海四面绕岛,各广二千里,水皆苍色,仙人谓之沧海也。”

沧海的国语词典

大海。

沧海的网络释义

沧海 (凤歌所著武侠小说)

  • 凤歌所著武侠小说,“山海经”系列之“海”(另两部为《昆仑》和《灵飞经》)
  • 现如今最具人气、最受欢迎的新武侠小说之一,曾在《今古传奇·武侠版》连载,完笔于2007年,2012年再修订《昆仑》《沧海》,由知音动漫图书出版。双主角陆渐和谷缜,凤歌以其独特的双子星视角,阐述了不同人的世界,不同人的江湖。
  • 沧海 (汉语词汇)

  • 沧海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āng haǐ,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亦指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
  • 沧海造句

    离开几十年,今日重回故乡,已是人事全非,颇有沧海桑田之慨。
    世事变化快又大,弹指间,几番沧海桑田。
    我们所拥有的知识不过只是沧海一粟。
    识才当如伯乐,假如缺乏眼光,难免有沧海遗珠之憾。
    有一句话,说,小鸟飞不过沧海,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
    这笔生意只不过是他所拥有的生意中的沧海一粟罢了。
    在这茫茫大海中,我才深切领略到沧海一粟的渺小靶觉。
    每个人在天地间都如沧海一粟,怎能骄傲自大?
    你是想做沧海中的一粟吗?是想做繁林中的一棵小草吗?还是想做蓝天下展翅翱翔的一只雄鹰?
    这座小城十几年来,沧海桑田,变化实在太大了。
    和无限的宇宙相比,我们只是沧海一粟。
    他曾经沧海,见过大世面,这件小事难不住他。
    沧海桑田的变化并非一朝一夕所致,它是地壳积年累月运动的结果。
    管它沧海成桑田,真情永远不变。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曾经沧海又富有远见卓识的革命先行者。
    同样的地方,现在已是沧海桑田。
    从事古物监定的人最怕眼力不够,沧海遗珠。
    哪怕只是沧海一粟,爱人眼里你就是全部。
    沧海桑田,日新月异,五十年之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像沧海一粟一般是非常小的。

    汉字详情

    cāng [cang]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WB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EOSU
    四角: 381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仓声。本义:寒冷)

    (2) 同“凔”。寒冷

    沧,寒也。——《说文》

    天地之间有沧热。——《周书·周祝》

    疾养滄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荀子·正名》

    欲汤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汉书·枚乘传》

    日初出,沧沧凉凉。——《列子·汤问》

    (3) 又如:沧凉(寒凉;寒冷);沧热(寒冷与炎热)

    (4) 通“苍”。水深绿色 。如:沧流(泛指水流。因江水呈青苍色,故名);沧浪(水色青碧;又指水名,在湖北省境内)

    英文翻译

    blue, dark green; cold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1

    宋本广韵

    hǎi [hai]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TXU
    五行:
    仓颉: EOWY
    四角: 381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英文翻译

    sea, ocean; mari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hoi2
    ◎ 客家话:[陆丰腔] hoi3 [梅县腔] hoi3 [沙头角腔] hoi3 [宝安腔] hoi3 [海陆丰腔] hoi3 [东莞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语拼音字汇] hoi3
    ◎ 潮州话:h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改上聲開口一等xɒihaix/xo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