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漏

shā lòu [ sha lou]
注音 ㄕㄚ ㄌㄡˋ

词语释义

1.古代一种计时仪器。根据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其制法与漏壶相同,因北方天寒易冻,故以沙代水。也称沙时计。 2.即沙滤器。参见"沙滤器"。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古代一种计时仪器。根据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其制法与漏壶相同,因北方天寒易冻,故以沙代水。也称沙时计。 明 游潜 《博物志补》:“五轮沙漏,北方水善冻,壶漏不下, 新安 詹希元 以沙代水,人以为古未有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一种计时仪器。根据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其制法与漏壶相同,因北方天寒易冻,故以沙代水。也称沙时计。

明游潜《博物志补》:“五轮沙漏,北方水善冻,壶漏不下, 新安詹希元以沙代水,人以为古未有也。”

⒉ 即沙滤器。参见“沙滤器”。

沙漏的国语词典

一种古代的计时器。元新安詹希元所创。大略如壶漏而改以沙代水,可避免结冰凝滞 。

沙漏的网络释义

沙漏 (力学术语)

  • 沙漏也叫做沙钟,是一种测量时间的装置。西方沙漏由两个玻璃球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的。通过充满了沙子的玻璃球从上面穿过狭窄的管道流入底部玻璃球所需要的时间来对时间进行测量。一旦所有的沙子都已流到的底部玻璃球,该沙漏可以被颠倒以测量时间了,一般的沙漏有一个名义上的运行时间1分钟。
  • 沙漏的翻译

    英语: hourglass, sand filter
    德语: Sanduhr (S, Tech)​
    法语: Sablier

    沙漏造句

    时间是不停奔流的大河,是腾空飞跑的骏马,是滚滚红尘中的车轮,是不能倒转的沙漏。
    我看到生命从我头顶飞过去时投下的斑驳深邃的暗影,沙漏翻过来覆过去,千重鹤又灿烂的开了一季。我知道又过了一年了。很多事情也改变了。
    这个浓密的尘埃盘可能是沙漏状星云的起源所在。
    时针分开了永久谁原地等候,爱被雨淋成沙漏被时间带走。
    幸福是感情的沙漏,是没有眼泪沾湿的回忆,幸福是永恒的主题,是不为消逝年华叹息,正视匆匆溜走时光的心态。
    做人吧,就像一个沙漏,内心装满介怀脑子就容易空,就会没了理智。如果脑子一旦有了理智,心也就宽容了。
    我怕我的记忆像沙漏,越来越少,总有一天会模糊。
    时间的沙漏在一点一点静静地流淌,岁月的痕迹在一笔一画细细地描绘。而美好的回忆常常带给我许多温馨和感动。
    暖春,伴着时间的低吟,缓缓而来;残冬,随着沙漏的流失,默默而归。江南的三月,似乎还残留着严冬的料峭,微冷,清寒。
    在模拟过程中应用质量放缩、沙漏控制技术,得到了各道次轧件变形结果及轧制力曲线。
    天外飞仙来喝彩,恭贺新婚百花开。汩汩暖流奔入海,点点滴滴都是爱。洞房花烛沙漏快,红绡帐里谁更坏。地老天荒这一拜,天上人间不分开。祝:新婚愉快。
    温哥华的公交候车亭被变成一个充满咖啡豆的“沙漏”,提醒客户促销的短期性质。
    时间像沙漏中的细沙,悄悄流逝,时间像一闪而过的流星,稍纵即逝,时间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在微笑中看尽世间的沧桑。
    生活是一个沙漏,日子的细沙通过要井然有序;幸福是一道阳光,在烦恼的乌云背后蒸腾起彩虹;生活是一种意义,平淡却充实。元旦虽过,愿你将快乐延续!
    我怕我的记忆像沙漏,越来越少,总有一天会模糊。阿玦,七年了,我就快不记得你笑起来的样子,你说话的声音因为我太懦弱,害怕痛苦不肯时时去想,但我又不想忘记,所以你走了,我还一直住在回忆里。
    宇宙或者苍穹的漫长,秒针或者呼吸的微茫,你在虚空中停驻你在命运里安睡,你在巨大沙漏的阴影里轻轻醒来,而生命的间隙被慈悲填满,而你在这冷漠的人间。
    在沙漏和枯叶之间,我不想同精神打交道,我要的是无常,我想做孩子和花。赫尔曼·黑塞。
    于是,关心和期待变成了充满善意和爱的折磨,沙漏转成了炒勺,匀速旋转变成了大师傅颠勺,本来想颠出一朵精美的萝卜花,结果只收获了一颗浑圆的肉丸。
    沙漏的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清茶的闲逸浸泡是一段时间;指针滴答行走是一段时间,流走的是时间,但流不走思念。亲,偶想你!
    时间是不可逆的,我的生命沙漏将消失殆尽,我和所有人一起无意识地循规蹈矩向着我的死亡前进。欧文·亚隆。

    汉字详情

    shā,shà [sha]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IT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FH
    四角: 39120

    详细解释

    shā

    名词

    (1) (会意。从水,从少。《说文》:“水少沙见。”金文字形,左边是水,右边“少”象沙粒形。本义:极细碎的石粒)

    (2) 同本义

    沙,水中散石也。——《说文》。字亦作砂。

    于沙。——《易·需》。荀注:“水中之刚。故曰沙。”

    剽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状,粟焉。如屑尘厉。——《管子·地员》

    白沙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北山经》

    红壁丹沙。——《楚辞·招魂》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李白《古风》

    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又如:沙芦(泥沙里的芦苇);沙砾(细沙和碎石。也作砂砾);沙坛(沙祭坛);沙路;沙堤;沙痕(沙上的痕迹);沙泉(沙上涌出的泉水);沙府(铺沙的墓穴)

