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

shā qiū [ sha qiu]
注音 ㄕㄚ ㄑ一ㄡ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沙丘 shāqiū

(1) 由风堆积而成的小丘或小脊,常见于海岸,某些河谷以及旱季时的某些干燥沙地表面

sand dune

词语解释

  1. 在风力作用下由沙粒聚成的沙堆。多呈丘状或垄岗状。常见于沙漠地区及河岸、海滨的沙滩上。

    《尔雅·释丘》:“邐迤沙丘。”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她沿着起伏的沙丘走下去了。”《人民日报》1974.12.4:“海浪似的沙丘从四方八面一直涌到城下,大风一起,飞沙翻墙而过,在城里也堆起了黄沙。”

  2. 古地名。在今 河北省 广宗县 西北 大平台 。相传 殷纣 在此广筑苑台,作酒池肉林,淫乐通宵; 战国 赵武灵王 被围,饿死于 沙丘宫 ; 秦始皇 巡视途中病逝于 沙丘 平台 。见《史记·殷本纪》、《赵世家》、《秦始皇本纪》。

引证解释

⒈ 在风力作用下由沙粒聚成的沙堆。多呈丘状或垄岗状。常见于沙漠地区及河岸、海滨的沙滩上。

《尔雅·释丘》:“邐迤沙丘。”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她沿着起伏的沙丘走下去了。”
《人民日报》1974.12.4:“海浪似的沙丘从四方八面一直涌到城下,大风一起,飞沙翻墙而过,在城里也堆起了黄沙。”

⒉ 古地名。在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大平台。相传殷纣在此广筑苑台,作酒池肉林,淫乐通宵; 战国赵武灵王被围,饿死于沙丘宫 ; 秦始皇巡视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见《史记·殷本纪》、《赵世家》、《秦始皇本纪》。

沙丘的国语词典

在风力作用下,由沙粒堆积而成的沙堆,最常见于沙漠、河岸或海边等沙地。

如:「沙漠地区常见一阵强风吹过,沙丘的形状就改变了。」

沙丘的网络释义

沙丘 (弗兰克·赫伯特所著图书)

  • 《沙丘》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的科幻小说,作者是美国科幻巨匠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
  • 每个“一生必读”的书单上都有《沙丘》,它是科幻小说史上的必读经典。《沙丘》入选了美国亚马逊“一生必读的100本书”、BBC“英国最受欢迎的100本书”、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科幻·奇幻小说TOP100”等多项榜单,更是首部同时获得雨果奖与星云奖的作品,摘得《轨迹》杂志“20世纪最佳科幻小说”桂冠。
  • 沙丘 (词语概念)

