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

shā mén shì jūn [sha men shi jun]

词语释义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杆菌的一属,种类很多,无芽孢,包括伤寒、副伤寒、食物中毒等病原菌。因纪念美国病理学家沙门而定名。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因此,沙门氏菌是如何潜入食物中的,它们会在哪些食物中存在,我们能做什么呢?
2、这些产品在从农场到餐桌这一供应链的转运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诸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甲肝病毒等病原体的污染。
3、用沙门氏菌培养这些癌细胞可以有效地使得身体的免疫细胞“侦察”到它们,然后开始攻击。
4、最初发现沙门氏菌污染的花生产品最后的发货时间是在上年九月份,在卫生部门官员开始查找爆发原因的一个月以后。
5、周五美国食物药品管理局发表声明,称他们已找到鸡蛋沙门氏菌感染的原因,该病菌在爱荷华州两大农场被发现。
6、沙门氏菌是如何污染食物的?
7、还记得去年因沙门氏菌导致的花生酱召回事件吗?
8、因为沙门氏菌的天然宿处是动物的肠道,动物粪便如果进入食物或水源中,则成为了细菌的载体。
9、虽然转基因食品不是完完全全的自然的,但那也不一定就是坏事;食物中的有毒病菌,比如沙门氏菌,是自然就有的,但每年有几千人因此丧命。
10、典型的杆状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不过也有其他种类。
11、沙门氏菌是国家防止食物中毒的主要目标。它的症状主要包括腹泻,发烧和腹部绞痛。
12、与此同时,调查者们相信,沙门氏菌的蔓延仅仅与新鲜的食品有关。
13、由于沙门氏菌适于在潮湿环境爆发,雨水渗漏是个大问题。
14、如果这些还不算什么的话,食物所携带的各种病菌——从沙门氏菌、霍乱、大肠杆菌到痢疾杆菌,这还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死亡人数足以令人触目惊心。
15、此法破坏了沙门氏菌,但它不能煮熟蛋,或者影响它们的颜色、风味、营养价值和使用。
16、但这些细菌中不包括沙门氏菌,因为它习惯于通过呼吸作用。
17、澳大利亚当局在从中国进口的食品中发现了沙门氏菌及李斯特菌,水银及砷的浓度也大大超标。
18、根据四月关于沙门氏菌疫病的最初报道,有专家学者已经警告消费者不要食用红圆番茄、梅子茄和罗马番茄。
19、许多有经验的专家怀疑,带有沙门氏菌的地下鼠进入了鸡饲料区,因为这一感染似乎来自鸡蛋里。
20、调查表明最初将沙门氏菌疫病爆发的根源归因于西红柿的说法已出现了新的转折。
21、报告还推断说沙门氏菌已经遍布美国的厨房有上百年了,即使它们是对我们没有好处,那最起码也是无害的。
22、假定生鸡肉和其它肉类都有沙门氏菌,不要让它们污染器具表面和其它食物,比如农产品。
23、有些人确实是同时吃了西红柿和辣椒感染了沙门氏菌疫病的。
24、鉴于最近沙门氏菌引起的确切病例已多达1000例,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检查员已开展紧密调查以确定疫病发生的跟源。
25、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会有那些沙门氏菌和猪流感的爆发?

沙门氏菌造句

因此,沙门氏菌是如何潜入食物中的,它们会在哪些食物中存在,我们能做什么呢?
这些产品在从农场到餐桌这一供应链的转运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诸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甲肝病毒等病原体的污染。
用沙门氏菌培养这些癌细胞可以有效地使得身体的免疫细胞“侦察”到它们,然后开始攻击。
最初发现沙门氏菌污染的花生产品最后的发货时间是在上年九月份,在卫生部门官员开始查找爆发原因的一个月以后。
沙门氏菌是如何污染食物的?
还记得去年因沙门氏菌导致的花生酱召回事件吗?
因为沙门氏菌的天然宿处是动物的肠道,动物粪便如果进入食物或水源中,则成为了细菌的载体。
虽然转基因食品不是完完全全的自然的,但那也不一定就是坏事;食物中的有毒病菌,比如沙门氏菌,是自然就有的,但每年有几千人因此丧命。
典型的杆状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不过也有其他种类。
沙门氏菌是国家防止食物中毒的主要目标。它的症状主要包括腹泻,发烧和腹部绞痛。
与此同时,调查者们相信,沙门氏菌的蔓延仅仅与新鲜的食品有关。
由于沙门氏菌适于在潮湿环境爆发,雨水渗漏是个大问题。
如果这些还不算什么的话,食物所携带的各种病菌——从沙门氏菌、霍乱、大肠杆菌到痢疾杆菌,这还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死亡人数足以令人触目惊心。
此法破坏了沙门氏菌,但它不能煮熟蛋,或者影响它们的颜色、风味、营养价值和使用。
但这些细菌中不包括沙门氏菌,因为它习惯于通过呼吸作用。
澳大利亚当局在从中国进口的食品中发现了沙门氏菌及李斯特菌,水银及砷的浓度也大大超标。
根据四月关于沙门氏菌疫病的最初报道,有专家学者已经警告消费者不要食用红圆番茄、梅子茄和罗马番茄。
许多有经验的专家怀疑,带有沙门氏菌的地下鼠进入了鸡饲料区,因为这一感染似乎来自鸡蛋里。
调查表明最初将沙门氏菌疫病爆发的根源归因于西红柿的说法已出现了新的转折。
假定生鸡肉和其它肉类都有沙门氏菌,不要让它们污染器具表面和其它食物,比如农产品。

