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
词语释义
亦作“沉静”。
沉稳闲静;平静。
寂静。
词语解释
亦作“沉静”。沉稳闲静;平静。
《逸周书·官人》:“沉静而寡言,多稽而险貌,曰质静者也。”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胸襟日沉静,肃肃自有适。” 宋 陈亮 《钱元卿墓碑铭》:“往时 浦江 有 钱氏 之子 廓 ,从余学,沉静和雅,语如不能出口,称其里中儿也。” 杨朔 《大旗》:“他的脸色很沉静,略略蹙着眉头,似乎心里盘算什么。”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十章:“这个姑娘的性格比较沉静。”
寂静。
张资平 《梅岭之春》一:“对岸农家的鸡在高声的啼,惊破了大自然的沉静。” 巴金 《灭亡》第二十章:“在一个沉静的晚上,广大的蓝空里没有一片白云,真正成了一个纯洁的整体。” 鄢国培 《巴山月》第三章一:“一会,街上便变得空荡荡的异常沉静。这种沉静使人有些忐忑不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沉静”。
⒉ 沉稳闲静;平静。
引《逸周书·官人》:“沉静而寡言,多稽而险貌,曰质静者也。”
唐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胸襟日沉静,肃肃自有适。”
宋陈亮《钱元卿墓碑铭》:“往时浦江有钱氏之子廓,从余学,沉静和雅,语如不能出口,称其里中儿也。”
杨朔《大旗》:“他的脸色很沉静,略略蹙着眉头,似乎心里盘算什么。”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十章:“这个姑娘的性格比较沉静。”
⒊ 寂静。
引张资平《梅岭之春》一:“对岸农家的鸡在高声的啼,惊破了大自然的沉静。”
巴金《灭亡》第二十章:“在一个沉静的晚上,广大的蓝空里没有一片白云,真正成了一个纯洁的整体。”
鄢国培《巴山月》第三章一:“一会,街上便变得空荡荡的异常沉静。这种沉静使人有些忐忑不安。”
沈静的网络释义
沈静 (词语释义)
沈静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shěn
名词
(1)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
伐沈。——《左传·文公三年》。 朱骏声曰:“ 国在今河南汝州汝阳县东南。定(公)四年蔡灭之。”
(2) 姬姓。一说姒姓。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季载。在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为蔡所灭
(3) 水名。沈水 旧名小沈河,俗称五里河。在辽宁省沈阳市南。源出县东哈达岭观音阁下,流入浑河,再流至三岔河注入辽河
(4) 姓
名词
(1) 汁
瀋,汁也。从水,審声。——《说文》
无备而官办者,犹拾瀋也。——《左传·哀公三年》。释文:“北土呼汁为瀋。”
为榆沈。——《礼记·檀弓》
布绞取沈,以和花汁。——《齐民要术》
(2) 又如:沈液(汁液)
(3) 沈阳市的简称 。如:辽沈战役
chén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m2 shim3 [海陆丰腔] shim3 chim2 [梅县腔] chim2 chim5 [台湾四县腔] siim3 tsiim2 [东莞腔] sim3 [宝安腔] sim3 | cim2 [客语拼音字汇] cim2 dem4 sim3
◎ 潮州话:〖sim2(sím) [澄海]sing2〗 〖dim5(tîm)[澄海]ding5(tî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沈 | 直深 | 澄 | 侵B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侵B | 深 | drim/dym | ɖʰĭĕm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2) 安静;宁静
静言思之。——《诗·邶风·柏舟》
宵静女德,以伏蛊慝。——《国语·晋语》
本朝不静。——《吕氏春秋·音律》
静乃明几。——《吕氏春秋·审分》
莫不静好。——《诗·郑风·女曰鸡鸣》
清和肃穆,莫不静畅。——晋· 支遁《八关斋会诗序》
(3) 又如:静雅(安静);静鞭(帝王仪仗的一种,鞭形,振之作响,令人肃静。也叫“鸣鞭”);静办处(安静的地方)
(4) 静止,物体不运动(跟“动”相反)
怒则动,动则手足不静。——《淮南子·本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韩诗外传》
(5) 又如:静物(静止不动的物体);静美(静止形态的美);静风(空气无显著的运动);静海(平静的海);静流(死水)
(6) 没有声响;寂静
茅檐人静。——陆游《夜闻杜鹃》
静间按些。——《楚辞·招魂》
(7) 又如:静巉巉(静碜碜,静沉沉。形容沉静、静悄悄);静荡荡(寂静空旷的样子);静室(静舍。清静的居室。寺院)
(8) 沉着,冷静 。如:静言(沉静地思考);静钝(沉着冷静,不露锋芒);静处(冷静地立身处世)
(9) 贞洁,不轻佻 。如:静女(贞静、不轻佻的女子);静专(贞静专一)
(10) 同“净”。干净,纯净
其告维何,边豆静嘉。——《诗·大雅·既醉》
静洁足以享上帝,礼鬼神。——《淮南子·本经》
(11) 又如:静扫(打扫干净);静青(纯青);静嘉(洁净美好)
(12) 恬淡;平和 。如:静退(恬淡谦逊);静意(静心,不动心意);静好(安定美好)
(13) 善
东门之栗,有静家室。——《艺文类聚》引《韩诗》
(14) 倦怠
其静也,日减其所有,而损其所成。——《太玄》
动词
(1) 清理;使干净
(2) 又如:静狱(清理牢中的囚犯);静室(清扫居室)
(3) 使安定
大匡用惠,施舍静众。——《逸周书·大匡》
(4) 又如:静心(使心灵安定);静民(安定民心);静边(安定边境)
(5) 通“诤”。直言相劝,止人之失
陈言而伏,静而正之。——《礼记·儒行》
名词
(1) 古州名
(2) 唐置。在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南
(3) 辽置。在今辽宁省境
(4) 通“情”。真情
中静不留,裕德无求。——《管子·势》
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礼记·乐记》
义而顺,文而静,宽而有辨。——《礼记·表记》
饰貌者不情。——《大戴礼·文王官人》
(5) 姓