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

shā é [ sha e]
注音 ㄕㄚ ㄜˊ

词语释义

指沙皇统治下的俄国。

词语解释

  1. 指沙皇统治下的 俄国 。

引证解释

⒈ 指沙皇统治下的俄国。

沙俄的国语词典

称沙皇统治时代的俄国为「沙俄」。

沙俄的翻译

英语: Tsarist Russia, abbr. for
法语: Empire russe

沙俄造句

特别是在沙俄哥萨克入侵我黑龙江流域后,达斡尔人为保家卫国,与俄国入侵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李鸿章另一个寄予希望的是沙俄,这是个前门拒狼后门进虎的险招,背后的秘密谈判仍在紧张进行。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
永春人林兴珠率福建藤牌兵赴黑龙江收复被沙俄侵略者占领的雅克萨城,战功卓著。
自沙俄时代起,格鲁吉亚所处的外高加索就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
燕泰与林振都知道,沙俄人是绝对不会放弃这一大片土地的,他们也是做好了战争的准备。
并认为,沙俄、日本之所以“挟我”、“轻我”,“皆以中国守一隅之见,畏难苟安,不能兴奋。
在波兰民族运动走向高潮,与沙俄的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候,肖邦身在奥地利。
该剧以穿越的形式,讲述了同治年间平遥城王掌柜被困沙俄,一家人几乎全部被杀,只剩下了单传血脉王某。
沙俄帝国是一个典型的合并后形成的国家。
年沙俄修建中东铁路时,在此建立了萨尔图站。
随后八旗军经过不断的整建扩编,又在康熙皇帝的带领下,三征葛尔丹,平定新疆;出征东北,打败沙俄,可以说是当时东亚乃至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尽管如此,有一种情况可能与大革命前的时期更为类似,当时沙俄各派贵族势力也是争先恐后地巴结沙皇。
阿富汗和沙俄的战争中,英国援助阿富汗的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射速给参加过阿富汗抗俄的中国秘密特遣队士兵留下很深印象。
为了压服西藏地方当局,排除沙俄控制西藏的可能,遂开始筹划第二次武装侵略西藏。
沙俄自清代以来,通过侵略战争、不平等条约、及所谓的调停法理霸占了中国的一些领土。
自打老金沟发现了黄金,沙俄强盗就是顺着这条古驿道,悄悄摸进来的。
近现代时期的大连地区曾先后沦为沙俄和日本的租借地,被帝国主义殖民统治长达半个世纪。
时隔十三天后,以岳飞为首和牛皋为辅的御前钦查千人队终于踏入了沙俄境内。
对这片丰土沃壤,沙俄觊觎已久。

汉字详情

shā,shà [sha]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IT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FH
四角: 39120

详细解释

shā

名词

(1) (会意。从水,从少。《说文》:“水少沙见。”金文字形,左边是水,右边“少”象沙粒形。本义:极细碎的石粒)

(2) 同本义

沙,水中散石也。——《说文》。字亦作砂。

于沙。——《易·需》。荀注:“水中之刚。故曰沙。”

剽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状,粟焉。如屑尘厉。——《管子·地员》

白沙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北山经》

红壁丹沙。——《楚辞·招魂》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李白《古风》

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又如:沙芦(泥沙里的芦苇);沙砾(细沙和碎石。也作砂砾);沙坛(沙祭坛);沙路;沙堤;沙痕(沙上的痕迹);沙泉(沙上涌出的泉水);沙府(铺沙的墓穴)

(4) 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

凫鷖在沙。——《诗·大雅·凫鷖》

(5) 又如:沙线(地图上表明航道上暗滩的虚线);沙涂(沙泥沉积而成的浅滩);沙步(沙滩边渡口);沙洪(由流沙淤积而成的大暗滩);沙路(沙滩上的路;沙石路);沙际(沙滩或沙洲边);沙屿(沙滩和小岛);沙碛(沙滩;沙洲)

(6) 沙地;水边可耕之地 。如:沙民(沙田上耕作的民丁);沙丁(沙田民户中的丁男);沙裙(沙田边缘的荒地);沙压(被流沙覆盖的耕地);沙坑(流沙淤积的洼地);沙埚(低洼的沙地);沙荒地(由大风或洪水带来大量沙粒而形成的不能耕种的沙地)

(7) 沙漠 。如:沙衍(沙漠);沙度(越过沙漠);沙莽(广阔的沙地,大漠);沙朔(北方沙漠之地,塞北);沙陲(边陲沙漠之地);沙区(沙漠地区);沙西(泛指远方沙漠地带以西的地区);沙外(大漠以北);沙塞(沙漠边塞);沙塞子(生长在塞外沙漠地带的胡人)

(8) 由蒸制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品 。如:豆沙

(9) 姓。如:沙三(泛指人名。在元剧中和“五留”同用。犹言“张三”、“李四”)

(10) 古有时通“纱”。指绢之轻细者

素沙者今之白缚也,……今世有沙縠者,名出于此。——《周礼·天官·内司服》郑注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形容词

(1) 沙哑的,嘶哑的 。如:沙喉咙(嘶哑的嗓子);沙嗄(沙涩。嘶哑不圆润)

(2) 粗糙 。如:沙壳子(质粗劣的小铜钞);沙模儿铜钱(即沙钱,质地粗劣的小铜钱);沙涩(粗糙)

(3) 粗野;粗俗 。如:沙块(粗野之人)

(4) 颗粒松散如沙状 。如:沙糖;沙瓤(呈细粒状的松散瓜瓤)

(5) 〈方〉∶雌性的 。如:沙牛

(6) 另见 shà

shà

动词

(1) 〈方〉∶摇动,使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如:把米里的稗子沙一沙

(2) 另见 shā

英文翻译

sand, gravel, pebbles; granulated

方言集汇

◎ 粤语:saa1
◎ 客家话:[陆丰腔] sa1 [梅县腔] sa1 [宝安腔] sa1 [客语拼音字汇] sa1 [海陆丰腔] sa1 [东莞腔] sa1 [台湾四县腔] sa1 [客英字典] sa1 [沙头角腔] sa1
◎ 潮州话:sua1 sa1 (sua sa)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suɑsra/sha
é [e]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TR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HQI
四角: 2325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我声。本义:倾斜)

(2) 同本义

俄,行顷也。——《说文》

侧弁之俄。——《诗·小雅·宾之初筵》

俄轩冕。——扬雄《羽猎赋》。注:“卬也。”

于时曜灵俄景。——张衡《归田赋》

(3) 又如:俄景(偏西的阳光)

(4) 通“峨”。高耸 。如:俄俄(庄严的样子)

副词

(1) 短暂的时间,一会儿

俄而可以为其有矣。——《公羊传·桓公二年》

俄见小虫跃起。——《聊斋志异·促织》

俄,百千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老人俄死,田宅没官。——《笑林》

(2) 又如:俄顷时(不一会儿);俄且(即将,马上);俄延(拖延,迟延);俄瞬(短暂的时间,转瞬间);俄刻(顷刻,不长的时间);俄忽(一会儿,极短的时间)

名词

(1) 俄罗斯;俄罗斯人

(2) 俄语 。如:俄汉词典

英文翻译

sudden(ly), soon; Russian

方言集汇

◎ 粤语:ngo4 ngo5
◎ 客家话:[梅县腔] ngo2 [海陆丰腔] ngo2 [客英字典] ngo2 [东莞腔] ngo2 [客语拼音字汇] ngo2 [宝安腔] ngo2 [台湾四县腔] ngo2 [陆丰腔] ngo3
◎ 潮州话:ng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何平聲開口一等ngaŋ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