汉字详情

shā,shà [sha]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IT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FH
四角: 39120

详细解释

shā

名词

(1) (会意。从水,从少。《说文》:“水少沙见。”金文字形,左边是水,右边“少”象沙粒形。本义:极细碎的石粒)

(2) 同本义

沙,水中散石也。——《说文》。字亦作砂。

于沙。——《易·需》。荀注:“水中之刚。故曰沙。”

剽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状,粟焉。如屑尘厉。——《管子·地员》

白沙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北山经》

红壁丹沙。——《楚辞·招魂》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李白《古风》

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又如:沙芦(泥沙里的芦苇);沙砾(细沙和碎石。也作砂砾);沙坛(沙祭坛);沙路;沙堤;沙痕(沙上的痕迹);沙泉(沙上涌出的泉水);沙府(铺沙的墓穴)

(4) 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

凫鷖在沙。——《诗·大雅·凫鷖》

(5) 又如:沙线(地图上表明航道上暗滩的虚线);沙涂(沙泥沉积而成的浅滩);沙步(沙滩边渡口);沙洪(由流沙淤积而成的大暗滩);沙路(沙滩上的路;沙石路);沙际(沙滩或沙洲边);沙屿(沙滩和小岛);沙碛(沙滩;沙洲)

(6) 沙地;水边可耕之地 。如:沙民(沙田上耕作的民丁);沙丁(沙田民户中的丁男);沙裙(沙田边缘的荒地);沙压(被流沙覆盖的耕地);沙坑(流沙淤积的洼地);沙埚(低洼的沙地);沙荒地(由大风或洪水带来大量沙粒而形成的不能耕种的沙地)

(7) 沙漠 。如:沙衍(沙漠);沙度(越过沙漠);沙莽(广阔的沙地,大漠);沙朔(北方沙漠之地,塞北);沙陲(边陲沙漠之地);沙区(沙漠地区);沙西(泛指远方沙漠地带以西的地区);沙外(大漠以北);沙塞(沙漠边塞);沙塞子(生长在塞外沙漠地带的胡人)

(8) 由蒸制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品 。如:豆沙

(9) 姓。如:沙三(泛指人名。在元剧中和“五留”同用。犹言“张三”、“李四”)

(10) 古有时通“纱”。指绢之轻细者

素沙者今之白缚也,……今世有沙縠者,名出于此。——《周礼·天官·内司服》郑注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形容词

(1) 沙哑的,嘶哑的 。如:沙喉咙(嘶哑的嗓子);沙嗄(沙涩。嘶哑不圆润)

(2) 粗糙 。如:沙壳子(质粗劣的小铜钞);沙模儿铜钱(即沙钱,质地粗劣的小铜钱);沙涩(粗糙)

(3) 粗野;粗俗 。如:沙块(粗野之人)

(4) 颗粒松散如沙状 。如:沙糖;沙瓤(呈细粒状的松散瓜瓤)

(5) 〈方〉∶雌性的 。如:沙牛

(6) 另见 shà

shà

动词

(1) 〈方〉∶摇动,使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如:把米里的稗子沙一沙

(2) 另见 shā

英文翻译

sand, gravel, pebbles; granulated

方言集汇

◎ 粤语:saa1
◎ 客家话:[陆丰腔] sa1 [梅县腔] sa1 [宝安腔] sa1 [客语拼音字汇] sa1 [海陆丰腔] sa1 [东莞腔] sa1 [台湾四县腔] sa1 [客英字典] sa1 [沙头角腔] sa1
◎ 潮州话:sua1 sa1 (sua sa)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suɑsra/sha
mén [men]
部首: 321
笔画: 3
五笔: UYH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LIS
四角: 370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門,闻也。从二户相对,象形。按,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宅区域曰门。

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白虎通》

门常闭。——《墨子·号令》

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辞》

(3) 又如:门阑(门帘;门框);门钉(大门上的圆头装饰物);门楔(门榄两端靠门框竖立的短木);门吊儿(门上的搭钩);门坎(门槛)

(4) 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门,人所出入也。——《玉篇》

王城十二门。——《周礼·司门》注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洞门甚隘。——《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君竟日不出门。(竟:终)——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门籍(古时写有朝臣姓名年纪等,凭以出入宫门的门证);门不停宾(宾来即见,不须等候。言主人能礼贤下士);门状(家有丧事,将死者生卒年月及殡葬日期,书写于素纸之上,贴在门首,俗称为门状)

(6) 稽查、征税的关卡 。如:门征(边境关卡征的税,即关税)

