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亡

lún wáng [ lun wang]
繁体 淪亡
注音 ㄌㄨㄣˊ ㄨㄤ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沦亡 lúnwáng

(1) 国家被并吞、灭亡

be annexed; subjugation of a country

(2) 沦丧;丧失

道德沦亡
lose

词语解释

  1. 塌陷。

    《汉书·刘向传》:“ 秦始皇 之末至 二世 时,日月薄食,山陵沦亡。”

  2. 丧失;沦落。

    清 吴伟业 《观蜀鹃啼剧有感》诗序:“北都覆没,西土沦亡。” 姚华 《曲海一勺·原乐》:“自雅乐沦亡,燕乐衰歇,道古希声,取悦众耳,歌者未终,听者倦矣。”

  3. 灭亡;丧亡。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七:“朝云无处所, 荆国 亦沦亡。” 宋 曾巩 《祭晁少卿文》:“不意今者,公遽沦亡,得讣歔欷,涕随声发。”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今即得有境地,而知己沦亡,可胜浩叹!”

  4. 犹衰亡。

    郭沫若 《瓶》诗之三十:“我在和 夸父 一样追逐太阳,我在和 李白 一样捞取月光,我坐看着我的身心刻刻地沦亡。”

引证解释

⒈ 塌陷。

《汉书·刘向传》:“秦始皇之末至二世时,日月薄食,山陵沦亡。”

⒉ 丧失;沦落。

清吴伟业《观蜀鹃啼剧有感》诗序:“北都覆没,西土沦亡。”
姚华《曲海一勺·原乐》:“自雅乐沦亡,燕乐衰歇,道古希声,取悦众耳,歌者未终,听者倦矣。”

⒊ 灭亡;丧亡。

唐陈子昂《感遇》诗之二七:“朝云无处所, 荆国亦沦亡。”
宋曾巩《祭晁少卿文》:“不意今者,公遽沦亡,得讣歔欷,涕随声发。”
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今即得有境地,而知己沦亡,可胜浩叹!”

⒋ 犹衰亡。

郭沫若《瓶》诗之三十:“我在和夸父一样追逐太阳,我在和李白一样捞取月光,我坐看着我的身心刻刻地沦亡。”

沦亡的国语词典

沦陷而灭亡。《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秦始皇之末至二世时,日月薄食,山陵沦亡。」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八首之二七:「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也作「沦灭」。

沦亡的网络释义

沦亡

  • 沦亡,汉语词汇。
  • 拼音:lún wáng,
  • 释义:(1)国家被并吞、灭亡(2)沦丧;丧失,道德沦亡。
  • 沦亡造句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
    西方童话里超自然的成分,除了女巫与能言的动物,竟全部是小型人,根据小黑人创造的。美妙的童话起源于一个种族的沦亡——这具有事实特有的一种酸甜苦辣说不出的滋味。
    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徬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司马相如。
    它会导致耗用一笔款项,而这些款项本应用在传达真理的光给那些因没有基督而行将沦亡的生灵。
    在这两类人的共同努力下,社稷沦亡,神州陆沉,异族入主中原,黎民若处水火。
    洛丹伦已沦亡了,此刻恶魔们就要起头入侵卡里姆多了!
    与之相比,变化速率越快的辞汇,沦亡以及被其余辞汇庖代的速率也越快。
    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和人民大众,不甘心国家的沦亡,前仆后继地奋起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
    这里虽然是个热闹去处,却是道德沦亡,说不上有什么快活。
    他感慨家国沦亡,有家归不得,有国也归不得,只能流落他乡。
    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
    在我们和全国人民看来,半个中国由贵党而沦亡,决不能不课督贵党以恢复领土主权的责任。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同仁等目击心伤,不甘坐视黄炎华胄之沦亡,锦绣河山颠覆,感雪国耻之决心,特发起组织,以我辈之热血,誓与倭寇作殊死战。
    在道德沦亡的时代,我们该何去何从?
    拉登之死让世界人民再次看到了恐惧主义势力的丑恶嘴脸及其必定沦亡的历史命运。
    整个民族被引导进入歧途,可怕地注定会沦亡,这种致命的错误,真是前所未有。
    上面来看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以上都是我们的子孙乃至我们都有能够看不到的物种,或许再过几年,又会有植物不同的沦亡,而这难道与我们有关?
    假如所有的植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沦亡。

    汉字详情

    lún [lun]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WXN
    五行:
    吉凶:
    仓颉: EOP
    四角: 381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仑( lún)声。本义:水起微波)

    (2) 同本义

    沦,小波为沦。——《说文》

    河水清且沦猗。——《诗·魏风·伐檀》。传:“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

    从流而风曰沦。沦,文貌。”