  • 沙丘,指在风力作用下由沙粒聚成的沙堆。语出《尔雅·释丘》:“逦迤沙丘。”
  • 沙丘的翻译

    英语: sand dune, sandy hill
    德语: Düne (S)​, Sandhügel (S)​
    法语: dune

    沙丘造句

    在荒漠沙丘种草植树,这虽不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事情,但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我们一定要干到底。
    当然,花背蟾蜍,沙丘凶蜥,狂暴驼群,铁背甲虫,魔化沙鼠,沙漠魔狐,血色金猫,变异角蟾,斑斓纹蛇等隐藏在沙漠中的异兽和毒物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政府给他们盖了房子,分了地,但是沙漠风暴仍然能吹到这里,他的农田旁边就是沙丘。
    研究羽毛状沙丘的形成机理,最重要的是弄清沙垄上的新月形沙丘是完全由风形成还是下面有下伏地形。
    在非洲萨赫勒地区打击“基地”组织及其附庸的“新月形沙丘”反恐行动;在伊拉克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的“夏马风”行动。
    蜿蜒狭窄的海滨路,引你越过地势起伏的乡间,茂密的林木令人惊奇,透过盐沼、沙丘间的间隙,还可不时瞥见大海的风采。
    结果表明,以平缓低洼地上梭梭群落的植物种类最丰富,其次是平缓沙地,半流动沙丘上的植物种类最少。沙丘造句。
    黑暗弧形细沙滴被称为新月形沙丘,类似于地球上的沙丘形式。
    喔长镜头,我们的回忆没拍下太多泪流,只有凉风蓝海和沙丘,到哪天碰头,你轻巧回避我荒谬的旧伤口,故事结构就不必追究。
    这里也有凛冽荒凉的海边那种礁岩嶙峋,沙丘起伏的景色。
    除了部署的“雪鸮”无人机和其他设备之外,“死神”无人机在对整个传感器系统的操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以支持“新月形沙丘”军事行动。
    为什么要在沙丘上种滨草?
    摄影师用沙丘蜿蜒的轮廓对植物进行取景,并且在构图中运用了三分法。
    乌兰布和沙漠境内湖池广布,南部多流沙,中部多垄岗形沙丘,北部多固定和半固定沙丘。
    这样的写作不给人们带来与世界有关的任何新信息,只是描述一幅荒凉的景象,几个小沙丘,几只蜥蜴,没有任何人和与人有关的东西。
    我站在沙丘顶上观望着一个巨浪一路从海面翻滚而来。我知道自己观看的是一个幻觉,知道远处的水并没有离开它在海洋中的位置奔向我。那只不过是一种以水的形式表现的力量,一种无形的脉搏之跳动,一种震颤。享利·贝斯。
    阿拉伯沙漠里的吉普车越野赛,正在翻越沙丘的吉普车。
    很难相信如今这个价值高达数百万美元之国际性工业,是从随便拿根棍子,在沙丘上挥打鹅卵石这种微不足道之运动发展起来之。
    据了解,中国有记录的鹤类共九种,包括白鹤、白头鹤、黑颈鹤、灰鹤丹顶鹤、赤颈鹤、白枕鹤、沙丘鹤、蓑羽鹤。
    我们可以看到,众多巨大的水平山脊排列在谷底,山脊两侧的坡面上分布着细小的纵向沙丘条纹。

    汉字详情

    shā,shà [sha]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IT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FH
    四角: 39120

    详细解释

    shā

    名词

    (1) (会意。从水,从少。《说文》:“水少沙见。”金文字形,左边是水,右边“少”象沙粒形。本义:极细碎的石粒)

    (2) 同本义

    沙,水中散石也。——《说文》。字亦作砂。

    于沙。——《易·需》。荀注:“水中之刚。故曰沙。”

    剽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状,粟焉。如屑尘厉。——《管子·地员》

    白沙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北山经》

    红壁丹沙。——《楚辞·招魂》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李白《古风》

    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又如:沙芦(泥沙里的芦苇);沙砾(细沙和碎石。也作砂砾);沙坛(沙祭坛);沙路;沙堤;沙痕(沙上的痕迹);沙泉(沙上涌出的泉水);沙府(铺沙的墓穴)

    (4) 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

    凫鷖在沙。——《诗·大雅·凫鷖》

    (5) 又如:沙线(地图上表明航道上暗滩的虚线);沙涂(沙泥沉积而成的浅滩);沙步(沙滩边渡口);沙洪(由流沙淤积而成的大暗滩);沙路(沙滩上的路;沙石路);沙际(沙滩或沙洲边);沙屿(沙滩和小岛);沙碛(沙滩;沙洲)

    (6) 沙地;水边可耕之地 。如:沙民(沙田上耕作的民丁);沙丁(沙田民户中的丁男);沙裙(沙田边缘的荒地);沙压(被流沙覆盖的耕地);沙坑(流沙淤积的洼地);沙埚(低洼的沙地);沙荒地(由大风或洪水带来大量沙粒而形成的不能耕种的沙地)

    (7) 沙漠 。如:沙衍(沙漠);沙度(越过沙漠);沙莽(广阔的沙地,大漠);沙朔(北方沙漠之地,塞北);沙陲(边陲沙漠之地);沙区(沙漠地区);沙西(泛指远方沙漠地带以西的地区);沙外(大漠以北);沙塞(沙漠边塞);沙塞子(生长在塞外沙漠地带的胡人)

    (8) 由蒸制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品 。如:豆沙

    (9) 姓。如:沙三(泛指人名。在元剧中和“五留”同用。犹言“张三”、“李四”)