(7) 门前,门口

掌扫门庭。——《周礼·天官》

(8) 又如:门墉(门口墙边);门台(门口的台阶);门堂(门侧的堂室。也指家);门戟(门前所列之戟);门塾(闾门两侧的厅堂。古代乡里多于此设立家塾以教化民众)

(9) 水路、陆路必经的出入口 。如:玉门、雁门、虎门、江门等

(10)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灶门老婢。——欧阳修《与尹师鲁书》

(11) 又如:门旗(在阵前对称竖立的两面大旗,即指阵门);电门;阀门;闸门

(12) 门径;诀窍

事君而不二兮,迷不知宠之门。——《楚辞·九章》

(13) 又如:窍门(能解决困难问题的好方法);这件事有门了

(14) 家;家族

汝勿妄语,灭吾门也。——《三国志·先主传》

至蔺相如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可怜光采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15) 又如:门闾(指家门);门中(指家族中;称族中已亡者);门功(祖先世代的功劳);门地(家世地位。即门第);门庇(先人的庇荫);门法(家法)

(16) 学术思想或宗教的派别

孔门之徒。——《论衡·问孔》

(17) 又如:佛门;教门;门徒

(18) 类别 。如:分门别类

(19) 动物界的通常最基本部分之一 。如: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

(20) 传统指跟师傅有关的人 。如:门僧(门下僧人);门下人(门客);门生故吏(学生和老部下);门人(弟子,门生)

(21) 指旧社会封建迷信组织的帮派 。如:清门;洪门;会道门

动词

(1) 守门

宋师败绩,公伤股, 门官歼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 如:门敬(送给看门人的财物);门皂(旧时衙门口值守的差役);门公(守门的老头);宅门(深宅大院的大门);门正(掌管城门关闭及出入的人);门吏(守门的小官员)

(3) 攻门

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左传·襄公十年》

量词

(1) 用于炮。如:一门炮

(2) 用于功课、技术等。如:三门功课;两门技术

英文翻译

gate, door, entrance, ope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un4

宋本广韵

shì,zhī [shi,zhi]
部首: 430
笔画: 4
五笔: QAV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VP
四角: 72740

详细解释

shì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物体欲倾倒而将其支撑住的形象。是“支”的本字。本义: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

(2) 同本义

氏,姓氏。——《玉篇》。按,秦汉以前,“姓”和“氏”不同,“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夏、商、周三代,氏是姓的支系,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

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略·氏族》

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3) 也有以邑、官职、祖父的谥号或字为氏的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 秦始皇则曰“姓 赵氏”,于 汉高祖则曰“姓 刘氏”。—— 顾炎武《日知录》

丁氏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察传》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乐府诗集·陌上桑》

(4) 加在远古传说人物后面、世袭官职后面的称谓。如:伏羲氏;太史氏;夏后氏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5) 一家成员所共同采用的姓,以别于个别的名。如:张氏兄弟;王氏姐妹;氏姓(氏与姓;姓);氏胄(世家大族的后裔)

(6) 对学术、流派、专家、名人或宗教的称呼

妙思六经,消遥百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7) 又指古代世业职官的称号。如:保氏;职方氏;陈氏定理

(8) 旧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或如通常在父姓前还加上夫姓的称呼

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 陶氏。—— 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夫人李氏;王张氏

(10) 姓

代词

(1) 通“是”。此,这

今知氏大国之君。——《墨子·天志下》。俞樾云:“知”字衍文。氏、是古通用。“今氏”即“今是”也。

唯氏三族之不虞。——《白虎通·宗族》

氏为庄公。——《汉书·地理志》

(2) 另见 zhī

zhī

(1) ——见“月氏”( Yuèzhī):汉代西域国名

(2) 另见 shì

英文翻译

clan, family; mi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si6 z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i4 [台湾四县腔] sii5 [客英字典] shi5 [陆丰腔] shi6 [东莞腔] si3 [沙头角腔] si5 [梅县腔] she5 [宝安腔] si3 | zi1 [海陆丰腔] shi6 shi5
◎ 潮州话:si6 ,ze1[潮阳]zu1,ziⁿ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移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tɕĭecje/tje
jūn,jùn [jun]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LTU
五行:
仓颉: TWHD
四角: 44600

详细解释

jūn

名词

(1) 低等植物的一大类,不开花,没有茎和叶子,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养料,靠寄生生活,种类很多如细菌、真菌等

(2) 组成裂殖菌纲的一大类微小植物中的任一种 。如:细菌

(3) 另见 jùn

jùn

名词

(1) (形声。从艸,囷( qūn)声。本义:蘑菇,蕈,菌子。高等菌类。有的可供食用) 同本义 。如:菌芝(即灵芝);菌阁(形如菌状之阁);菌蟪(朝菌和蟪蛄);菌蠢(谓如菌类之短小丛生)

(2) 另见 jūn

英文翻译

mushroom; germ, microbe

方言集汇

◎ 粤语:kwa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un2 kiun3 [客英字典] kiun2 kiun3 [梅县腔] kiun2 [宝安腔] kun5 [台湾四县腔] kiun2 kiun3 [客语拼音字汇] kiun3 [东莞腔] k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渠殞眞B合上聲合口三等眞Bgynx/gwyyngʰĭwĕ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