    (3) 沉沦;没落

    沦,渍也。——《广雅》

    沦于不测。——《淮南子·精神》。注:“入也。”

    微霜降而下沦兮。——《楚辞·远游》

    韩公沦卖药。—— 江淹《杂体诗》

    (4) 又如:沦化(变化;沦落);沦降(沦落);沦倾(陷落);沦滞(陷入苦境)

    (5) 灭亡;丧亡

    沦,一曰没也。——《说文》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沦胥以铺。——《诗·小雅·雨无止》

    无沦胥以亡。——《诗·大雅·抑》

    (6) 又如:沦翳(衰亡消失);沦坠(沦亡,消灭);沦替(没落衰微);沦殁(死亡);沦佚(沦没散失);沦溺(沉没;淹没)

    英文翻译

    be lost; sink, be submerged

    方言集汇

    ◎ 粤语:leon4
    ◎ 潮州话:罗温5(轮)

    宋本广韵

    wáng,wú [wang,wu]
    部首: 225
    笔画: 3
    五笔: YNV
    五行:
    仓颉: YV
    四角: 00710

    详细解释

    wáng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 yǐn)隐蔽。合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

    (2) 同本义

    亡,逃也。——《说文》

    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国语·晋语四》

    子牟有罪而亡。——《国语·楚语上》

    怀其璧,从径道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或以为亡。

    数言欲亡。

    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

    奴惊,各亡去。——高启《书博鸡者事》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亡归(逃回);逃亡(逃走在外);亡虏(逃亡的犯人);亡民(逃亡在外的百姓);亡子(亡人。逃亡的人);亡奔(逃奔);亡臣(逃亡之臣);亡逸(逃亡);亡匿(逃跑并躲藏起来)

    (4) 死

    存亡不可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资治通鉴》

    身在身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长者先亡。——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亡人(死人。骂人的话);阵亡(在作战中牺牲);亡醮(为死者设坛祭祷);亡友(死去的友人);亡死(死亡);亡殁(死亡);亡化(死亡;去世)

    (6) 丢失;丧失

    亡赵自危。——《战国策·秦策五》

    非其所以与人而与人,谓之亡。——《谷梁传·定公八年》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汉· 贾谊《过秦论》

    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大道以多歧亡羊。——马中锡《中山狼传》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战国策·齐策》

    诸侯之所亡。——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亡逸(散失);亡躯(丧身);亡阙(亡缺。丧失残缺);亡缺(散失残缺);亡家犬(丧家犬);亡书(散失的书籍)

    (8) 灭亡

    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大亡其则。——《韩非子·说难》

    彼固亡国之形也。——《韩非子·初见秦》

    秦饥而宛亡。——《战国策·西周策》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苏洵《六国论》

    亡无日矣。——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坐而待亡。

    (9) 又如:兴亡(兴盛和灭亡);亡破(国破家亡);亡君(亡国之君);亡绝(国家败亡,宗庙绝祀);亡征(灭亡的征兆)

    (10) 外出;出门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论语·阳货》

    (11) 沉迷于宴饮

    乐酒无厌谓之亡。——《孟子》

    (12) 通“忘”

    曷维其亡?——《诗·邶风·绿衣》

    圣人之法死亡亲,为天下也。厚亲分也。以死亡之。——《墨子·大取》

    人不能自止于足,而忘其富之涯乎。——《韩非子·说林下》

    知而亡情,能而不为,真知真能也。——《列子·仲尼》

    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率吾众也。——《淮南子》

    (13) 轻视 。如:亡如(瞧不起,不放在眼里)

    名词

    (1) 过去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木兰花慢》

    (2) 另见

    动词

    (1) 古同“无”

    (2) 通“无”。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汤问》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诗·唐风·葛生》

    亡则以缁,长半幅。——《仪礼·士丧礼》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孟子·尽心上》

    自苦亡人之地。——《汉书·李广苏建传》

    大且亡罪夷灭。

    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后汉书·列女传》

    (3) 副词,通“毋”可译为“不”、“不要”等,表示否定

    幸亡阻我。——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亡论长者。

    法令亡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亡何国变。——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4) 另见 wáng

    英文翻译

    death, destroyed; lose, perish

    方言集汇

    ◎ 粤语:mong4 mou4
    ◎ 客家话:[梅县腔] mong2 [客语拼音字汇] mong2 [客英字典] mong2 [陆丰腔] mong3 [沙头角腔] mong2 [宝安腔] mong2 [海陆丰腔] mong2 [东莞腔] mong2 [台湾四县腔] mong2
    ◎ 潮州话:bhuang5 bho5 (bûang bô)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mĭwaŋmyang/mv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