    (10) 古有时通“纱”。指绢之轻细者

    素沙者今之白缚也,……今世有沙縠者,名出于此。——《周礼·天官·内司服》郑注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形容词

    (1) 沙哑的,嘶哑的 。如:沙喉咙(嘶哑的嗓子);沙嗄(沙涩。嘶哑不圆润)

    (2) 粗糙 。如:沙壳子(质粗劣的小铜钞);沙模儿铜钱(即沙钱,质地粗劣的小铜钱);沙涩(粗糙)

    (3) 粗野;粗俗 。如:沙块(粗野之人)

    (4) 颗粒松散如沙状 。如:沙糖;沙瓤(呈细粒状的松散瓜瓤)

    (5) 〈方〉∶雌性的 。如:沙牛

    (6) 另见 shà

    shà

    动词

    (1) 〈方〉∶摇动,使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如:把米里的稗子沙一沙

    (2) 另见 shā

    英文翻译

    sand, gravel, pebbles; granulated

    方言集汇

    ◎ 粤语:saa1
    ◎ 客家话:[陆丰腔] sa1 [梅县腔] sa1 [宝安腔] sa1 [客语拼音字汇] sa1 [海陆丰腔] sa1 [东莞腔] sa1 [台湾四县腔] sa1 [客英字典] sa1 [沙头角腔] sa1
    ◎ 潮州话:sua1 sa1 (sua sa)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suɑsra/sha
    qiū [qiu]
    部首: 103
    笔画: 5
    五笔: R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
    四角: 72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地面上并立两个小土峰。本义:自然形成的小土山)

    (2) 同本义

    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说文》

    小陵曰丘。——《广雅·释丘》

    丘中有麦。——《诗·王风·丘中有麻》

    丘中有李。

    是降丘宅土。——《书·禹贡》

    北陵坟衍。——《周礼·大司徒》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性本爱丘山。——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苫蔽成丘。——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荒丘(沙丘;丘坡);丘林(山林);丘岳(山岳)

    (4) 泛指山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登介丘。——《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山也。”

    三丘。——《后汉书·张衡传》

    (5) 又如:丘坂(山坡);丘林(山林);丘岳(山岳);丘阜(山丘;土山)

    (6) 坟墓

    亦何面复上先人之丘墓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尧葬济阴,丘垅皆小。——《汉书·楚元王传》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文选·佚名·古诗十九首》

    (7) 又如:丘垄(祖先的坟茔;坟墓);丘木(植于墓地以庇兆域的树木);丘封(泛指坟墓);丘冢(坟墓);丘陇(坟墓)

    (8) 废墟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楚辞·屈原·九章·哀郢》

    (9) 又如:丘垅(废墟,荒地);丘井(荒丘、枯井。比喻人心寂然不动)

    (10) 荒凉的乡里 。如:丘里(乡里);丘落(村落);丘园(家园;乡村);丘樊(园圃;乡村)

    (11) 通“区”。地域

    是故得乎丘民。——《孟子·尽心下》

    四邑为丘。——《周礼·地官·小司徒》

    (12) 姓

    形容词

    (1) 空;寡

    高祖微时,时其丘嫂食。——《汉书·楚元王传》

    (2) 又如:丘城(空城);丘荒(空旷;荒凉);丘虚(空虚的意思);丘亭(空亭)

    (3) 通“巨”。大

    乡丘老不通。——《管子·侈靡》

    时时过其丘嫂。——《汉书·楚元王传》

    量词

    (1) 〈方〉∶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

    一丘之乔。——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三丘秧田

    英文翻译

    hill; elder; empty; a 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ja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eu1 [宝安腔] hiu1 [海陆丰腔] kiu1 hiu1 [客语拼音字汇] hiu1 kiu1 [梅县腔] kiu1 hiu1 [东莞腔] hiu1 [客英字典] hiu1 kiu1 [台湾四县腔] kiu1 hiu1
    ◎ 潮州话:kiu1 (khi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鳩平聲開口三等khiu/qioukʰ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