    (4) 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

    凫鷖在沙。——《诗·大雅·凫鷖》

    (5) 又如:沙线(地图上表明航道上暗滩的虚线);沙涂(沙泥沉积而成的浅滩);沙步(沙滩边渡口);沙洪(由流沙淤积而成的大暗滩);沙路(沙滩上的路;沙石路);沙际(沙滩或沙洲边);沙屿(沙滩和小岛);沙碛(沙滩;沙洲)

    (6) 沙地;水边可耕之地 。如:沙民(沙田上耕作的民丁);沙丁(沙田民户中的丁男);沙裙(沙田边缘的荒地);沙压(被流沙覆盖的耕地);沙坑(流沙淤积的洼地);沙埚(低洼的沙地);沙荒地(由大风或洪水带来大量沙粒而形成的不能耕种的沙地)

    (7) 沙漠 。如:沙衍(沙漠);沙度(越过沙漠);沙莽(广阔的沙地,大漠);沙朔(北方沙漠之地,塞北);沙陲(边陲沙漠之地);沙区(沙漠地区);沙西(泛指远方沙漠地带以西的地区);沙外(大漠以北);沙塞(沙漠边塞);沙塞子(生长在塞外沙漠地带的胡人)

    (8) 由蒸制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品 。如:豆沙

    (9) 姓。如:沙三(泛指人名。在元剧中和“五留”同用。犹言“张三”、“李四”)

    (10) 古有时通“纱”。指绢之轻细者

    素沙者今之白缚也,……今世有沙縠者,名出于此。——《周礼·天官·内司服》郑注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形容词

    (1) 沙哑的,嘶哑的 。如:沙喉咙(嘶哑的嗓子);沙嗄(沙涩。嘶哑不圆润)

    (2) 粗糙 。如:沙壳子(质粗劣的小铜钞);沙模儿铜钱(即沙钱,质地粗劣的小铜钱);沙涩(粗糙)

    (3) 粗野;粗俗 。如:沙块(粗野之人)

    (4) 颗粒松散如沙状 。如:沙糖;沙瓤(呈细粒状的松散瓜瓤)

    (5) 〈方〉∶雌性的 。如:沙牛

    (6) 另见 shà

    shà

    动词

    (1) 〈方〉∶摇动,使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如:把米里的稗子沙一沙

    (2) 另见 shā

    英文翻译

    sand, gravel, pebbles; granulated

    方言集汇

    ◎ 粤语:saa1
    ◎ 客家话:[陆丰腔] sa1 [梅县腔] sa1 [宝安腔] sa1 [客语拼音字汇] sa1 [海陆丰腔] sa1 [东莞腔] sa1 [台湾四县腔] sa1 [客英字典] sa1 [沙头角腔] sa1
    ◎ 潮州话:sua1 sa1 (sua sa)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suɑsra/sha
    lòu [lou]
    部首: 331
    笔画: 14
    五笔: INF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SMB
    四角: 3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屚( 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2) 同本义

    漏尽钟鸣,箭驰风追。——《马稚暨妻张氏墓志》

    漏,以铜受水,刻节。——《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

    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

    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

    (3) 又如:漏下(漏刻的水面已经下落);漏永更长(比喻深夜);漏尽钟鸣(黎明时分);漏夜(深夜);漏板(古代报更用的铜板);漏刻(古计时器)

    (4) 孔隙,孔穴;漏洞

    禹耳参漏。——《淮南子·修务》

    (5) 又如:漏目(漏洞);漏眼(漏洞,毛病);漏窗(具有各种漏空图案的窗孔);漏风掌(漏风的巴掌。五指分开的巴掌)

    (6) 破绽 。如:漏子

    (7) 时刻,时间

    二岁余,贤传漏在殿下。——《汉书·佞幸传·董贤》。注:“传漏,奏时刻。”

    (8) 病名。流脓、流血不能收口的病 。如:痔漏;崩漏

    (9) 通“蝼”。臭味

    马黑脊而般臂,漏。——《礼记·内则》

    动词

    (1) 房顶漏雨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漏天(如天泻漏);漏屋(漏雨的房屋)

    (3) 泄露;泄密

    今为人主而漏其群臣之语。——《韩非子》

    (4) 又如:漏师(泄漏军中的机密大事);漏语(泄漏机密);漏露(泄露);漏信(走漏消息)

    (5) 遗漏;疏忽

    号为罔漏吞舟之鱼。——班固《汉书》

    (6) 又如:漏刃(从刀下漏过);漏名(谓在贺新天子即位的册牒上的漏署姓名);漏略(遗漏疏忽);漏逸(遗漏阙失);漏迹(遗漏的痕迹);漏夺(漏脱)

    (7) 逃脱;逃避 。如:漏网

    (8) 诱骗;引诱

    因此特说些风话,漏你下手。——《水浒传》

    (9) 遮,藏

    当初也无定无媒证,做的来藏头漏影。——元·佚名《鸳鸯被》

    形容词

    (1) 简陋 。如:漏屋(简陋的房屋);漏败(简陋破败)。漏星堂(比喻破屋)

    (2) 通“陋”。狭小

    虽隐於穷阎漏屋。——《荀子·儒效》

    英文翻译

    leak, drip; funnel; hour glass

    方言集汇

    ◎ 粤语:la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eu6 [东莞腔] leu3 [沙头角腔] lieu5 [梅县腔] leu5 [陆丰腔] leu6 [客语拼音字汇] leu4 [台湾四县腔] leu5 [宝安腔] liu3 [客英字典] leu5
    ◎ 潮州话:lau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盧候去聲開口一等ləuluh/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